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闲聊作词作曲——作曲篇16:段落的结构

2021-12-04 04:40 作者:万万碎冰冰  | 我要投稿

作曲的每个段落,都可以拆解为4个部分。

旋律可以拆成四段,和声进行也可以拆成四段。

在一首歌的每个段落里,既要有重复,又要有变化。

基本的结构有ABAC,以及AAAB。


接下来有红色大字,提前预警。

(1)ABAC

《  ABAC  特  别  重  要  》

我用尽了所有我能想到的方式加重这句话,希望你能感受到它的重要性。ABAC在作编曲里无处不在,作曲的旋律与和声,编曲的鼓、钢琴、弦乐,一切的一切,到处都有ABAC的影子。


·ABAC的旋律

《夜に駆ける》副歌

上面是旋律,下面是和弦。

我把旋律分成了四段,给了三种颜色。

这段副歌的结构是ABAC,蓝色是A,黄色B,红色C。

两个蓝色的A段旋律,其实是一模一样的。虽然第二遍A段的最开头多了两个音符,但这不妨碍它们都是A段。

而B段和C段的旋律,仅仅在开头几个音一样。在C段,通过开头几个音引入重复的感觉之后,一定要打破B段旋律的惯性,不能顺着感觉把B段又重复一遍。打破惯性只需要改变重音符的位置即可。


·ABAC的和声

《夜に駆ける》副歌

还是同一段副歌,这张图里我把和声拆解成了四段。

和声的结构还是ABAC,A段蓝色,B段黄色,C段红色。

和声也同样符合这两个特点:

两个A段的和声是一模一样的。

B段和C段的和声,只有开头两个和弦一样。

(2)AAAB

相对于ABAC而言,AAAB是很少见的。

·AAAB的旋律

《是非》副歌

我把这段副歌旋律分成了四段。

三个蓝色的A段,一个黄色的B段。

AAAB这个结构,三个A段的旋律是不能完全重复的,完全重复的话会非常乏味。它们各自在句尾处做了一些变化,但这些变化并不妨碍它们都是A段。

实际上,如果单独看前两个A段的话,它们也构成ABAC的结构。


·AAAB的和声

《是非》副歌

这段副歌的和声则是非常标准的AAAB。

三个A段和声完全重复,进入B段后用完全不同的和声打破重复的感觉。

B段一定要打破前面A段的感觉,不能A段弹了三遍6623,到了B段还是6623,重复四遍的话会很乏味的。

作曲篇后记:

写到这里作曲篇就结束了,一共写了16篇。

除了音程音阶那些基础乐理以外,其他的所有内容都是我自己拆解分析了大量作曲,并自己写过一些歌,自己摸索出来的规律。

第一次尝试写教程,这16篇的顺序并不完美,但专栏不方便调整,所以就这样吧。

在专栏写作曲知识,有个要命的硬伤,就是没法播放声音。毕竟是写歌,不用耳朵听肯定是不行的。如果是认真的想搞懂我所介绍的内容,就需要去找到案例的那首歌,去听它的副歌(我分析的所有案例都是副歌)。听听副歌,再看我用蓝色字体标出的描述,会更好理解。这段话我或许要写在作曲篇的开头,一会把它搬过去吧。

唔,给大家看一张截图好了,这是我写作曲篇期间新建的工程。

写作曲篇过程中创建的工程,里面写了许多首歌的副歌作曲

作曲篇的大部分图片都是从这个工程里截出来的,小部分是从我的扒带工程、以及我自己的作编曲工程里截的。用了很多首自己的歌做例子,有种夹带私货的感觉x

那么作曲篇就结束了。

闲聊作词作曲——作曲篇16:段落的结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