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谷建芬老师,请给《罗刹海市》一次机会

2023-08-03 13:29 作者:Davissun888  | 我要投稿

刀郎的新歌《罗刹海市》火爆了全网,播放量超过了80亿,给沉寂许久的流行音乐市场带来一股清流,当然,由于歌词的敏感性,也触动了很多人的神经,让刀郎与某些人的江湖恩怨再次被翻出,成为大众津津乐道的话题。


那英,中国歌坛曾经的“大姐大”,歌声甜美,叱咤风云,目中无物,口无遮拦,她曾对刀郎进行了尖锐的点评,认为刀郎的歌曲只配给农民听,难登大雅之堂,由此可见,那英将自己心目中对歌手的等级划分赤裸裸的展露了出来,她以自己的风格标准定义了流行,划定了门槛,并以此将刀郎拒之门外。流行乐坛有帮派,帮派之中有人脉,对于无帮无派无人脉的刀郎而言,那英成为横贯在自己前进之路上的“高峰”,没有她的许可,似乎不能逾越。


正在那英被千夫所指的敏感时刻,那英的恩施谷建芬老师横空出世,言辞犀利,了音乐界轰动她的此举被解读为替那英站台,为打击刀郎这些体制外的人才提供了枪支弹药谷建芬老师毫不避讳指出当前音乐界存在的诸多问题,更提出了一些对音乐界进行全面整顿的建议她认为现代的音乐界已变得过于商业化,优秀的音乐作品越来越少,同质化日益严重,缺少了创新的火花忽视了艺术本质,出现了娱乐至死的现象。


谷建芬老师何许人也?谷建芬老师不是一般的人,她创作了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海滩的石子》《歌声与微笑》《妈妈的吻》《绿叶对根的情意》《思念》《烛光里的妈妈》《历史的天空》《今天是你的生日》等,可谓数不胜数,著作等身,她的歌曲意境悠远,内涵深刻,广为传唱,对七零年代、八零年代的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她的高徒更是盛名在外,家喻户晓,譬如刘欢、毛阿敏、万山红、苏红、那英、解晓东、孙楠哪一个不是重量级的人物。


 

时间来到1988年,那年那英到北京参加“阳光杯”青年歌手大赛凭借一首《我找到我自己》斩获了通俗歌曲组金奖时任评委的谷建芬老师眼前一亮,当场邀请那英加入“谷建芬声乐培训中心”,从此,那英成了谷建芬老师的关门弟子谷建芬作为老师,为学生发声也不难理解了。

作为一代冰清玉洁的老艺术家,谷建芬老师的批评也许是对的,她有权表达自己的观点,也有资格评点江山、激扬文字。但时代在发展,广大群众的精神需求也在发生变化,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每一个人都应主动拥抱时代的变化,以当下的最新视角去审视艺术,定义艺术,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口碑就是对歌者最好的评价,商业化的运作也许有弊端,但商业化为众多人才提供了出人头地的机遇,让才能不再被埋没,让一首又一首的作品走进千家万户,接受社会大众的全方位品评。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有了独立的艺术追求,有了自己的价值判断,而且是多元的,多样的,何为美,何为丑,何为高雅,何为低俗,人们可以鼓掌喝彩,也可以用脚投票。


有些歌者他们出身低微、资源匮乏,他们没有大师的指导,没有团队的支撑,没有特殊的关照,他们一路走来,栉风沐雨,异常艰辛,但他们凭着对艺术的无比热爱,在拥挤的出名之路上仍顽强挣扎,他们要在按资排辈、派别门第、同行倾轧的夹缝中求生存,像刀郎一样,一把吉他闯天涯,现实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差点终结了他的艺术之路,但他带着十年一剑的作品《罗刹海市》归来了,群众听之,无不动容,以亿万点击读懂他了苦楚,接受了他的歌曲,厘清了世间的纷扰。


音乐的规则从来不是由功成名就者来制定的,而应该由社会大众来定,由真正的市场需求来定,无论我们去往了何方,但永远不要忘了我们来自哪里,唯有虚怀若谷,才能海纳百川、雅俗共赏,“谷建芬老师们”既然享受了精神文化短缺时代的红利,就更应该心怀感恩、使命担当,抛开“正统”的门户之见,为处于边缘的歌者打开一扇窗,为他们铺就一道公平、自由、畅快的艺术之路,让流行音乐界阳光普照,充满勃勃生机。


谷建芬老师,请给《罗刹海市》一次机会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