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和一些想法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在这个时间点写这篇影评,深海上线流媒体后原本也没打算再看一遍,但还是忍不住决定要写点什么。这是一篇非常主观甚至有一点扭曲的影评,如果伤害到一些人,我先道个歉。
深海我线下看了两遍,线上看了一遍,我不是那种会经常重复看一部电影的人,但我觉得深海是值得的。深海有非常明显的不足,这体现在叙事节奏上的混乱和很多元素的虎头蛇尾,但是整部片子的情绪张力十分饱满,以及终于不是神话题材了,而且还是比较敏感微妙的话题,我觉得无论结果如何这都是值得鼓励的。我真的很喜欢深海,所以也决定用比较严格的眼光去评论它——很多东西我都觉得太可惜。
深海画面上的表现绝对是国际一流的,可以跟皮克斯梦工厂掰掰手腕。深海强在过硬的色彩和画面构成素质,以及质感的呈现。粒子水墨画可能是一个美术宣传的支点,但其实深海的很多其他物理模拟也很厉害,发丝模拟,最后参宿那个很像把绫波还给我那个把影院幕布撕破的镜头,都特别牛,这个团队里面肯定是有houdini大佬在撑腰的。Rofix的预告片技术分析,讲得很全面,不用我画蛇添足了。不得不提,深海在画面上的用力确实是有过猛了,深海每一小段的表演单拿出来都是可以放进动画师简历里面的优秀片段,但是这是一部长达两个小时的电影,影片的空间局限在潜水艇的逼仄空间中,还有很多粘稠潮湿的质感表现,很容易让一般觉得不舒服,这是完全可以预见和理解的。
虽然我认为不应如此——但是抑郁症仍然是一个敏感的,甚至是漩涡中心的话题,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是一个高语境的集体主义社会,为了保证表面上的和谐和表面下的社会准则的正常运行,我们常常寄希望于产生问题的人能够自己解决问题,我们甚至会不惜妖魔化和用矫情的标签二次伤害他们,企图用消灭提出问题的人来解决问题。深海敢于在公共平台上正面质疑这一点的不合理,抱着商业上极大的暴死风险,我认为是十分悍勇的。
深海的故事其实非常的简单,因为家庭离异重组,而患上抑郁症的参宿轻生跳海,落魄美术生南河为了救她而付出了生命,并且最后参宿也走出了自己的心结。看完之后我总觉得这部片子的内容量不足以支撑两个小时的观影体验,如果它是一个实验性的短片,也许可以斩获许多国际上的奖项。深海有特别多让人感觉可以深挖的设计,比如说遇水会变回原形的船员和客人,一群海象骑动感单车给潜艇提供动力,那个五星级酒店的星星真的是海星爬上去......还有很多很多让人觉得很有意思的设计,但是最后都流于表面了,你看完电影之后只对它们有一个非常笼统的印象。这些设计像宝藏一样有许多深挖空间,比如设计一个老金发脾气不去深海之眼要调头,南河假装失手弄洒了鱼缸泼在老金身上,趁着老金变回海象一脸坏笑夺走方向舵之类的,我觉得很可惜。导演在访谈里说因为这是参宿的梦,所以一定程度上不会那么有逻辑,但我觉得这并不太能为纷乱的叙事线开脱。所有人在夸深海的剧情的时候都是在说这是一个多么让人动容的悲剧,但这反而让这些很有趣的设计陷入了尴尬的境地。很多人说深海像千与千寻,但是千与千寻看完后你可以很轻松地回想起很多角色的鲜明特点,比如说变成猪的父母,无脸男,锅炉爷爷,汤婆婆钱婆婆,河神,白龙,而且千与千寻也没有最后落得一个需要用一个非常现实的背景来为故事的说服力证明的结尾,所有元素都保留了神秘感和解读的空间。实际上你会发现其实整个深海里面只有两个人有效参与了主要故事——参宿和南河(虽然考虑到另一条线的叙事这是合理的),而且对于南河的描写一直都是一个处于非常亢奋的精神状态,我会希望看到一些南河这个年纪的人会有的沉默无奈和隐藏在市井小人表象下温柔一面的反差和细节上的描写,事实上关于这部分的描写很多都是在他吃泡面的时候安慰参宿通过“画饼”来展现的,我觉得比较突兀和着急,肯定是有更好的描写方法的。其他的人物对于参宿的态度要么就是没有,要么就是没有一个有效的弧光。我们完全可以畅想深海是可以做得更好,更好的。
我们知道这是一个有关抑郁症患者的故事,但是说真的,不知道有没有人会有类似的感受,对于一个已经一心求死的抑郁症患者,把自己的命给牺牲了,然后叫她活下去,不会觉得这对于一个讨好型人格的抑郁症患者来说是一件无比残酷的事情吗?我觉得电影散场之后的幻灯片实在是美好过头,大家都知道这大概率是不会发生的事情,这只是最美好的一个设想,实际上她爸很明显重男轻女,也不关心她的感受,她后妈只是尽了一个关心的义务,我们都知道其实参宿就算活过来大概率也会继续被忽视,或者说得更惨一点,会不会因为轻生而被认为是不懂事?可以回想一下社交平台上很多人对轻生者的肆意评论,我觉得这是完全可能发生的。所以实际上我认为影片原本最后可能的结局是在参宿突破那层幕布之后戛然而止。首先在那之前参宿的心跳已经停了,再往前那个好像看到了他们的渔船其实并没有调转方向朝他们过来,而再往前最后一个现实的闪回镜头是参宿一个人在漆黑夜晚中风雨大作的海浪上孤独而绝望地漂流,她有多大的几率能活下来呢?而对于一个没有归属感的现实世界,我相信她可能更愿意和南河一起赴死,毕竟南河在生命最后让她体验到了长久以来缺失的温柔。虽然参宿的处境很大程度上是无解的,但是理想状态下电影也许不需要勉强提供这个解,我觉得参宿最后撕扯幕布的镜头和EVA那么像是有道理在里面的,同样是放弃大多人对自己的要求而任性一把,真嗣的选择是fuck this world。而硬要说参宿必须要活下来给南河和观众一个交代,强行要求参宿从梦里醒过来,仔细想想,难道不会像是要求抑郁患者不要抑郁了一样有些荒诞吗?人的自毁倾向其实是一种求救信号和病态的自我挽救,我们需要正视这一点,如果环境没有变化,抑郁症患者是很难恢复过来的。在我想象的不能过审的结局版本中,也许参宿在梦里完成了与所有人的和解,获得老金阿花还有其他船员的信任,我宁愿参宿能把这个梦做下去,至少梦中的深海号,依然会带着参宿和能够理解她的新伙伴,驶向“绚烂的彼岸”。
所幸田导是一个善良温柔的人,参宿的感受我想也许和田导这几年的浮沉有许多的共鸣,田导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是一个值得尊敬的纯粹的人。深海饱含了善意,抑郁症是很复杂的,就像参宿说的,“有时候觉得自己做什么都不对,好像妈妈离开也是我的错”,但至少南河会告诉你,“这真的不是你的错”;深海会告诉你,船上的伙伴们都是善良的;田导会告诉你,他理解你,深海和他的经历也形成了微妙的互文:即便理想主义者们在现实中碰壁,他们还是会竖起大拇指希望你天天开心,他们是参宿,他们也是南河。
说得有点矫情,还是希望深海这样跳出英雄主义的动画电影未来能有更多。希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