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是时候来谈谈我的名字了”---雪风号驱逐舰

2023-02-03 18:42 作者:击沉那艘雪风号  | 我要投稿

今天我们来谈谈我的名字。

我的名字叫做“击沉那艘雪风号”,军迷们知道,历史上,这艘神奇的舰船从来没有沉没过。所以,今天的主角就是“不沉妖舰”“祥瑞舰”——雪风号驱逐舰。

雪风号驱逐舰

雪风号驱逐舰(日语:ゆきかぜYukikaze,英文:“Snowy Wind” destroyer,翻译真直接)是日本帝国海军联合舰队第二水雷战队的一艘驱逐舰,为阳炎级(甲型)驱逐舰8号舰,1938年开工,次年下水命名,1940年在佐世保海军工厂正式竣工。其雪风之名解释如下:“雪风”是一种“带着雪的强风”(俗名“大烟炮”、“白毛风”,是天气冷到一定程度才会出现的天气)。阳炎级驱逐舰的名称都是气象水文现象的名称。“雪风”之名在日本由来已久,平安时代的文集《蜻蛉日记》中就有“雪风锐兮,终日不歇”的词句。

雪风

1941年,雪风号首次参战,于是,它的传奇一生便开始了。

12月24日参与拉莫湾的登陆支援,但被P-40战斗机的机枪扫射而令油缸受损,并且仅有6名人员受轻伤。(幸运*1)

12月27日于棉兰老岛的达沃接受工作舰明石的维修。工程进行期间,重巡洋舰妙高因B-17轰炸机空袭而受损,而雪风在飞田舰长的指挥下成功躲避该次轰炸。(幸运*2+同行一名同僚受伤)

1942年6月4日,雪风参与中途岛海战,当时为近藤信竹中将所指挥的第二舰队攻略部队的一员。结果作为主力的南云机动部队在海战中损失了全部4艘主力航空母舰赤城、加贺、苍龙、飞龙,雪风则幸运逃脱。(幸运*3+要护卫的四艘航母沉没)

10月26日 雪风参与南太平洋海战,作为旗舰航空母舰翔鹤的护卫舰,结果翔鹤中弹。后改为航空母舰瑞鹤的护卫舰并与美军军机交战。此次战斗联合舰队失去了148名飞行员包括2名俯冲轰炸机指挥官、3名鱼雷轰炸机中队指挥官和另外18名战斗机或其他组别的首长。参战的49%的日本鱼雷轰炸机、39%的俯冲轰炸机和20%的战斗机飞行员战死。海军航空兵的损失远大于之前的珊瑚海战役和中途岛战役。没有损坏的瑞鹤和飞鹰也由于缺乏训练有素的机组人员而被迫返回日本。(南云忠一:疯了!!!)

11月12日,在第3次所罗门海战(瓜达尔卡纳尔海战)中雪风与其他13艘驱逐舰以及轻巡洋舰“长良”号护卫“比睿”号、“雾岛”号战列舰。此役,日军沉驱逐舰2艘(晓和夕立),伤巡洋舰1艘、驱逐舰3艘,作为雪风的主要护卫对象,“比睿”号也遭受重创,次日于拖带中遭美机攻击再次中弹,最后接受雷击处分被自己人凿沉(雪风:我干的)。而“雪风”在此次十分混乱的海战中未被敌军击中一下,但被队友误射了几下。(队友:总不能让你总不挂彩)

比睿 ”号沉没之后,其上搭乘着 的第十一战队司令移乘到“雪风”上, “雪风”成为了舰队暂时的指挥舰。然后比睿号高级军官们在雪风号上挂起的与雪风体型极不相称的巨大“中将旗”导致雪风号遭到的飞机群集火,雪风穿梭在无数爆炸之中的场面把乘坐的高级军官们吓得表情扭曲。此次空袭包括有企业号和亨德森机场内的大量飞机,后来雪风是如何逃脱的呢?摘自战后雪风舰长聚谈:“……主队撤退之后,只有雪风一艘挑起了护卫比睿的大梁,此时天已大亮,敌人发起了大规模空袭,当时心想这次肯定没救了。我从舰桥上的开口探出头来,不断左转右转,指挥应战。这时,暴风雨来临,真是天助神佑,运气太好了。我让军舰开到暴风雨中,“雪风”又躲过了一劫。”

1943年3月1日,“雪风”号作为新几内亚输送部队的护航舰进入俾斯麦海,结果招致美军空袭,最大规模有超过100多架美机参加。连续数日的空袭使日军损失驱逐舰“白雪”、“朝潮”、“时津风”、“荒潮”和运输舰8艘,人员伤亡巨大,但是“雪风”号和她搭载的1个步兵大队没有受到任何损失,还打捞起了一堆落水队友。

7月12日,科隆班加拉岛夜战,雪风隶属轻巡洋舰神通为旗舰的第二水雷战队,旗舰神通被击沉,全舰仅有21人得以生还。而“雪风”号依旧安然无恙,战后还成功运送了1200名陆军士兵登陆。

此次海战中,“雪风”号利用最新装备的雷达告警装置于肉眼看到美军舰艇之前30分钟发现美舰并发出警报通知旗舰“神通”号轻巡洋舰,日方称此战是日本海军第一次成功使用雷达告警装置,而“雪风”号的警报为海战指挥官作出正确判断立下了大功劳,在“神通”沉没后亦换由雪风带队,只用了18分钟就完成了鱼雷再填装作业,与剩余驱逐一起发射了31条鱼雷进行反击。此役日军在仅以一艘老式轻巡、4艘驱逐舰对美军3艘轻巡(其中2艘是万吨轻巡,拥有重巡的火力和防护,新西兰轻巡利安德也是新式轻巡)、10艘驱逐舰的绝对劣势下以一艘轻巡沉没为代价取得了击沉一艘驱逐舰,大破三艘盟军轻巡,两艘驱逐舰因为相撞大破这一堪称奇迹的结果,而神通沉没的原因是打开探照灯掩护驱逐舰雷击被集火。


1944年6月19日,马里亚纳大海战(二战最大规模的舰载航空兵对决),日军翔鹤、大凤、飞鹰三艘航母、2艘油轮被击沉并损失600余架飞机,其他4艘航母隼鹰、龙凤、千代田、瑞鹤,以及重巡高雄、摩耶也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而“雪风”号本来是要上一线的,却因为一次意外导致轮机故障航速减半,改派加入第二补给部队,护航两艘归国油船。途中遭遇空袭,值得一提的是“雪风”号使用的对空战法:使用探照灯照射敌机,使得飞行员感到眩目,被迫拉起飞机,而高射火力乘机攻击之,此法还算奏效,取得了击落3架美军机的战果,但并不能完全击退空袭,两艘油轮被击沉。

10月20~26日,莱特湾大海战(人类史上规模最大的海战),在六天之内,日军与盟军投入船舰总吨位超过两百万吨,有约35艘航空母舰、21艘战列舰(主力舰)、170艘驱逐舰与近2,000架军用飞机参与了战斗。雪风号参加了护航栗田舰队。此役处于绝对劣势的日军被击沉了3艘战列舰“武藏”、“山城”、“扶桑”,4艘航母“瑞鹤”、“瑞凤”、“千岁”、“千代田”,和6艘重巡洋舰(爱宕、摩耶、鸟海、铃谷、筑摩、最上),倒霉的还有轻巡洋舰能代和若干驱逐舰(包括野分),而雪风是栗田健男的中央舰队中唯一没有受到损伤的舰船。此战中雪风曾被派去救援“筑摩”,但临时改派“野分”去营救,然后“野分”就遇到了美舰战斗群......

这以后“雪风”号被调去担当第3战队的护卫舰。

油画

11月21日,随第3舰队途经台湾海峡的时候,雪风所护卫的“金刚”战列舰被美军“海狮”号潜艇击沉,一起被击沉的还有同级的“浦风”号,而“雪风”继续安然无恙。

11月29日,雪风护航二战以来最大航空母舰、由大和级3号舰(110号舰)船体改装的“信浓”号装甲空母处女航。结果航行还没结束就又被美国“射水鱼”号潜艇干掉了。当时任舰长的寺内正道大佐看着“雪风”号甲板上捞救起来的垂头丧气的“信浓”号的舰员时,不禁发出了“成习惯了啊,都是这样的光景……这种风啊,都是在救助其他舰的人的时候吹……”的无奈牢骚。的确,自开战以来,“雪风”号干得最多的事情不是对敌作战而是捞自己人。雪风:“怪我咯?”,射水鱼:“这锅我背了!”于是雪风带着坐满甲板上的“信浓”号船员,安全返航。在信浓出航之时,雪风等驱逐舰曾提出了在近岸水域进行昼间航行以防潜艇偷袭的意见,然而手握决定权的信浓舰长阿部大佐最终选择了在夜间的公海上航行。

这次事件后“雪风”号停泊于吴港,遭遇了美军的特大空袭,第2水雷战队的一个参谋在这里看到了令他很是吃惊的事情,雪风在历次空袭中打出了将近一万五千发高射炮弹,却没有因为空袭而受到一点损伤。

1945年4月6日下午3时20分,日本海军集结残存力量,在没有航空兵护航、不带返航用油的情况下,发动自杀式的“菊水作战(天一号作战,Operation Ten)”,包括雪风在内的八艘驱逐舰被编入舰队,作为舰队的旗舰、旧日本帝国联合海军的骄傲——大和号战列舰的护卫舰。后面的事不用想也知道。

菊水作战使联合舰队几乎全军覆没,轻巡洋舰矢矧,驱逐舰滨风、矶风、朝霜、霞均被击沉或重创后自沉,而来自空中的猛烈打击没有一次正确命中雪风(不只是运气好,更主要的是寺内正道舰长的操舰技术高超,他在舰桥上放置座椅仰躺将头伸出窗外以观察美军战机的攻击方向,同时双足搭在雪风操舵手的双肩上,以足部的左右重量指导操舵手左舵、右舵,一次又一次成功躲避美军的攻击。寺内舰长甚至在僚舰纷纷沉没后,冒着被敌军舰载机,潜艇攻击的危险,在坊之岬海面上救助己方落水官兵。)整场战斗下来仅受轻伤,3人阵亡15人负伤。

菊水作战结束后,某士兵发现雪风的粮仓中居然有一颗未爆的454公斤半穿甲炸弹。这颗炸弹一旦爆炸便可能将雪风船底炸穿而直接沉没,但它却是颗哑弹!

此时日本海军已名存实亡。剩余的几艘战舰躲在各处军港中苟延残喘。雪风先后在舞鹤、宫津湾及吴港转场,经历了合计15000架次敌机的数十次大规模空袭却仅中弹一枚,而且又是哑弹!一次空袭中,雪风为了躲避炸弹不慎撞上自家铺设的水雷,但雪风诅咒再次应验,水雷引信失灵了!而旁边的驱逐舰初霜同样撞上了水雷,却遭遇爆炸沉没。

1945年8月15日,战终。

8月18日,日本宣布投降以后,“雪风”护送潜水母舰“长鲸”回到舞鹤港时,意外触发一颗水雷,但是水雷在船完全通过后才爆炸,因此又一次幸免于难其实在触发时连雪风的船员都以为自己要交代在这里了但是美军新的布雷方式和为提高水雷效率而研发的新式水雷又一次救下了雪风

二战终,不知多少被雪风护卫过的战舰沉了,伤了,然而它自己却是是同级驱逐舰幸存到二战结束的唯一舰船。它参加了太平洋战争的大部分战斗,自身未受严重损伤,阵亡不到10人。

太平洋战争开战时的82艘各型驱逐舰,到日本投降的时候就只有雪风、潮、响还在水面之上了。“雪风”号在日本海军中被称为“奇迹之幸运舰”、“不死鸟”,因为从苏腊巴亚(洒水)海战到中途岛海战、圣克鲁斯群岛海战、瓜达卡纳尔岛海战、俾斯麦海海战、科隆班加拉岛夜战、菲律宾海海战、锡布延海海战、萨马岛海战、菊水特攻等太平洋战场上的主要战斗,都有她的身影。在严酷的战争环境下,她却没有受到什么大的损伤一直到二战结束,总航程约12万4800英里。她在每次战斗中弹不是哑弹,就是近失弹,倒霉的总是僚舰,开战以来的历任舰长均得以善终。

日本战败后,各国进行抽签,最后抽到雪风号驱逐舰的是美国。然而因为考虑到当时的中国简直没海军,转交给国民党政府。这也是某种幸运的体现,如果被美国领走,估计就可以去陪欧根亲王看烟花了。

1947年7月3日,“雪风”号在长浦港出发驶向上海。

7月6日,正式移交给中华民国。交接仪式在上海的码头上进行,根据日方记载,舰内整洁如新,检查该舰的英美军官赞不绝口,声称“我们没见过如此整洁的军舰!”所以被称为“保住了日本最后的颜面”。其加入国军海军那天,刘邓大军挺进了大别山。(坑死主子)


丹阳号,编号12

1948年5月1日 雪风改名丹阳号。

1966年,丹阳号退役除籍,停留海军官校小港码头做练习舰用。“丹阳”号除役时日本方面曾表达强烈意愿希望能买回做纪念舰,但被台湾方面拒绝。(日本甚至有一民间组织“雪风会”致力于促成此事)。

1971年12月8日,丹阳号被解体。结果同日蒋介石遇到车祸,一病不起。

1971年12月,雪风的锚与舵轮被送回日本,现放置在江田岛的海上自卫队术科学校与教育参考馆。然后72年日本金融危机爆发了。(坑母国)

雪风号还留有车叶两只,左右两舷分别放置在中华民国海军军官学校的军史馆前庭和台湾三军大学(现改置于成功岭军史公园),舰钟一座放置在海军官校史绩馆......同年台湾退出联合国。(坑主子)

祥瑞舰“雪风”的故事到此终于结束,它或许是幸运的,直到今天它的经历依然在网络上被人津津乐道。它或许又是不幸的,并不能作为一条和平时期守护国家、守卫和平的军舰,而是被卷入了疯狂时代的惊涛骇浪之中。

雪风号模型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雪风号驱逐舰”

和https://www.zjsnrwiki.com/wiki/%E9%9B%AA%E9%A3%8E

制作不易,还请各位读者点赞收藏,感谢!

“是时候来谈谈我的名字了”---雪风号驱逐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