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寒假竞赛营获奖团队专访:WLA和LA先锋奖获奖项目 | Needle竞赛营学员专访


/ 分享作者 /
2022 WLA 和 LA先锋奖获奖团队
Needle 寒假竞赛营学员
获奖项目
从冲突到融合:巴西热带雨林下的肥沃土地
From Conflict to Integration:Under the Brazilian rainforest a productive ground














向下滑动查看

可以大体介绍一下你们的竞赛营参与过程嘛?
在竞赛营,选题的时候一直与老师探讨,确定框架后,基本上是白天出图,晚上老师评图,评完图我们小组内部讨论修改,并分配好第二天每个人的任务。

竞赛营的通识课参与体验如何?对你们做竞赛的帮助如何~?
ZZW:GIS老师讲的特别好,资料整理的特别全,而且特别有条理,易懂,在gis这门课上收获很多。
YBH: 软件很有帮助,讲的都是一些干货,听了之后上手比较快。竞赛课的讲解让我对整个竞赛流程,图纸表达都有了更深更新的认识。
SJX:软件能力弱一点的同学帮助应该还是蛮大的,虽然短时间内可能也做不到精通,但是可以对软件有一个基本了解。在后续的项目进行有用到这些软件的环节,软件使用不熟练的话,也可以及时问助教老师。
SYQ:软件课可以学到老师们在出图纸时所用到的一些窍门和技巧,并且软件掌握熟练了之后后续图纸输出也是事半功倍节省时间的。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嘛,我认为跟着老师们学习各种制图技巧还是非常有帮助的。

可以介绍下你们项目组是如何分组及确定项目选题选址的嘛?
一开始我们是每个人找一个或两个选题,然后四个人相互探讨,通过互相提意见每个人再重新确定自己找的选题,最后每个人要有一个选题跟老师汇报,老师会给出我们参考意见,然后确定最好的那一个,我们最后确定的选题是老师提供的一些选题。

可以介绍下你们项目组具体的分工安排嘛?以及是否有组员之间意见不一致的时候呢?大家是如何协调呢?
ZZW: 确定框架后,我们会分成四部分内容,每人各选一部分。意见不一致的时候会在晚上评图的时候把所有问题提出来,参考老师的意见。
YBH: 前期大家一起,后期作图根据自己擅长的软件进行分工。有分歧会大家一起讨论,每个人都发表自己的观点,讨论都是大家一起,这样可以避免有人不知道项目的进度。
SJX: 在组员意见不同的时候,首先要认真听别人的想法,然后和自己的想法做比较,选择的最适合的解决方案。但是,如果认为自己的想法是正确,也要坚定自己的想法。
SYQ: 开始我们想每张图一起讨论出图但发现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讨论下来后不容易得出统一的结果而且也会浪费掉不必要的的时间,后来我们四个人明确了分工,每个人负责几张图,互相商定没有太大意见和矛盾后专心致志做自己的图,不仅节省时间而且效率很高。

可以谈谈课题导师和助教老师分别从哪些方面给你们带来辅导和帮助嘛?
ZZW: 张老师主要是在选题,整个框架逻辑上给出很多意见,有些自己没太理清的地方在向老师汇报的时候,不是很容易表达清楚,但老师会顺着我们的思路帮我们理清好多东西,让我们地思路越来越清晰。两位助教老师会在软件以及图面表达上给出很多有用的意见。
YBH: 老师们都很耐心,如果最近进度慢了会提醒我们。对于图纸的表达,老师们会帮我们找意向图,提供一些思路。做的图也会看了改,改了再看,一直到满意为止。
SJX: 老师们很负责也非常有耐心,每次都能帮我们提出最关键的问题,前期方案构想的时候真的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还有助教老师除了在制图和找资料方面传授了很多方法以外,也真的非常负责,每天上午和下午都会要求看进度,大大治好了我的拖延症。
SYQ:张老师全程负责跟进我们的选题,思路逻辑整理,后期出图效果,整体排版等等,给了我们非常多的建议和指导。刘老师负责给我们提供制图思路,出图时各种配色,效果,参考图纸都是刘老师仔细带着我们改的。后续快到竞赛投稿时庄老师也帮我们整理排版提出更多改进方法让我们的图纸逐渐丰富化。

竞赛营只有21天,但后续咱们还投了很多竞赛,可以谈谈竞赛营结束后,你们对不同竞赛的改图过程和时间安排嘛?
竞赛营结束后,因为四个人各自还有各自的学业需要完成,并且我们四个也都是重度拖延症患者不到最后时刻总想找时间偷懒。还好在老师的不断提醒和催促下,我们会在投递日期截止前的1-2个星期,重新开始在线上讨论、修改图纸。老师们也会上线帮助我们根据各类竞赛对图纸做细微的调整,非常感谢老师。

恭喜咱们组获得WLA和LA先锋奖,可以采访一下你们的获奖心得嘛?
ZZW: 就是很感谢老师和我的队友们,竞赛营结束后,就不想弄了,但是老师又在群里滴滴我们,莫名的压力让我们四个又聚在一起,有时候想拖延,但是老师会给出评图截止日期,我们又要抽出时间赶,尤其是在最后的时候,懈怠了,老师又在催,我们只能互相激励互相鼓舞。
YBH: 很开心能获得到国际和国内两个奖项,从理念生成到图纸完成再到竞赛投递,从对竞赛的陌生到熟知,是一个成长和历练的过程。
SJX: 得奖当然是很开心的,我们四个人的辛苦有了回报,这次几次竞赛投递的经历,让我了解投递比赛的过程和如何制作针对竞赛的作品。我非常感谢在这个过程中,坚持下来的我们四个组员,中间有过拖延,有过不知道该怎么做,但是我们还是做完了一个完整的项目。也感谢各位老师在这个过程中的帮助,非常感谢!
SYQ: 我们开始也都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投比赛,因为毕竟看到竞赛营内大佬云集,感觉我们可能卷不过那些名校大佬们,但是想到我们经历了这几个月的努力,以及到后面图纸整体效果也都得到了老师们的肯定,我们便信心倍增,觉得也没有什么不可能,做到尽力冲就完了。结果也如愿以偿的获得了奖项,真的是复出就会有回报啊,有的时候真的不能小看自己哦!有队友的陪伴,老师的鼓励这真是一段值得回忆的过程啊!

回顾一下整个竞赛营最难忘的时刻?
ZZW: 最难忘的应该不仅仅是一个时刻,是每次线上讨论大家一起聊四五个小时的那段时间。会聊设计思路,聊观点,或者互相吐槽,这种沟通顺畅感觉非常棒。
SYQ: 最难忘的是我们四个人以及与老师们从始至终都没有见过面,所有的讨论都是语音通话下完成的,但是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已经建立了深深的友谊和信任。有一种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感觉哈哈哈。回想起来我们每个人抱着手机在家里天天讨论到半夜的场景真的很难忘啊。

给后续参与咱们竞赛营学弟学妹们的建议~
YBH: 课程时间很长,一定要坚持住,很多人在上课途中就已经放弃了。有问题要和老师交流,能得到很多新的思路。
SYQ: 前期思路与逻辑一定要跟队友于老师讨论清晰,一定要做思维导图啊,当框架清晰后你就会知道出图有多么顺利了!

制图时间线
2022年1月20日到2月1日
寒假训练营开营,破冰,我们四个人被分到了一个小组。跟着老师确定选题,收集资料,汇总资料;分工合作,梳理项目框架制作思维导图。



查找了各种文献来证明所提出方案的可行性,最终整理出了一个系统性的思维导图。

2月8日到2月26日:每晚集中讨论,集中作图,老师评图,我们改图。
当将项目梳理清晰后,我们互相讨论,并根据老师的建议寻找配色,确定图纸风格;分工制图,边做图边发现问题;每晚与老师汇报制图进展,与老师探讨图纸细节。(聊天记录里都是我们讨论的各种图纸)虽然寒假营结束我们的图纸没有完全做完但大致上都已完成,剩下的时间就是我们冲比赛的时候了。





3月15日-3月25日:临近比赛,修改图纸,集中排版
训练营最后大评图结束后,持续性偷懒。WLA到来时,全员包宿作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