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指鼠为鸭真相:背后是政府公信力的极大损耗,实事求是乃立身之本

2023-06-19 08:38 作者:洪都烟客  | 我要投稿

6月17日,持续了半个多月“罗生门”的终于尘埃落定,江西联合调查组公布最终调查结果,认定菜中异物为鼠头,而不是所谓的鸭脖。

至此,江局长和何主任也变成了大家口中的笑话。

编辑

事情还要从6月1日儿童节说起,当天,江西一高校食堂吃出异物的视频疯传,异物据说是“鼠头”,而这所高校是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视频中,一个男同学夹着一块“异物”,称是老鼠头,牙齿、鼻子、长毛都很明显,然而,视频中一个阿姨的声音一直在重复。

“那是鸭肉,哪里有毛啊,这是鸭肉鸭肉,一块块的鸭肉。”

编辑

视频的发出,让江西职业技术学院食堂的卫生问题受到了很大的质疑。

6月3日,高新区市场监管管理局昌东分局江局长称,他们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

“反复对比,确认这个就是异物就是鸭脖。”

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后勤管理处发布了情况通报。

通报中的第二段特意说明,当事学生本人在事发当时已经邀请同学对“异物”进行了对比,确认“异物”为鸭脖,为正常食物。

“该学生已现场做出书面说明对视频内容进行澄清。”

发布视频的这个学生,不仅写了书面说明,还接受采访做了澄清,表明自己当时吃的是鸭脖,而不是老鼠头。

编辑

事情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了,但是广大网友的眼睛是雪亮的,挡不住的火眼金睛纷纷质疑这个学生是不是被施压而改口了。

而江局长的话却给这个“异物”盖棺定论了。

编辑

他们特意录制了在现场比对的视频,以此来证明所言非虚。

因为网友一面倒地认为那个“异物”是老鼠头,这个“异物”被送去校验了。

6月4日,这所学校就被发现曾经因为出现过老鼠事件而被联合执法过。

早在2021年,南昌市监督管理局就曝光过此类事件,当时是因为学校的后厨进了老鼠而被现场执法。

事后学校公布调查结果,称出现老鼠是因为食堂的工作人员未及时盖住下水道盖板所致,学校表示立即整改,做到

“零疏忽”、“零死角”。

6月6日,有动物专家称:若图片属实,80%概率为鼠头。

同一天晚上,中新网评论称:鸭脖或鼠头需要更可信的解释。

6月7日,江西省教育厅介入“鸭脖事件”。

6月8日,这所学校又有人发照片称吃出了“异物”,异物疑似是大青虫,足有两厘米长。

发视频的人称,吃到“异物”的是自己前面的一个同学,因为性格内向而被吓到了,事情发生以后自己特意在第一时间拍了照片。

编辑

而食堂的工作人员看到以后,在这名同学拍照的过程中立刻把菜端走了。

随后,食堂工作人员特意找到了吃到“异物”的那个同学,跟他谈话,并且表示会给他赔偿。

这个发现大青虫的窗口,和之前发现“鸭脖”的窗口不是同一家。

连续两次出现“异物”,让这所学校处于风口浪尖,涉事窗口虽然还在营业,但是已经没人去排队用餐了。

更令人大开眼界的是,有学生曝光了这所学校的控评手段。

新媒体中心的主任何莹老师,在“老鼠事件”发生以后,就在群内发布了任务亲自控评,还特意奉上了评论文案供学生们参考。

  • 1、谣言止于智者

  • 2、离谱啊,真是开局一张图,啥啥都靠编

  • 3、这就跟看什么都是人脸的"人脸幻想性错觉"一样,先心理锚定是"老鼠",就越看越像,其实可能确实就是鸭脖。

  • 4、如果是老鼠头应该是好小的老鼠的头。可是这么小的老鼠头怎么会有那么长的门牙?比例不合适吧

  • 5、我就说嘛,再脏也不至于吃出鼠头

  • 6、坐等化验结果

  • 7、你别说,本来一眼老鼠头,看了公告以后越看越像鸭脖。

编辑

这些学生们也很听话,评论的内容和何莹主人给出的文案可以说是一模一样,都不带修改一下。

编辑

6月8日,除了“大青虫”事件,这所学校的食堂意见反馈群被曝光了。

原来,食堂每个月都会收到大量投诉,虫子等异物屡见不鲜。

曝光的学生称,食堂早前建立了一个意见反馈群,每个月在群里投诉的照片不下20张,钢丝球、头发、小虫子在这里这里算是很正常了。

编辑

6月10日,事情的快速发酵引起了省厅的重视,就“鸭脖事件”成立了联合调查组。

有记者实地探访发现,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校门紧闭,进出人员受到严格管制,学校门口有大量学生取外卖。

6月17日,联合调查组确认,所谓的“鸭脖”确实是鼠头。

  • 根据国内权威动物专家对提取的当事学生所拍现场照片和视频进行专业辨识,判定异物为老鼠类啮齿动物的头部。

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官微,删除了此前的声明。

编辑

看到这个结果,“异物”真相确认为老鼠头,先是感到阵阵恶心,又觉得很悲哀。

如果没有舆情的发酵,如果不是有的学生和网友坚持求真,如果不是何主任的控评被曝光,可能,这个“鼠头”真的就变成“鸭脖”了,可能,不久以后其他学生也会吃到“鸭脖”。

编辑

“指鼠为鸭”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罗生门,为了堵住学生的嘴,丢了那个鼠头,丢了食堂的形象,丢了学校的名誉,也丢了市场监管局的公信力。

而江局长和何主任,成了大家嘲讽的对象。

编辑

因此而受牵连的绝味鸭脖终于“沉冤得雪”。

鸭不会变成鼠,鼠也不会变成鸭。

编辑

古有指鹿为马,今有指鼠为鸭,一个鼠头,为何要省级调查组才能查清?

实事求是才能守住公信力,本来只是需要处理学校食堂的一个窗口,结果越闹越大。

一个老鼠头变成鸭脖再变成老鼠头,看起来只是一场闹剧,背后却是对政府公信力的极大损耗,如果不重视起来,以后肯定还有类似的事件发生。


指鼠为鸭真相:背后是政府公信力的极大损耗,实事求是乃立身之本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