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集装箱消防系统技术重点介绍
清洁可再生资源大多具备间歇性和波动性的特点,导致供电系统很难提供连续稳定的能量输出,从而会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在这种形势下,电池储能站应运而生,为能源稳定持续的输出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但是目前我国对于储能站消防安全还缺少相应的研究,消防设施严重不足, 为储能站的安全留下了巨大的隐患。

根据《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技术要求》对于磷酸铁锂电池灭火系统应能在10S内扑灭单个电池火灾,对于以铅酸电池和铅炭电池为储能载体的电化学储能电站,灭火系统应能在5s内扑灭单个电池火灾。24小时不复燃。探测是灭火装置启动的前提。分别采用可燃气体探测、复合探测器、火探管探测、感温电缆探测、热敏线探测及市面上有的探测方式进行对比测试。
1、可燃气体探测:探测灵敏度高、但是无法判定热失控后是否起火,结构较大,无法安装到电池箱内部。
2、火探管探测:探测灵敏度低、着火1分钟后才启动,且容易被外部火焰烧断导致灭火介质无法喷射到电池箱内部,造成灭火失败。
3、热敏线探测180℃:探测灵敏度中、着火后3s即可启动,价格低廉。
4、感温电缆探测135℃:探测灵敏度中、着火后40s即可启动,价格低廉,但是感温电缆烧毁后内部钢丝外漏造成电池外部短路风险导致周边其他电池发生热失控。
5、复合探测器(包含CO、VOC 、火焰探测、温度探测):探测灵敏度高、无法识别着火,价格高,但是由于内部电子元器件,不耐电池热失控产生的高温,强腐蚀性电解液,造成探测器失效。
因此选用热敏线在电池箱内探测最为合适。

储能系统消防方案推荐
电池模组消防:
根据电池模组尺寸和电芯容量,将10g-40g气溶胶安装于LFP 电池模组,可有效扑灭电芯第一次着火(第一级防护),电池从内而外灭火是最有效的灭火方法,可以令热失控损失减至最低;
电池机柜消防:
将300g气溶胶安装于LFP电池柜,防护空间3m³,可有效扑灭电池柜内第二次复燃或电气起火(第二级防护);也可以用七氟丙烷或全氟己酮或高压细水雾作为第二级防护;
储能集装箱消防:
集装箱内可以安装全氟己酮、七氟丙烷或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等常用消防系
统,作为最后防护(第三极防护)。有了第一级和第二级防护,第三极防护
启动机会大幅减低,提高整体消防安全性。
三级消防推荐:
1、模组内:1、10-40g气溶胶体积小,可以安装在电池模组内,而且价钱便宜,安装简单和容易。2.气溶胶以热敏线启动(170°C),不需要电源启动,不会有误动作。到同样效果。大火,损失也大大减少。3.气溶胶安装在模组内,灭火从内而外,灭火效果最佳,是最重要及最有效的消防防护方式。其他外置灭火方式难以达到同样效果。
4.熄灭小火比扑灭大火容易。若是一个模组热失控,该模组的气溶胶喷放,损失只是一个模组和一个气溶胶,不会酿成大火,损失也大大减少。
5.气溶胶可以加装反馈信号线,提供干触点信号,使BMS多一个模组热失控信号。
2、电池柜内:
1.集装箱应该以电池柜方式安装,将电池分成多个区域,可以减少热失控波及的面积。
2.电池柜内安装300g气溶胶(可保护3m³)作为电池复燃时的第二级防护。
3.电池柜气溶胶可以采用电热双启动方式。也可以采用热启动加装反馈信号线方式。

3、集装箱内:
1.集装箱内可以安装全氟己酮、七氟丙烷或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等常用消防系统,作为最后防护(第三极防护)。
2.有了第一级和第二级防护,第三极防护启动机会大幅减低。
3.消防概念是多一重防护多一分安全。三级消防概念是将消防安全从90%提高到99%。
联安消防科技(徐州)工程有限公司在自动灭火系统的技术开发领域中长期处于行业的前沿,致力为储能行业、电力电网行业、建筑行业、石油化工行业、数据中心、新能源汽车、特种车辆及设备、文物古建筑、轨道交通等提供个性化的消防技术解决方案及产品,根据客户的需求不同,我们还可以根据产品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和特种气体灭火装置的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