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白银危机”与币制改革

2023-04-05 10:17 作者:ksjshjsh  | 我要投稿

白银危机

背景:1.受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1931年下半年起,中国也陷入了经济危机,物价猛跌,工商业萧条。

2.美国国会又通过“购银法案“,大幅度提高银价,在国内外大量收购白银。

内容:英镑、美元、日元相继贬值,国际白银价格升值,由于中国当时是银本位国家,银币无法任意贬值,这样,由于国际银价大大高于中国国内的银价,于是外国在华银行纷纷收购中国白银,装运到纽约、伦敦出售,从中攫取暴利,这样,中国的白银开始大量外流,社会上出现了大规模的挤兑、提款、抢购、投机的白银风潮,这种情况进一步导致国内存银锐减,市场银根奇紧,购买力锐减,工商企业纷纷倒闭。

南京国民政府的措施及影响:

为制止巨额白银的外流,南京国民政府于1934年10月下令对银类出口征收高额关税。此举虽然暂时减少了白银出口,但却加剧了白银走私。面对危机,南京国民政府希望在英、美的支持下,实行币制改革,以稳定国家金融。

币值改革(1935年)

背景:同上“白银危机“的背景+受白银危机的影响,稳定国家金融的迫切需要

内容:

到了10月下旬,南京政府的金融危机更趋严重,财政面临崩溃的危险。为了克服危机,11月3日,南京政府由财政部长孔祥熙宣布实行币制改革。

币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一)由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集中发行钞票,并将其定为法币。(二)将原来流通的各种银币禁止使用,白银不再流通,所有现银必须兑换为法币。(三)三银行无限制买卖外汇。

从此,中国从银本位国家,一跃而成为管理通货国。

影响:尽管遭到了日本的百般破坏,中国的币制改革由于准备充分,加之欧美列强在一定程度上的支持,还是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不断暴落的上海外汇市场的混乱状况为之平稳下来;在南京政府统治区内,白银国有化顺利进行,法币流通正常,外汇比价稳定,产业开始复苏,而这一切更为后来的全面抗战打下了经济基础。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白银危机”与币制改革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