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JDM之源『日产篇(下)』

2023-08-13 00:58 作者:開夜車频道  | 我要投稿

时间进入60年代,日本进入了一个软硬实力集中爆发的时代:以新干线、首都高为首的新型基建项目集中投入使用,扎堆出现的民营企业迅速降低了失业率。第一批接受战后教育的年轻人陆续投入工作,以银座为首的都市商业圈初步成型。1960年东京申奥成功,更是世界对日本发展的官方认可。这些显著的建设成效,无时无刻不在刺激着国民的消费欲望。这股力量是如此强大,从根本上改变了市场构成。日本正式转变成了“霓虹国”。

彼时,日产的小轿车系列已经发展到了310系列。经过五年的经营,日产已经完成了初步的技术积累。不但取得了蓝鸟开发的掌控权,衍生的轿跑Fairlady(淑女)、豪华轿车Cedric(公爵)也相继面世。靠着稳定的性能以及相对成熟的设计,日产的车型累积到了不错的口碑,销量也在节节攀升。到了310的产品寿命末期,日产的年销量就已经突破了20万。按照这个趋势下去,日产迟早成为日本造车界的一哥。除非市场发生什么大的变故……

市场终究还是要变的,不过比所有人预想的来的都要剧烈。60年代的经济腾飞彻底将日本国内市场搅动了起来。国民压抑许久的消费欲望被彻底地激发出来,手头又有了相应的资金,市场一夜之间迎来春天。“保守“成为了令人羞耻的概念,人们毫无顾虑地满足这自己的欲望,四处寻找各种闪亮亮的商品装饰自己的生活。 压力来到了车企这边。此时,日产的安稳日子过到头了。虽说蓝鸟从研发开始就刻意和老东家保持距离,但还是免不了受到参考对象的影响。英国人在设计理念上的保守,被被蓝鸟很大程度继承了下来。蓝鸟310车身圆润毫无棱角,两盏大圆灯呆呆地挂在前脸,整辆车真的可以说是没有丝毫的时髦元素。哪怕是给它加上电镀饰条、双色车顶,也没能赋予它征服那个时代的魅力。虽说外观的过时不影响跑出租,要想继续扩大生意,就不能在这个关头被扣上保守的帽子。留给蓝鸟蜕变的时间不多了。

日产选择以1964年为期限开始研发,目标是为了赶在东京奥运会前发布新车。不但是为了蹭热度,更是一种进入新时代的宣誓。新车自己也要迎合日本道路的现状,满足现代化都市和新型公里的使用情况。总而言之,新款蓝鸟要跟旧款完全区分开来,特别是在外观形象上要绝对吸睛。60年代初,欧洲方盒子(蓝旗亚Fulvia、菲亚特124)刚开始流行。更低矮的车身线条,充满棱角的车身,一体式的前车灯和进气格栅,赋予了速度感和外观张力。长轴距、大面积车窗,也符合都市用车的需求。好巧不巧,时任蓝鸟总设计师,佐藤章蔵先生,告老退休了。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并且要确保万无一失,日产就干脆将新蓝鸟的设计工作外包给了当时正如日中天的意大利设计室,宾尼法利纳(Pininfarina)。而它们给出的答卷可谓是惊艳。

1964年,东京奥运会的前夕的东京车展上,日产蓝鸟410高调亮相,彻底打破常规的设计,给这个刚接触轿车年轻市场带来了一丝意大利震撼:车灯被整合到了矩形的进气格栅里,而且整体低于腰线。与之相呼应的是下折的平滑引擎盖,以及怼到轮轴之前到镀铬后镜,整辆车给人一种前冲的趋势;巨大的前挡和侧窗给人予开扬感,加长的轴距也确实增大了乘坐空间。彻底拉到车尾的腰线,仿佛是要将空气抛到身后,托起乘客在高速上飞驰;车的底盘件被完全整合到承载式车身里,进一步降级了车身姿态,彻底告别了土路,成为了霓虹都市的一员。

蓝鸟的新形象一经推出,就俘获的无数年轻中产的心。从蓝鸟410上市前夕到1967年停产,短短3年,日产的总销量从26万猛增到了72万,翻了快3倍。日产的形象得到改善,再次在市场获得对竞争对手的优势。手头的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打磨,为将来510的全球性胜利打下坚实基础。总之,日产这一仗打得漂亮,也再次证明了日产是有控局能力的大企业,实现了多方共赢。 然而,有些人对此非常不满意——日产的新生代技术人员。从工程师到设计人员,基本上整个开发部门的人都不高兴。划时代新车的设计工作让给了老外,让他们的手头闲了下来。虽说公司也没让它们饿肚子,但他们的怨气仍非常大!有个员工瞒着老板,偷偷将日产的‘淑女‘魔改一通,涂成绿色,还十分下头地给她取了个中二的姑娘名字;还有人因为痛批410,被上司贬去设计儿童车,于是心怀怨念,下定决心要在非主流跑车上一条路走到黑。至此,以蓝鸟410的诞生为契机,凭借这些新一代技术人员作为骨干,日产初代目JDM的故事就此拉开帷幕。 。。。

JDM之源『日产篇(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