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驰车友会|从硅谷银行看对金融科技创新的影响
一家银行破产需要多久?48小时。北京时间3月11日凌晨,拥有约2090亿美元资产,作为美国的第16大银行——硅谷银行,仅用两天就完成了破产,成为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第一家倒闭的知名银行。3月23日,众驰车友会召开“硅谷创新课”特邀众驰旗下金融领域合作伙伴与众驰车友会投资管理部负责人张勇展开对话,针对硅谷银行事件、美国政府的应对策略及干预效果、硅谷银行倒闭对整个科技创新的影响多个方面进行深度分析,展望美国短期和长期金融政策,探讨科技创新、资本和监管政策的相互平衡等问题。以下为此次直播的观点摘要。

1.硅谷银行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倒闭,自身错误和不走运各占多少?
张勇:从硅谷银行本身来看,实际上是两方面,一方面是美联储把钱放进去,还有一方面就是VC。风投这块去年一年已经是扩大,这样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这些创投公司必须要不断地用这些钱,所以有很多的集中提现,导致银行这种储蓄在减少,一下子就被挤兑了。还有就是债券错配的问题,银行内部风控失败了,国债长期比短期是收益要高的,但是,因为在接近零利率的时候是没有高多少的,为了贪图这一点利息,硅谷银行把自己锁在的长期里面。从历史来看,这次的加息是最猛的一次了,所以就导致它没有时间去做正确的反应。所以总体来说就有一部分是因为它内在的原因,它本身银行的性质就是这种样子的。然后另外一部分原因还是管理层自己管理不善,风控做得非常差,不处理业务、不对冲。
2.硅谷银行倒闭对未来监管的影响
张勇:这个问题我觉得从长期来看,监管部门要对非担保储蓄的流动性进行研究,因为即使法律不改,还是在500亿美元门槛的话(川普当总统的时候,他签署了一个法案,本来银行资产在500亿美元以上的话,你必须要受到监管部门的严格监管,川普的时候把这门槛,抬高到2,500亿美元)硅谷银行的事情还会再发生第二次。这已是一个非常值得人深思的问题。
3.硅谷银行倒闭对科技创新行业的影响
张勇:从短期看影响是非常大的,硅谷的VC其实已经“分裂”了。去年升息以后,创投这个市场已经是非常低迷了,现在是“冰河季”,这些对于硅谷银行的倒闭可以说真的是死亡加速器。我们也不知道硅谷银行资产最后是会卖给谁,但服务这块,在短期没有人没有任何银行可以真正能够接手过来的。这件事情也促进众驰车友会进行反思,如何能够抗风险,如何分散风险,如何在降低风险的时候提供更好的服务。
4.现在一、二级市场有哪些变化?
张勇:对冲基金都在抄底了,像上市银行的债,现在就是打折买,等着重组的时候转化成股权,然后在二级市场再去抛掉,所以这些基金基本上容易做distress。现在相对来说比较乐观的,多米诺效还没有发生,最危险的几家银行都已经爆掉了。只是遗留问题现在没人去解决,但系统性风险已经过去了,不会再传染。
5.对中国接下来如何发展有什么启示
张勇:中国还是以国有银行为主,美国这边的大的银行也都是私有银行,都是上市公司的,都是大众股东共同拥有的银行。中国现在在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所有是集中到中央去管理的,这个可能做法是(跟美国)不一样的,但效果现在还看不出来,有可能中国的集中在一起管理反而更好。但需要重新要审视什么是系统风险。对创新企业来说,存款上要注意风险的分散。另外一点,对风险要有基本的识别,不管是从企业的角度,还是更多的是从银行风控的角度,是一件长期的不能忽视的事情。包括现在火热的数字资产的管理,还是一头雾水,此次硅谷银行事件也给了我们一个警醒。
众驰车友会,从转型以来,一直都对社会和政策上的问题积极研究,投资市场瞬息万变,个人投资者能力有限,作为各位会员的坚实后盾,我们定要万事抢先,尽最大努力规避一切可以规避的风险保证各位会员和合作伙伴的资金安全,踏踏实实稳健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