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础学经济Ep140】《西方经济学》经济概念梳理P234:土地的供给曲线和地租的决定
第八章 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第六节 土地的供给曲线和地租的决定
定义:经济学上的土地,泛指一切自然资源。
特点:“原始的和不可毁灭的”——
原始的:不能被生产出来;
不可毁灭的:数量上不会减少。
自然供给:固定不变,不会随着土地价格的变化而变化。
假设:不考虑土地数量在某些特定条件下的变化,明确假定它是既定不变的。
a.土地、土地供给和土地价格
前置概念——
生产要素服务的源泉和生产要素服务本身:例如劳动者和劳动服务,土地和土地服务;
源泉的供给(以及需求)和服务供给(以及需求):源泉的供求是指卖和买生产要素服务的“载体”;服务的供求指卖和买生产要素本身——例如,土地和资本;
源泉的价格和服务的价格:如果二者均可在市场上交易,就会有两个价格,例如,土地和土地的使用价格。
约定:讨论的均是土地服务、土地服务的供给、土地服务的价格——其中土地服务的价格称为地租(资本服务的价格称为利息)。
特别:劳动服务可以买卖,劳动源泉不可以,故而只有劳动服务的价格的概念,即工资。
b.土地的供给曲线
分析:
与供给劳动的情况类似,供给土地本身不直接增加效用;
土地所有者供给土地的目的是获得土地收入,土地收入可以用于各种消费目的,从而增加效用;
土地所有者实际上是在土地供给所可能带来的收入与自用土地之间进行选择。
土地所有者的效用函数:
U=U(Y, q)——Y为土地收入,q为自用土地数量;
自用土地的消费性使用只占土地的一个很微小的部分,不像时间的消费性使用占全部时间的一个较大的部分——如果假定不考虑土地的消费性使用这个微小部分,即不考虑土地所有者自用土地的效用,则自用土地的边际效用等于0,从而效用函数简化为:U=U(Y)。
图线:
供给曲线:效用只取决于土地收入而与自用土地数量无关——垂直于数量轴的直线;
无差异曲线:无论土地价格如何变化,最优的自用土地数量总为0——平行于数量轴的直线;
推广:任意一种资源,如果只能(或假定只能)用于某种用途,则该资源对该种用途的供给曲线就一定是垂直的;——
借用机会成本的概念来说:任意一种资源,如果它在某种用途上的机会成本等于0,则它对该种用途的供给曲线就垂直;即使该资源价格下降,它也不会转移到其他方面(因为无利可得),即它的供给量不会减少;
结论:任意一种资源对其用途的供给曲线在其机会成本水平之上垂直。
c.使用土地的价格和地租的决定
地租:土地供给曲线与土地需求曲线的交点所决定的土地服务的价格——
土地供给曲线为垂直线,土地需求曲线为向右下方倾斜的直线;
由于土地供给曲线垂直且固定不变,故地租完全由土地的需求曲线决定,而与土地的供给曲线无关;
地租随着需求曲线的上升而上升,随着需求曲线的下降而下降;
解释:一开始土地供给量不变,地租为0,由于技术进步使土地的边际生产力升高,或人口增加使粮食需求增加从而粮食价格上涨,对土地的需求曲线便开始向右移动,从而地租开始出现;如果假定技术不变,则地租就由于土地产品价格的上升而产生,且随着产品价格的上涨而不断上涨。
d.租金、准租金和经济租金
租金:
定义:与土地一样固定不变的资源相应的服务价格;
解释:地租是资源为土地时的租金,而租金则是一般化的地租。
准租金:
背景:在现实生活中,有些生产要素尽管在长期中可变,但在短期中却是固定的——它不能从现有的用途中退出而转到收益较高的其他用途中,也不能从其他相似的生产要素中得到补充;
定义:对供给量暂时固定的生产要素的支付,即固定生产要素的收益;
计算:准租金为总固定成本与经济利润之和——
当经济利润为0时,准租金便等于总固定成本;
当厂商有经济亏损时,准租金小于总固定成本。
经济租金:
定义:有许多要素的收入尽管从整体上看不同于租金,但其收入的一部分却可能类似于租金,亦即如果从该要素的全部收入中减去这一部分,并不会影响要素的供给;
因素:经济租金的大小显然取决于要素供给曲线的形状。供给曲线越是陡峭,经济租金部分就越大——特别的,当供给曲线垂直时,全部要素收入均变为经济租金,它恰好等于租金或地租;
解释:
租金是经济租金的一种特例——当要素供给曲线垂直时的经济租金;
如果供给曲线成为水平的,则经济租金便完全消失;
意义:
经济租金是要素收入(或价格)的一部分,该部分并非为获得该要素与当前使用中所必需;
代表着要素收入中超过其在其他场所可能得到的收入部分;
经济租金等于要素收入与其机会成本之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