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国人民大学世界经济考博参考书真题复试分数线

2022-03-25 10:07 作者:考博小贴士  | 我要投稿

第一部分:初试招生目录

 


参考书目推荐

世界经济专业:

《西方经济学》(上、下)高鸿业主编 人民大学出版社;

《国际贸易教程》高成兴 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世界经济学》杜厚文 人民大学出版社;

《国际经济学指导》黄卫平高等教育出版社;

《国际经济学》克鲁格曼 人民大学出版社;

《国际经济学》萨尔瓦多 人民大学出版社;

《发展经济学》陶文达、黄卫平、彭刚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

经济理论

参考书解析:

包括三部分: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有以下推荐:

政治经济学部分: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杨瑞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资本论》选读(第二版)杨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高级政治经济学》张宇、孟捷经济科学出版社

也可以参考逄锦聚或者宋涛的政治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部分: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初级西方经济学)

《中级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范里安格致出版社

《高级宏观经济学》戴维·罗默 苏剑译 商务印书馆

也可以参考曼昆的中级宏观。

 

笔记资料:

李嘉图模型、H-O模型和标准贸易模型的异同

答:李嘉图模型是由英国古典政治学家李嘉图提出的,是以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不同来解释国际贸易现象的国际贸易理论模型,李嘉图模型的两个核心含义是: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在国际贸易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方,以及贸易模式取决于比较优势,而不是绝对优势。李嘉图模型的前提假设主要包括生产技术不变,只生产x和y两种商品,生产可能性曲线为直线性,处于完全竞争的自由市场。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一国将出口本国具有比较成本优势的产品,进口他国具有比较成本优势的产品。

H-O模型是认为一个国家应该出口本国相对丰裕生产要素的产品,进口本国相对稀缺生产要素的产品。该模型假设只有两种生产要素,即劳动力和资本,x是劳动密集型产品,y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并假设只有两个国家A和B,A国劳动力丰富,B国资本丰富,故A国要出口劳动力要素,进口资本要素,达到贸易的最佳状态。

而标准贸易模型,是建立在李嘉图模型、特定要素模型和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更加具有一般性的世界贸易模型。李嘉图模型属于标准贸易模型的一个特例。

三者的相同点:首先都是从比较优势理论出发,认为国际贸易发生的条件是各国产品存在比较优势,而不是绝对优势。其次,以上模型都认为一国应该出口该国有优势的产品,进口该国没有优势的产品。最后,这些理论都被广泛运用于贸易过程中,研究一国如何在国际贸易中取得最大利润。

三者的异同点:首先,李嘉图模型假设两种产品的生产只有一种要素。劳动要素的投入,而H-O理论假设有两种要素投入,即劳动和资本,标准贸易模型是更加一般性的世界贸易模型,所以也有两种要素投入。其次,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的是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导致产品相对成本的不同,H-O理论认为贸易的基础是要素丰裕度的不同导致,认为产品的相对成本主要取决于要素比例和一国要素禀赋的稀缺程度,而标准贸易模型更加具有,认为贸易的基础涉及到了生产技术的差异,资本和劳动要素比例的差异以及资源禀赋的差异等等。最后,标准贸易模型是从一个更加宏观的角度来分析国际贸易,是H-O模型和李嘉图模型的综合,其核心是世界相对需求曲线和世界相对供给需求,通过两条线推导世界相对价格,和一国的福利变化。

特定要素模型中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特定要素模型是假设一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劳动供给可以在两个部门之间进行配置,与李嘉图模型不同的是,特定要素模型中存在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劳动可以在部门间进行流动,是一种流动要素,而其他要素则是特定的,只能用于生产某些特定的产品。

所谓特定要素,就是一种要素的用途仅限于某一部门,在特定要素模型中,通常认为资本和土地是特定要素,劳动是流动要素。特定要素会影响到国内的收入分配,因为生产要素不能迅速且无成本地从一个部门转移到另外一个部门,那么在特定要素模型中,每个国家出口部门特定要素的拥有者在贸易中就会获利,而与进口产品竞争部门的特定要素拥有着将会受损,当贸易获益者对贸易受损者进行补充以后,获益者还是有利可图的,因为贸易从整体给他带来了收益。

什么是列昂惕夫悖论,以及关于列昂惕夫悖论的几种解释

(一)列昂惕夫悖论的提出

  列昂惕夫计算出美国出口商品的资本-劳动比率是低于美国进口竞争商品的资本-劳动比率。这个结果与列昂惕夫和许多经济学家的预料完全相反,因为在一般人的心目中,美国的资本相对充裕,而劳动力则相对短缺,按照传统的H-O理论,美国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而数据显示却相反。人们将这个情况称为列昂惕夫悖论或列昂惕夫之谜。

(二)对列昂惕夫悖论的各种解释

  列昂惕夫的验证结果发表以后,在西方经济学界引起了巨大反响,经济学家从各种角度探讨列昂惕夫悖论产生的原因,试图解开这个谜。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解释有:自然资源说、人力资本说、关税和其它贸易壁垒说、生产要素密集逆转说。

人力资本说:国际贸易的商品的生产包括有形资本和无形资本,如果把熟练技术劳动在生产中创造的价值算作资本,并与有形资本相加的话,美国还是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

理解荷兰病、贫困化增长的概念

荷兰病是指一个产业的增长扩张导致其他产业的萎缩,这个说法是源于20世纪70年代发生在荷兰和其他欧洲国家的情况,当时,荷兰大规模开发和出口北海的石油和天然气,使得大量的劳动力和资本流向石油和天然气产业,造成荷兰


中国人民大学世界经济考博参考书真题复试分数线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