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韩国御宅团队献给老宅们的奇迹——《碧蓝档案》二周年主线阶段完结感想

《碧蓝档案》的主线迎来了阶段性完结,不知道各位是否满意呢?二周年之后BA的玩家数量增加太多了,我没法像伊甸条约那时那样把推上关于BA的讨论全部看一遍了。但粗略地看下来,最终篇好评率和伊甸条约篇前三章是差不多的,基本看不到负面评论,中评都极少。

对我来说,从《扩散性百万亚瑟王》开始玩二游到现在,能让我在打完剧情后产生空虚感的,BA是第一个。上次有这种感觉还是在通关《神之天平》的时候。
通关之后,我和没玩BA的同事聊起最后的剧情,他的第一感想是“哇,这不是90年代日本动画常有的套路嘛”。仔细想想,最终篇致敬的那些作品——《EVA》、《蜡笔小新》、《头文字D》、《飞跃巅峰》、《终结者》、《斩服少女》可能还有《洛克人Zero》、《游戏王5DS》等等——都承载着老宅们满满的回忆。

在网上常见关于“致敬”和“抄袭”的争吵,很多人试图用“不犯法”为理由劝阻不满的玩家,但我觉得作为玩家,最关心的本来就不是这个,大家只是想要在每个作品里拥有一份“独特”的体验,想要玩到新的东西而已。所以无论涉不涉及侵权,创作者因为偷懒而让玩家的新鲜感不足时,就会有人自发地起来抵制。

曾经我觉得JRPG的灵魂是剧情,有些老玩家并不赞同,当时我不理解,但现在玩过一百多个JRPG后,我的想法也有一些改变。我发现最打动我的那些作品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有的是《怪盗夜祭》、《兰斯》这种系统和玩法设计有高度独创性的,有的是《king exit》这种故事的情感表达上做到了极致的,也有《多娜多娜》和《神之天平》这种视觉+音响体验让人耳目一新的。
BA当然也可以算是JRPG。在最终篇里,BA把“游戏系统叙事”做到了长期运营手游的巅峰,每个游戏的系统设计都有差别,所以这份体验是BA所独有的,而这正是我作为玩家想要的“新东西”。说BA是一款优秀的JRPG当之无愧。

我注意到有人想把编剧的功劳和演出、音乐、美术分开来谈,对于很多游戏也许可以这样,但对于BA的制作组,他们显然缺乏了解。BA制作组内部的职位设置是有一定特殊性的,皮卡大叔作为剧本总监实际上负责的内容是统筹一切和故事相关的制作组内部事务。在PVstaff表里他的职务是叙事内容管理,在OSTstaff表里他的职务是音乐制作人。美术、音乐、演出团队涉及到故事表现部分的工作内容都是按他的意思来执行的。国内的二游厂,除非编剧是制作人本人,否则是不会有编剧有这么大的权力的。金桑能把这部分工作全权交给编剧足以看出二人间的深厚信任。

那么最后一部分的剧本质量如何呢?我个人的评价是有瑕疵,但也远远超出了“平稳落地”的水准。有些人滑坡很厉害,有小问题能一下滑坡成垃圾,让我想起之前《狂飙》热播时的一些评论。BA最后这部分收尾的问题还不如《狂飙》大。《狂飙》是近年来少见的国产好剧,BA也是少见的剧情优秀游戏。
详细分析一下,以前我介绍过现代商业剧本塑造人物的三个基本方法,分别是反衬、危机抉择和人物弧光。我也说过,最终篇的绝对主角是老师,这和以前的任何一个故事都不一样。老师这种由玩家扮演的角色如何进行塑造其实一直是对于游戏编剧的一个难题,特别是老师这个角色是一个“完成”的角色,这意味着他无法在通常的方法下获得人物弧光。《觉醒年代》里的陈独秀也是处于差不多的情况中。对于这种主角,就只能用一些“特殊”的手段去塑造。比如陈独秀,这个角色的弧光是借对他两个儿子的塑造来完成的。
对剧情敏感的读者这个时候应该已经意识到了,对,第二古则——通过无法理解的别人,获得对自己的理解。BA的编剧就是这样,为了降低故事的理解难度总是把自己的创作思路和方法用几乎很直白的方式直接讲出来。虽然目前还没有深入,但可以预测,如果有机会的话,老师的人物弧光以后最可能会通过对联邦学生会长的塑造来展现。

而在最后一部分剧情里,编剧对老师的塑造仍然是以“危机抉择”这一点为核心展开的,“第二古则”的使用方式也是,通过另一世界线老师的“危机抉择”来塑造老师。从编剧视点来看,普雷和sensei既是“他人”,也是“自身”。所以疑似普雷独白的那一段话,编剧没有标明说话者是谁,甚至不是???,这提供了若干种解读方式给玩家,但从编剧这么做的目的上来看,这意味着sensei和普雷在此刻的想法是已经同步了的,已经死去之人当然不会说话,但sensei已经从不可理解的色彩(的先导者)身上,获得了对自身的理解。

而其它角色呢,最后的剧情里已经体现出了莉音和时的变化了,莉音开始相信伙伴的力量,时不再单纯听从命令,而是以自己的意志来行动。这里也可以看出原本vol2想要表达的主题就是伙伴的力量相关,可惜没表达好。

谈到vol2,也可以说说我目前认为最终篇有点瑕疵的地方,主要还是vol2这条线所延伸出的背景设定目前来看对最终篇讲的故事内核正向意义没有那么大,其它线里无论是凯撒还是数秘术,都是可以被当成“坏大人”去帮助“好的大人是怎样的”这个主题的阐述的,但无名之神的祭司相关就纯粹是提升时髦值的设定,至少目前是和主题表达完全扯不上关系了,把这群人换成什么难以抵御的天灾之类的设定也完全不影响最终篇的故事,还因为这个把应当是稳坐vol2反派位的莉音弄得在剧情定位上很尴尬。
当然了,这种问题只是不值一提的小问题,什么作品没有几个比较水的设定呢,还有包括有些伏笔给扔了(大人卡片的代价)、几章之间内容衔接上没有那么紧密(王的寓言和第二古则第三章提得很多但第四章提得太少)的问题都不是什么大问题。最终篇的主题表达清楚且深刻,人物塑造有力,情感调动几乎完美,那还要啥自行车。

最后一想,我上篇专栏里的剧情预测虽然中了,但是是以一种我没想到的方式组合起来的,反派实际上是无名之神的祭司和色彩这种不提供价值只提供阻力类似灾难片天灾的东西。但相关处理还能接受。主题就是通过sensei和本质等于sensei的普雷与阻力的对抗来展现的“大人的责任”的价值,简称为“责任”即可。Vol1的事情和黑子的事情确实也讲了,但也确实有限。不过这也正是创作的无限可能性,大方向可以预测,具体怎么讲是预测不了的。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还没有完全从看完剧情的空虚感中恢复,所以也请大家多多来评论区讨论交流了,上期评论很少我还在想是不是B站抽了评论。
最近还在准备碧蓝档案的同人TRPG规则,初期版本准备得差不多了估计会找个地方发布出来测试。毕竟BA主线短时间可能不会更新了,正好空闲时间找点别的事情做做。Vol5确实是百鬼夜行可能性最大了,但vol4显然还有后续,不知道会先更新哪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