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辩证法】从黑格尔到拉康 | 结构主义辩证法的三个基本概念

2023-03-17 11:06 作者:奥梅罗斯  | 我要投稿

这期比较晦涩,文字版如下。

拉康的辩证法是一种精神分析的辩证法,它研究主体与他者之间的关系和冲突,以及主体在想象界、象征界和实在界中的位置。拉康的辩证法与黑格尔的辩证法有所不同,它不是通过正题反题和合题来结构的,而是通过镜像理论、小客体、欲望等概念来展开的。

镜像理论是拉康早期思想中的一个关键性环节,它是改造过的黑格尔的主奴辩证法,它的核心是一种无意识的自欺关系。拉康认为,婴儿在6到18个月之间会经历一个镜像阶段,即他们会在镜子或其他人身上看到自己的形象,并将这个形象作为自己真实而完整的自我加以认同。这种认同是一种错觉,因为婴儿实际上还没有形成一个稳定和一致的自我意识。这种错觉也导致了主体与他者之间的对立和依赖。

小客体是拉康后期思想中引入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那些无法被符号化或表达出来的东西,如声音、目光、乳房等。小客体是主体欲望和焦虑的源泉,因为它们既吸引又排斥主体,并使主体感到缺失和不满足。小客体也构成了实在界(Real)——那个无法被想象界(Imaginary)或象征界(Symbolic)所覆盖或代替的领域。

欲望是拉康整个思想系统中最核心也最复杂的概念,它指那种永远无法得到满足或达到目标的动力。欲望不是对某个具体对象或事物的需求或渴望,而是对缺失本身(lack)或超越本身(surplus) 的追求。欲望受到语言和符号秩序(大他者) 的影响和限制,并且总是处于隐喻(metaphor) 和换喻(metonymy) 的运动之中。

这几个概念之间有着复杂而微妙的逻辑关系,它们既相互影响又相互转化。

镜像理论是拉康辩证法的起点,它揭示了主体在想象界中的形成和困境。想象界是主体与他者之间对立和依赖的场域,也是主体欲望的第一个对象出现的地方。想象界中的自我(ego)是一种虚假而脆弱的认同,它需要不断地通过他者(小他者)来维持和确认。

小客体是拉康辩证法中引入实在界(Real)这个概念的关键,它指那些无法被想象界或象征界所覆盖或代替的东西。实在界是主体无法进入或理解的领域,它既吸引又排斥主体,并使主体感到缺失和不满足。实在界也是主体欲望最终指向的地方,但却永远无法达到。

欲望是拉康辩证法中贯穿始终的动力,它指那种永远无法得到满足或达到目标的动力。欲望不是对某个具体对象或事物的需求或渴望,而是对缺失本身或超越本身的追求。欲望受到语言和符号秩序(大他者) 的影响和限制,并且总是处于隐喻和换喻的运动之中。

因此,可以说拉康辩证法中有三个基本元素:想象界、实在界和象征界;三个基本关系:自我、小他者和大他者;三个基本过程:认同、分离和移情。这些元素、关系和过程构成了一个动态而开放的系统,它们既相互作用又相互转化。

【辩证法】从黑格尔到拉康 | 结构主义辩证法的三个基本概念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