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和图文自媒体,哪个容易赚大钱且适合长期发展?
在网上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笑了。
很多时候,我们认为自己有很多种选择,但最后发现,其实只有一种。
比如,对于文字和视频如何选择的话题,可以从另外一个维度来分析。
即:你是一个人作战还是团队作战?你有多少钱投入在这件事情上?
人和钱,这两个层面,能让你瞬间清醒。如果是一个人,不想投钱,那毋庸置疑,只能走文字路线;如果自己有靠谱的商业模式和团队,只想要快速的流量放大,那或许可以考虑视频。
以上回答,多少有点伤自尊,不过却是事实。接下来不绕弯子了,分享一下我自己近6年做线上变现的经验。
大前提是:一个人,0资金,想创业,且想当做一份持续盈利的事业来做。如果你也符合这个前提,下面的内容值得你多读几遍。
我一直有跟大家分享过,2010年进入教培行业是做搜索引擎优化,然后一直在2022年,既还在教培行业,也将营销技能升级到:搜索引擎优化、微信公众号、朋友圈营销、线下活动、文案写作、私域流量等全部实操过,且长期享受这些技能带来的红利。
简单讲几组数据:
从2018-2022年,在知乎、小红书、公众号等平台上,集聚12万多教培领域投资人、企业主、从业者等垂直领域用户;
同期时间,有近40000人,通过各种方式方法,添加个人微信,成为私域流量池的一员;
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知乎账号( @刘一一)粉丝55799人,可以算作是少有的教培垂直领域粉丝数最多的账号之一,或许也是唯一。
至于这些公域和私域用户背后带来的收益价值产出,你可以大胆想象一下。
我只能告诉你,文字的价值不仅长期享受长尾流量,更能带着我们的专业知识,穿越时间的周期,享受知识的复利,从而建立起属于我们自身的内容壁垒。
近两年,因为视频媒体的崛起,一度也被裹挟着,曾经也花大量时间研究过一段时间,最终依旧回归到自己擅长的文字写作。
同时,我也呼吁,如果你在某一领域里面有5年左右的经验,对所属领域有自身的见解,且未来想成为一个线上变现超级个体,都强烈建议从此刻开始实践文字内容输出。
为什么最终会做出这样的决策并发出这样的呼吁?或许跟以下这点息息相关:
之前跟几个朋友开过玩笑,说“在做视频媒体方面,北方人比南方人更有优势”,当然,我得说明一下,这不是地域黑。而是不得不认同,在镜头和语言表现力上,北方人确实比南方人更放得开。拍视频时的镜头表现和语言张力,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无限接近他们的生活场景。
认清自己:
通过这个玩笑,我首先做的第一件事是认清自己:我有什么?我要什么?我愿意为此放弃什么?
我有内容,有专业知识,我要流量,要变现,我要放弃什么呢?看起来有很多,但其实压根就不曾拥有过,比如:真人出镜、表现力、语言张力……
视频上所赋予的人物形象和实际生活中的你可能会截然不同。当然,我认为以上所陈述的几点,也是本身自己所不具备的。要真人出镜,至少不能长得太磕碜,这是娘胎里带来的。
要有表现力,那你起码要有一些表演的潜质,行为、动作、表情、肢体形态等,都会影响表现力,也就意味着在流量获取上会大打折扣。同样的,语言张力也是如此,与普通话、脚本、画面、剪辑等各个维度都不无关系。
考虑到这些本自不具足,但又不可或缺的先天因素,在坚持了2个月之后,果断放弃。重新考虑视频在知识变现过程中的定位。
整体投入:
在整个实践摸索过程中,结合我一位好友转型(其中一位合伙人是DY大V,粉丝量达700万)做DY培训、运营、带货的经验私下分享发现:
按照目前的时间点,以及我自身现有团队、财力投入,想要真正把自己的号跑通且变现,简直是天方夜谭!
需要找专业的导演来进行视频创意写作、场景拍摄、后期制作,还要有专业的投手来进行投流,再结合自身的产品变现,整个周期太长。投入的精力、时间、财力完全跟不上。
同时,也与我长期以来所认知的投入产出比不相匹配。所以就不再抱有幻想。
在视频媒体这种“货找人”、去中心化的平台上,每一次的用户触达,除了对内容有极高的要求之外,更需要付出一次次的成本。这也是视频私域与文字私域最大的不同。
文字私域一旦建立起来,你就有大量的、免费的方式去触达客户,比如:一个朋友圈推送、一次私发、一次群发等,都是0成本触达。
视频因为去中心化,所有粉丝在理论上都可以认为是一个数字,用户的触达和激活,跟内容有关,也跟用户喜好有关。喜好变了,哪怕他关注了你的号,内容也未必会投放给他。
这里提醒一句:由于没有深入去研究平台规则,只能大意思的阐述一下,感兴趣的可以自行去研究算法,不再深入下去。
个人优势:
从我自己10余年做整合营销(实操过搜索引擎优化和竞价、微信营销、朋友圈营销、短信营销、活动策划与执行、报纸广告等全媒体)的经验,单从内容的创作难度来看,视频远大于文字,需要追热点、讲时效、拼创意等,且不太容易享受长期的长尾流量。
其二,做文字,是我10来年的强项,毕业之前就开始写文章,毕业之后入行就是在教培行业做搜索引擎优化,也涉及到写文章。
所以,毫不夸张的说,这10余年,一直在专研和实操免费、精准、持续引流,尤其精通基于对某一品类的关键词覆盖全维度、多平台分发内容。
三是,近5年来,我长期享受着文字带来的长尾流量和变现红利。正如上面所言,所有基于公域私域引流,以及私域的持续变现,无一不是写作这种技能,结合自身在特定领域的专业知识所给到的正向反馈和回报。
全域覆盖:
接下来细数一下文字的优势和文字与全域覆盖的关系。
文字的优势,毋庸置疑,可以归纳为10个字:门槛低、成本低、持续性强。前面两点不用解释,一看就懂。
而持续性主要指的是源源不断的长尾流量获取,比如:我现在依旧有客户是通过我5年前的文章找到我。只要你发布文章的平台还在,平台上还有流量,那你的文章就会有读者,也就会有读者通过文章找到你、添加你。
当然,如果仅仅是停留在内容平台上,或许你会觉得这有啥稀奇的?毕竟平台上的流量有限,能比得上视频媒体吗?
但是,我前面也说了,我一贯的观点是:全域覆盖。
能够做到全域覆盖,我们需要拿住的一定是最大流量入口,即:搜索引擎!据有关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们搜索引擎用户规模达8.29亿,占整体网民的80.3%“。
而目前视频媒体最大流量的DY,用户数也在8亿左右。其中50岁以上,20岁以下的占比多少?是一个需要考虑的点。
搜索引擎除了能帮我们实现全域覆盖,更是“人找货”的最大流量入口,一旦拿住这个要道,就等于把握了精准流量低成本获取的密码。这里不再展开,点到即止。所有有搜索行为的,我称之为“人找货”;所有算法推送的,称之为“货找人”。哪种方式更精准?转化率更高?可想而知。
商业模式:
开篇说到了,我们是希望在0资金投入的情况下,开启一份事业,也就意味着我们实际上是在做一门生意。既然是生意,就必然要去深究其中的商业模式。
就我个人这些年的总结来看,任何商业模式,最终都离不开持续性!
持续性的两个要素分别是:流量可持续和产品可迭代。流量提供用户,产品负责转化。转化率越高,既跟产品有关,也跟流量的精准度有关。同时,流量、转化率、复购率、客单价,又构成了互联网变现的5个核心要素。
收益=流量*转化率*客单价*复购率
其中,流量和产品这两个方面,又是决定性因素。这门生意是否可持续,几乎完全由这两者决定。
如果你只是有想法,既不知道如何做产品,又不知道怎么持续引流,那真的就不是考虑视频还是文字的问题,而是重新回到起点,审视自己。
回到文字写作与全域覆盖、商业模式的关系上,我们会发现,此刻,你获取到的流量,除了有来自搜索引擎,还有其他平台内部,当然,其中还会夹杂着一些转介绍。
用户自身发起需求,通过搜索来寻求解决方案的行为,本身是一次筛选。能够主动加过来的,理论上都是精准用户。
举个例子:
最后,一起看两张图:


图一和二只是两个例子,付费广告之下,就是我的内容,试想一下:某个用户,有这样的疑问,去搜索引擎上搜索,然后就能进入我的内容,且是免费展示,有多少企业是可望而不可及?
无论是以前,还是当下,能跨越时间,形成持续复利的:只有文字!当然,如果你能再蹭上搜索引擎的免费车,想想威力有多大?
如何0成本获客?高价值转化?是我10余年都在研究和实操的课题,且已形成可复制的方法论。个人IP打造、私域变现、知识付费、全网营销等,也是这些年来的核心利器。但始终不能忘记初心:对自己要心存敬畏,对客户要交付价值。
该怎么选择?我想你心里已经有数了。
最后提醒一句:文字、视频,都只是一种载体。如果要做自媒体,最终要考虑清楚的是自己的变现形式、个人优势、专业价值这三个维度。
强行再分享一段之前分享过的观点:
不得不承认,在我有限的认知里,互联网变现的核心,都逃不过这几点:
高价值内容创作
多渠道分发引流
矩阵化产品迭代
持续性重复操作
这四大要点,基本适用于所有线上平台变现。无论是DY、知乎、WX,还是XHS、KS、B站。
但凡能够拿到结果的,无一不是在持续做好这些事情。
内容,高价值内容是根本,是最大的门槛,也是最高深的壁垒。
IP之所以能变现,在于所有输出的内容对用户是有价值;其次是在内容输出的过程中赋予人格化;最后还能落脚到某一特定垂直领域,建立一套完整的闭环。
内容是第一步,要想完成引流,还需要具备多种技术,比如:文案写作、视频制作、规则解读、算法、营销心理等全方位的辅助支撑。
多渠道分发引流就代表着对互联网技术、平台已经完成了相对充分的解读,才能在极低(或者0成本)市场投入的情况下,修筑一条公域到私域的暗渠。
持续的收益,必须建立在持续的引流上。这也是为什么我常常在强调:如果想把线上变现当做长期事业来做,就必须先具备持续引流的能力。然后,所谓的产品才可以发挥作用。
再基于第一批种子用户的反馈,帮助我们迭代、优化产品。所有产品的出现,必然跟用户反馈过来的诉求有关系。毕竟,产品就是一套解决方案。
当一切都走通了之后,剩下的就是不断重复这些动作。重复也是门槛,也是壁垒。
所以,与线下比起来,线上处处有壁垒,有门槛。实话实说,互联网变现,玩的就是信息不对称。每一个信息不对称的消除,都需要具备大量的底层认知,以及一定的实操经验。
单靠某个点的突破,是很难的。【内容版权归属:深学邦刘一一,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