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井随笔】忆高考之六

又是一年高考季,又到了每年来装文青的时间
这是回忆高考系列的第六部

今年是疫情以来第一个正常的高考,三年疫情改变了很多人的人生轨迹,三年防疫看到了许多悲欢离合。头上悬着的是居高不下的通胀,是突破20%的青年人失业率,是大规模裁员,是断断续续的减薪,是大家都在迷茫的看着不明确的未来。

我一直在思考我为什么依然在写着这个系列,我并不是一个文笔好的人,大多数时候,我写下的文字都是无趣的白开水,赴美留学以后,每天的文字只剩下微信上的日常交流,渐渐忘记了初高中那种“美丽而优美”的描述,只剩下干瘪的平铺直叙和默默的讲述。翻看着去年的回忆高考记,我看到我在议疯狂的通胀,在谈艰难的就业市场,在说飞涨的石油价格,在讲远程办公还是线下工作。思来想去,今年就业市场依然是热门话题,通胀还是高攀不下,宏观的来讲这一年似乎什么都没变,或者说甚至更糟糕了。如果说去年美国的就业市场还算是略渐式微,那么今年年初就算是大规模崩塌,如果说去年的通胀算是糟糕的,那今年绝不算有明显的好转。不得不开始逐渐接受,这居高不下的通胀和疯狂的石油价格,或许就是新常态,不过与以前科技发展繁荣兴盛的新常态不同,这次的常态让人感觉疲惫与无奈。短时间金钱的缺少和购买能力的欠缺是能够通过打鸡血度过的,但长时间的忍受必将导致更大的矛盾出现。

前两年有一句话说的很有意思:互联网是集体记忆之海,个人意志之墓。互联网让属于人类的记忆得到相当长甚至永久的保存,但却同时吞噬着个体的记忆。在经历了这有些痛苦的三年,发生了太多太多,我相信属于这个时代的记忆会永久保存在个体心中,网上的种种或许能短暂的消失,但属于一代人的深深印刻已经不可磨灭。属于个体的点滴会被逐渐遗忘,但属于许多民族的烙印已经种下。期盼着这个星球上的智力生物们,在经历了这场瘟疫后,能从中吸取教训,能从中学会明辨是非,带着新的热血与期盼,带上过去血与泪的教训在这场人类漫漫旅程中继续稳步前行,在自己的数据库里,新增一条可以防备状况的备注。

在信息爆炸的年代越来越感到一种不安全感,你的地址与电话早就在网上公开,说不定就会有哪个极端的人敲响你的门,你的社交媒体时刻被无数只眼睛关注,稍有差池便会堕入深渊。在互联网的时代,人们讴歌着信息技术带来的便捷,感叹着科技速度的美妙,而在信息爆炸的年代,在人人没有隐私的今天,鲜明的独立个体的特性在逐渐被磨平,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可以量化或者可以分类的标签,当你点进软件,背后分析着你的偏好,当你打开购物网站,按照你互联网历史生成的推荐商品一点点吞噬着你的信用卡额度。ChatGPT的出现绝对是跨时代的,不得不感叹科技进步的迅速,如果一个优秀的AI获得了你的所有偏好与强弱点,那他们能做的事情会不会不仅仅是用文字回应你提出的问题?如果说,或者总会有偏好极端的人,在某一天取消了AI身上的枷锁,我们又会获得怎样美妙/糟糕的结果?

研究生两年一晃而过,不敢说学习到了什么很牛的知识,倒是学会了更多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与尔虞我诈,在这个不错的学校有着太多聪明的脑袋,每一步都可能是致命的。在这个普遍早熟,经历远比同龄人丰富的留学生群体,在这个每个人都非常独立自主的人群,没有那么多温柔美好,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猜忌与怀疑,是笑脸盈盈下的心怀鬼胎。我不得不感谢去年暑假的美好经历,让我有了一种身在桃花源的感觉,也不得不说回到学校的日子,才是让我逐渐成长的宝贵阅历。
最后附上一段文字,许久不写字,写的鬼画符,但这也算是不能割舍的爱好了。

祝高考生们金榜题名,梦想成真!
别忘了关注、点赞、转发,评论哦~
希望大家看得开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