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得了糖尿病该如何自我监测血糖?

2023-03-29 14:06 作者:儿科糖尿病李主任  | 我要投稿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的行为和自我管理能力也是糖尿病控制是否成功的关键。糖尿病患者进行自我血糖监测是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重要手段。

自我血糖监测是指糖尿病患者在家中开展的血糖检测,用于了解血糖的控制水平和波动情况。这是调整血糖达标的重要措施,也是减少低血糖风险的重要手段。采用便携式血糖仪进行手指尖毛细血管血糖检测是最常用的方法。建议糖尿病患者有条件的话,最好能配备一台血糖仪,以便更好地了解自我血糖情况,便于更好地控制血糖。

自我血糖监测适用于所有糖尿病患者。但对于不同病情的患者来说,监测频率可能有所不同。对于某些特殊患者,如妊娠期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血糖控制标准严格,为了使血糖达标、同时减少低血糖的发生,这些患者要增加进行自我血糖监测的监测频率。而一些采用生活方式干预控制糖尿病的患者,监测次数可相对少些。一般采用定期结构化的血糖监测方法。使用口服降糖药者可每周监测2~4次空腹或餐后血糖,而血糖控制差的患者则可能需要每天监测4~7次血糖或根据治疗需要监测血糖,直到血糖得到控制。

进行自我血糖监测的时间点是多样化的,切忌只监测空腹血糖水平。常用的监测时间点有空腹、餐前、餐后2小时、睡前、夜间等。对空腹血糖已获良好控制的患者可通过检测餐后血糖来了解和指导治疗餐后高血糖,以达到血糖的全面达标。对于使用降糖治疗有低血糖风险时,可测定餐前血糖或睡前血糖。在出现了不可解释的空腹高血糖时应监测夜间血糖,用于了解有无夜间低血糖后的血糖反跳性升高。自我血糖监测还可以实时个体化测量,如想了解特有饮食量或运动量对自身血糖的影响时,出现低血糖症状或怀疑低血糖时都可以进行血糖的监测。自我血糖监测监测的全面会为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便利。医生常根据空腹血糖的结果调整晚餐时或睡前的药物剂量,而需要餐后血糖的结果来调节餐时药物的剂量。

因此,自我血糖监测是血糖管理的重要部分。糖尿病患者应在充分了解自我血糖监测的意义和目的的基础上,做好血糖的监测和记录,为血糖的全面控制创造条件。


得了糖尿病该如何自我监测血糖?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