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建造师考试笔记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重点归纳
一、民用建筑分类
民用建筑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两类。
(1) 住宅建筑按层数分类:1~3 层为低层,4~6 层为多层,7~9 层为中高层,10 层及十层以上为高层住宅。
(2) 除住宅建筑之外的民用建筑高度不大于24m 者为单层和多层,大于24m 者为高层
建筑(不包括高度大于24m 的单层公共建筑)。
(3) 按建筑物所用材料分类:木结构、砖木结构、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
【2010 真题3】某住宅建筑,地上层数为八层,建筑高度为24.300m,该住宅属( )
A.低层住宅B.多层住宅 C.中高层住宅D.高层住宅二、建筑的组成
建筑物由结构体系、围护体系和设备体系组成。
1. 结构体系
结构体系承受竖向荷载和侧向荷载,并将这些荷载安全地传至地基。
2. 维护体系
围护体系能够遮蔽外界恶劣气候的侵袭,同时也起到隔声的作用,从而保证使用人群的安全性和私密性。
3. 设备体系
设备体系通常包括给排水系统、供电系统和供热通风系统。三、民用建筑的构造
1. 建筑构造的影响因素(加)
1) 荷载因索的影响
作用在建筑物上的荷戴有结构自重、使用活荷载、风荷载、雪荷载、地震作用等。
2) 环境因素的影响
自然因素包括:风吹、日晒、雨淋、积雪、冰冻、地下水、地震等;人为因素包括: 火灾、噪声,化学腐蚀、机械摩擦与振动等。
3) 技术因索的影响
技术因素:建筑材料、建筑结构、施工方法对建筑建造设计的影响。
4)建筑标准的影响
建筑标准一般包括造价标准、装修标准、设备标准。
2. 建筑构造设计的原则更多内容请与QQ:索取
1) 坚固实用
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足够的整体性,安全可靠,经久耐用。
2) 技术先进
3) 经济合理
4) 美观大方
3. 民用建筑主要构造要求
1) 实行建筑高度控制区内建筑高度,按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建筑物和构筑物最高点的高度计算。
2) 非实行建筑高度控制区内建筑高度:平屋顶应按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其屋面面层或女儿墙顶点的高度计算;坡屋顶应按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屋檐和屋脊的平均高度计算;局部突出屋面的占屋顶平面面积不超过1/4 者,不计入建筑高度。
【2010 真题4】某实行建筑高度控制区内房屋,室外地面标高为-0.300m,屋面面层标高为18.000m,女儿墙顶点标高为19.100m,突出屋面的水箱间顶面为该建筑的最高点,其标高为21.300m。该房屋的建筑高度是( )m。
A.18.300 B.19.100 C.19.400 D.21.600
3) 不允许突出道路和用地红线的建筑突出物:地下建筑及附属设施、地上建筑及附属设施
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允许突出道路红线的建筑突出物,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人行道路面上空:
2.5 以上允许突出的凸窗、窗扇、窗罩、空调机位,突出深度不应大于0.50m:
(2)在无人行道的道路路面上空,4m 以上允许突出空调机位、窗罩,突出深度不应大于0.50m。
4) 建筑物用房的室内净高:楼地面完成面至吊顶或楼板或粱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地下室、局部夹层、走道净高不应小于2m。
5) 严禁将幼儿、老年人生话用房设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
6) 架空层及避难层的净高不应低于2m。
7) 建筑卫生设备间距规定(非重点略)
8) 台阶与坡道设置应符合:公共建筑室内外台阶踏步宽度不宜小于0.30m,踏步高度不宜大于0.15m,并不宜小于0.10m,室内台阶踏步数不应少于2 级。
9) 临空高度在24m 以下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05m,临空高度在24m 及24m 以上时, 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10m;栏杆必须采用垂直杆件,其杆件净距不应大于0.11m。
10) 楼梯每个梯段的踏步一般不应超过18 级,亦不应少于3 级;楼梯平台上部及下部
过道处的净高不应小于2m,梯段净高不宜小于2.20m。更多内容请与QQ:索取
11) 烟道或通风道应伸出屋面,平屋面伸出高度不得小于0.60m,且不得低于女儿墙的高度。
【典型题型】梯段改变方向时,平台扶手处最小宽度( )。(并不得小于1.2m)
A. 不应小于梯段的净宽B. 等于梯段的净宽
C. 不应大于梯段的净宽D. 是梯段的净宽的两倍
2A311012 建筑物理环境技术要求一、室内光环境
(一)自然采光
住宅朝西外窗应采取外遮阳措施,朝东外窗宜采取外遮阳措施。
(二)自然通风
住宅的自然通风开口面积不应小于地面面积的5%。
公共建筑外窗可开启面积不小于外窗总面积的30%;屋顶透明部分的面积不大于屋顶总面积的20%。
(三)人工照明
1. 光源的主要类别
热辐射光源有白炽灯和卤钨灯,用于开关频繁、不允许有频闪现象的场所;气体放电光源有荧光灯、荧光高压汞灯、金属卤化物灯、钠灯、氙灯等。
2. 光源的选择
开关频繁、要求瞬时启动和连续调光等场所,宜采用热辐射光源。有高速运转物体的场所宜采用混合光源。
【典型题型】开关频繁、要求瞬时启动和连续调光等场所,宜采用( )。
A.气体放电光源B.热辐射光源 更多内容请与QQ:索取
C.混合光源D.短波辐射光源二、室内声环境
(一)建筑材料的吸声种类
1. 多孔吸声材料,主要吸中高频声。
2. 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
3. 薄膜吸声结构;
4. 薄板吸声结构;
5. 帘幕:具有多孔材料的吸声特性。
(二)噪声
室内允许噪声级:住宅不应大于45dB,夜间卧室不应大于37dB。三、室内热工环境
(一)建筑物耗热量指标
体形系数:严寒,寒冷地区的公共建筑的体形系数应不大于0.40。
建筑物的高度相同,其平面形式为圆形时体形系数最小,依次为正方形、长方形以及其他组合形式。体形系数越大,耗热量比值也越大。
【2011 年真题2】建筑物高度相同、面积相等时,耗热量比值最小的平面形式是(
)。
A.正方形B.长方形
C.圆形D.L 型
【2010年一级真题5】关于建筑物体形系数和耗热量比值的关系,正确的是( )。
A.体形系数越大,耗热量比值越大B.体形系数越大,耗热量比值越小
C.体形系数越小,耗热量比值越大D.耗热量比值与体形系数无关
围护结构的热阻R 与其厚度d 成正比,与围护结构材料的导热系数λ成反比。
(二)围护结构保温层的设置
1. 围护结构外保温相对其他类型保温做法的特点
外保温可降低墙或屋顶温度应力的起伏,提高结构的耐久性,可减少防水层的破坏, 使热桥处的热损失减少,防止热桥内表面局部结露。
内保温在内外墙连接以及外墙与楼板连接等处产生热桥。
间歇空调的房间宜采用内保温;连续空调的房间宜采用外保温。旧房改造外保温的效果最好。更多内容请与QQ:索取
2. 围护结构和地面的保温设计
公共建筑每个朝向的窗(包括透明幕墙)墙面积比不大于0.70;提高窗框的保温性能, 采用塑料构件或断桥处理:采用双层中空玻璃或双层玻璃窗。
3. 防结露与隔热
冬季外墙产生表面冷凝的原因是由于室内空气湿度过高或墙面的温度过低。防止夏季结露的方法:将地板架空、通风。
四、室内空气质量
住宅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活度和浓度限值为:游离甲醛不大于0.08(mg/m³),氨不大于0.2(mg/m³)。
2A311013 建筑抗震构造要求
一、结构抗震相关知识
1.抗震设防的基本目标
抗震设防目标的“三个水准”: “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2.建筑抗震设防分类
分为甲、乙、丙、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二、框架结构的抗震构造措施
框架结构震害的严重部位多发生在框架梁柱节点和填充墙处;一般是柱的震害重于梁,
柱顶的震害重于柱底,角柱的震害重于内柱,短柱的震害重于一般柱。
(一)粱的抗震构造要求
1. 梁的截面尺寸
要求:截面宽度不宜小于200mm:截面高宽比不宜大于4;净跨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小于
4。
2. 梁内钢筋配置规定
沿粱全长顶面、底面的配筋,极限不应少于2Φ12。
(二)柱的抗震构造要求
1.柱截面尺寸构造要求
(1)截面的宽度和高度,极限不宜小于300mm。(2)剪跨比宜大于2。
(3)截面长边与短边的边长比不宜大于3。2.柱纵向钢筋配置规定
柱的纵向钢筋宜对称配置。
3.柱箍筋配置要求(非重点略)
(二)抗震墙的抗震构造要求
抗震墙的厚度,一、二级不应小于160mm;三、四级不应小于140mm。
底部加强部位的墙厚,一、二级不应小于200mm;三、四级不应小于160mm。三、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构造措施
(一)多层砖砌体房屋的构造柱构造要求
1. 构造柱与圈梁连接处,构造柱的纵筋应在圈粱纵筋内侧穿过,保证构造柱纵筋上下贯通。更多内容请与QQ:索取
2. 构造柱可不单独设置基础,但应伸人室外地面下500mm,或与埋深小于500mm 的基础圈粱相连。
(二)多层砖砌体房屋现浇混凝土圈粱的构造要求
1. 圈梁应闭合。
2. 圈梁的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20mm,最小纵筋不应少于4Φ10,箍筋最大间距250mm。
【2013 真题 20】关于砌体结构构造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砖墙的构造措施主要有:伸缩缝、沉降缝和圈梁 B.伸缩缝两侧结构的基础可不分开
C. 沉降缝两侧结构的基础可不分开
D. 圈梁可以抵抗基础不均匀沉降引起墙体内产生的拉应力E.圈梁可以增加房屋结构的整体性
(三)楼梯间构造要求(非重点略)
(四)多层小砌块房屋的芯柱构造要求
1. 小砌块房屋芯柱截面不宜小于120mm×120mm.
2. 芯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b20。
3. 芯柱应伸入室外地面下500mm 或与埋深小于500mm 的基础圈梁相连。
2A311020 建筑结构技术要求
2A311021 房屋结构平衡技术要求一、荷载的分类
(一)按随时间的变异分类
1.永久作用(永久荷载或恒载):在设计基准期内,其值不随时间变化;或其变化可以忽略不计。如结构自重、土压力、预加应力、混凝土收缩、基础沉降、焊接变形等。2.可变作用(可变荷载或活荷载):在设计基准期内,其值随时间变化。如安装荷载、屋面与楼面活荷载、雪荷载、风荷载、吊车荷载、积灰荷载等。
3.偶然作用(偶然荷载、特殊荷载):在设计基准期内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而一旦出现其值很大,且持续时间较短。例如爆炸力、撞击力、雪崩、严重腐蚀、地震、台风等。
(二)按结构的反应分类
1. 静荷载:不使结构或结构构件产生加速度或所产生的加速度可以忽略不计,如结构自重、住宅与办公楼的楼面活荷载、雪荷载等。
2. 动荷载:使结构或结构构件产生不可忽略的加速度,例如地震作用、吊车设备振动、高空坠物冲击作用等。
(三)按荷载作用面大小分类
1. 均布面荷载Q
建筑物楼面或墙面上分布的荷载,如铺设的木地板、地砖、花岗石、大理石面层等重量引起的荷载,都属于均布面荷载。
2. 线荷载
建筑物原有的楼面或屋面上的各种面荷载传到梁上或条形基础上时,可简化为单位长度上的分布荷载,称为线荷载q。
3. 集中荷载
在建筑物原有的楼面或屋面上放置或悬挂较重物品(如洗衣机、冰箱、空调机、吊灯等)时,其作用面积很小,可简化为作用于某一点的集中荷载。
(四)按荷载作用方向分类
1. 垂直荷载:如结构自重,雪荷载等;
2. 水平荷载:如风荷载,水平地震作用等。
【典型题型】下列属于偶然作用的有( )。
A.地震B.爆炸力
C.焊接变形D.积灰荷载
E.台风
【2012(2)真题2】下列荷载中,属于水平荷载的是( )。
A.结构自重B.雪荷载
C.风荷载D.积灰荷载
【2013 一级真题21】下列荷载中,属于可变荷载的有( )。
A.雪荷载B.结构自重C.基础沉降D.安装荷载E.吊车荷载
(五)建筑结构设计时不同荷载采用的代表值(新) 对永久荷载应采用标准值作为代表值;
对可变荷载应根据设计要求采用标准值、组合值、频遇值或准永久值作为代表值; 对偶然荷载应按建筑结构使用的特点确定其代表值。更多内容请与QQ:索取确定可变荷载代表值时应采用50 年设计基准期。
二、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一)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
平衡条件是ΣX=0,ΣY=0 和ΣM=0。
(二)利用平衡条件求未知力
利用隔离体法求未知力
(三)结构的计算简化
1. 杆件的简化
杆件可以用轴线来表示。
2. 结点的简化
1) 铰结点:各杆可以绕结点自由转动,受力不会引起杆端产生弯矩。如:木屋架的结点。
2) 刚结点:各杆不能绕结点作相对转动,受力时,由于结点能阻止杆件之间发生相对转角,因此杆端有弯矩、剪力和轴力。
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的结点。
3. 支座的简化
对平而结构的支座一般可以简化为以下三种形式:
1) 可动铰支座:只能约束竖向运动的支座,如把梁放在柱顶上,不作任何处理。
2) 固定铰支座:只能约束竖向和水平和运动的支座,如:把屋架放在柱顶上,并与柱顶的预埋件连接。
3) 固定支座:能约束竖向、水平和转动的支座,如:柱子与基础完全现浇在一起,而且柱子的钢筋插入基础一定距离,那么柱子的支座就可简化成固定支座。
(四)杆件的受力与稳定
1. 杆件的受力形式
结构杆件的基本受力形式按其变形特点可归纳为以下五种:拉伸、压缩、弯曲、剪切和扭转。
实际结构中的构件往往是几种受力形式的组合,如梁承受弯矩与剪力、柱子受到压力与弯矩等。
2. 材料强度的基本概念
有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剪强度等。
3. 杆件稳定的基本概念
细长的压杆,承受轴向压力P,当压力P 增加 到时,压杆突然弯曲,失去了稳定,
称为临界力。临界力越大,压杆的稳定性就越好2A311022 房屋结构的安全性、适用性及耐久性要求一、结构的功能要求与极限状态
1. 安全性
结构应能承受可能出现的各种荷载作用和变形而不发生破坏;在偶然事件发生后,结构仍能保持必要的整体稳定性。
2. 适用性
在正常使用时,结构应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如吊车梁变形过大会使吊车无法正常运行,水池出现裂缝便不能蓄水等,都影响正常使用,需要对变形、裂缝等进行必要的控制。
3. 耐久性
在正常维护的条件下,结构应能在预计的使用年限内满足各项功能要求,也即应具有足够的耐久性。例如,不致因混凝土的老化、腐蚀或钢筋的锈蚀等而影响结构的使用寿命。
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概括称为结构的可靠性。
二、结构的安全性要求
1.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
建筑物中各类结构构件的安全等级,宜与整个结构的安全等级相同,对其小部分结构构件的安全等级可进行调整,但不得低于三级。更多内容请与QQ:索取
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

1. 建筑装饰装修荷载变动对建筑结构安全性的影响装饰装修施工过程中常见的荷载变动主要有:
(1)在楼面上加铺任何材料属于对楼板增加了面荷载; (2)在室内增加隔墙、封闭阳台属于增加的线荷载;
(3)在室内增加装饰性的柱子,特别是石柱,悬挂较大的吊灯,属于增加了集中荷载。
三、结构的适用性要求
(一)杆件刚度与梁的位移计算简支梁最大位移为: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影响位移因素有:
(1) 荷载;
(2) 材料性能:与材料的弹性模量E 成反比;
(3) 构件的截面:与截面的惯性矩I 成反比,如矩形截面梁,其截面惯性矩
(4) 构件的跨度:与跨度l 的4 次方成正比,此因素影响最大。
(二)混凝上结构的裂缝控制
裂缝控制主要针对混凝土梁(受弯构件)及受拉构件。裂缝控制分为三个等级:
1) 构件不出现拉应力;
2) 构件虽有拉应力.但不超过混凝上的抗拉强度;
3) 允许出现裂缝.但裂缝宽度不超过允许值。四、结构的耐久性要求
1.指结构在规定的工作环境中,在预期的使用年限内,在正常维护条件下不需进行大修就能完成预定功能的能力。更多内容请与QQ:索取
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分类:可分为1、2、3、4 级,分别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 年、25 年、
50 年、100 年
【2011 真题21】对混凝土构件耐久性影响较大的因素有( )。
A.结构形式B.环境类别
C.混凝土强度等级D.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E.钢筋数量
【典型题型】.当受均布荷载作用的简支梁的跨度增大1 倍时,其最大变形f( )。
A.将增大到原来的4 倍B.将增加到原来的8 倍C.将增大到原来的12 倍D.将增加到原来的16 倍2.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
I 类,一般环境,无冻融、氯化物和其他化学腐蚀物质作用。
3.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要求
1)混凝土最低强度等级
结构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最低必须大于C25;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混凝土最低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40. 2)保护层厚度
只需要关注一下15、25、30 三个最小厚度即可。
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40mm;当无垫层时,不应小于
70mm。
【2011 真题21】对混凝土构件耐久性影响较大的因素有( )。
A.结构形式B.环境类别
C.混凝土强度等级D.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E.钢筋数量
【典型题型】.当受均布荷载作用的简支梁的跨度增大1 倍时,其最大变形f( )。
A.将增大到原来的4 倍B.将增加到原来的8 倍C.将增大到原来的12 倍D.将增加到原来的16 倍五、既有建筑的可靠度评定(新)
1. 既有结构需要进行可靠性评定的情况: 结构的使用时间超过规定的年限;
结构的用途或使用要求发生改变;
结构的使用环境出现恶化; 结构存在较严重的质量缺陷;
出现影响结构安全性、适用性或耐久性的材料性能劣化、构件损伤或其他不利状态; 对既有结构的可靠性有怀疑或有异议。更多内容请与QQ:索取
2. 评定步骤:
明确评定的对象、内容和目的; 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
对实际结构的可靠性进行分析; 提出评定报告。
3. 安全性评定
承载力可采取下列方法进行评定:
(1) 基于结构良好状态的评定方法;
(2) 基于分项系数或安全系数的评定方法;
(3) 基于可靠指标调整抗力分项系数的评定方法:
(4)基于荷载检验的评定方法:
(5)其他适用的评定方法。4.适用性评定
适用性问题:变形、裂缝、位移、振动
对已经存在超过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限值的结构或构件,应提出进行处理的意见;对末达到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限值的结构或构件,宜进行评估使用年限内结构适用性的评 定。
5. 耐久性评定
对耐久年限小于评估使用年限的结构构件,应提出适宜的维护处理建议。
6. 抗灾害能力评定
对可确定作用的地震、台风、雨雪和水灾等自然灾害,宜通过结构安全性校核评定其抗灾害能力;
对发生在结构局部的爆炸、撞击、火灾等偶然作用,宜通过评价其减小偶然作用及作用效应的措施
减小偶然作用及作用效应的措施包括:防爆与泄爆措施、防撞击和抗撞山措施、可燃物质的控制与消防设施等。
减小偶然作用影响范围的措施包括结构变形缝设置和防止发生次生灾害的措施等。
2A311023 钢筋混凝土粱、板、柱的特点及配筋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