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反复无常的军阀:苗沛霖

2020-01-09 15:03 作者:格林机铳  | 我要投稿

                     «秋宵独坐»

手披残简对青灯, 独坐搴帏数列星; 

六幅屏开秋黯黯, 一堂虫语夜冥冥。 

杜鹃啼血霜华白, 魑魅窥人灯火青; 

我自横刀向天笑, 此生休再误穷经。 

这首诗最后那一句"我自横刀向天笑"比谭嗣同的那句早了几十年啊。而这首诗的作者风评不太好,他还被人冠上了个中国第一个军阀的称呼。

苗沛霖,安徽凤台武家集人,生于清朝嘉庆年间,上面那首«秋宵独坐»是他在自己不得志时所创作的。他家是一家贫农,吃不饱穿不暖,他是一个读书人,一直想着金榜题名那样就能改变命运光宗耀祖,在他30岁那年,考中了秀才,成了一个生员。不过家庭依旧贫困,这次考上秀才后他貌似就没再取得什么功名了,恰巧当时太平军起义还有捻军这些乱子,他干脆去捻军首领张乐行那里,他一到张乐行那里人家对他礼遇有加,毕竟打天下又不是全靠蛮力,有一个读书人来投也不是什么坏事,虽然张乐行是想留下他,但是苗沛霖看不上这群捻子,他又去清军那边的寿州知州金光筯那里去了,大谈治兵,还说要自己担个团练练总。

配图与内容无关

不过清朝廷这边缺他这一人吗?不缺,金光筋这边手下从科考出来的又不是没有,所以对这位高谈阔论的读书人金光筋直接拒绝,被拒绝的苗沛霖并没心灰意冷,反而是跑到家乡说什么练民团之类的,当然,没什么人听,于是他又窝屈在家当了三年私塾教师,这时候也就是1856年了。这时候捻军已经逼近这里,那些地主拿银子练的团练被捻军击败,这时候他又看到希望又开始说他那套练兵、筑寨,这次那些地主乡绅拿大笔银子让他组建他的苗家军,他根据朱元璋的发展方略改出自己得方略:“高筑寨,广积粮,先灭贼,后称王”他把武家集各村镇变成了一座座堡垒,连捻军也模仿他这套开始大肆修建寨垒。

由于施行方略正确,苗沛霖在四年时间中就发展为一方势力,手下数千寨垒跟十几万民团武装。由于他在这时结识了满清一些权贵他便投靠满清官居二品。

1860年,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法联军10月13日攻陷北京,咸丰仓皇出逃,胜保急忙致信于苗沛霖,敦促他率精锐赶紧北上勤王。苗沛霖回信上是答应,但是他并不是这么想,他没带领兵马北上勤王,而是认为自己崛起的机会来了割据一方搞了个天顺王国出来。但是后来联军退去,清王朝还没到入土的时候呢,于是他马上又重投清军不当这个军阀了,刚刚反正的苗沛霖为了把来此负责防务的湘军挤出淮北,唆使部将王金魁对驻扎颍州的湘军寻衅,王金魁杀死湘军采樵兵勇九人,12月1日,又唆使李万春部杀死湘军樵勇三人,掳去七人。曾国藩倒是没跟他去计较什么,主动奏请撤出寿州、正阳防区。不过主要是为了不与僧格林沁的不合,估计要不是看这位僧王的面儿上,湘军那边非干苗沛霖个鸡飞狗跳。

配图与内容无关

1861年2 月,苗沛霖派部将王金魁与宿敌张乐行、龚树德捻军达成谅解。之后又太平天国的与陈玉成部联络。并向太平天国表示愿意“蓄发”归顺。太平天国就封苗沛霖为“奏王”,并借口“寿州擅杀案”围攻寿州,6月间,被困寿州城中的安徽巡抚翁同书将与苗沛霖有隔隙的徐立壮处死,孙家泰监禁。苗沛霖这下没了出兵借口,只能撤围。翁同书又上奏朝廷为苗沛霖开脱,清廷就责令苗沛霖“带团立功”。

数月后苗沛霖又以还有其他清军将领参与了“寿州擅杀案”为由重新兵围寿州。于十月底攻破寿州,俘获翁同书等大吏。次年1月,苗沛霖汇合张乐行部捻军,马融和部太平军联合进攻颍州,将安徽巡抚贾臻困在城中,苗沛霖这次可不是真心抗清,他不过是想在这几者间壮大实力,3月清军大军云集皖北,苗沛霖就又转投清军大臣胜保。胜保上奏朝廷为其开脱,苗沛霖为表示诚意与清军里应外合大败太平军与捻军联军,张乐行要不是有部下掩护恐怕已经成了清军阶下囚,张乐行突围一事让清廷大为恼火,指责苗沛霖是暗中通敌。为平息清廷对自己的不满,苗沛霖又盯上陈玉成。他遣人给陈玉成送信,在信中苗沛霖承诺,英王如能到寿州来,他本人与旗下人马愿听英王指挥。陈玉成明知此时苗沛霖已经倒戈于清军却还认为自己能让他重新回头。

突围后,陈玉成没有听进部将忠告,执意率部北上与苗沛霖会合,结果陈玉成一到寿州就被苗沛霖手下围住,陈玉成及导王陈仕荣、从王陈德漋、天义陈聚成、陈安成、梁显新等太平军将领被苗沛霖捕获。苗沛霖捕获这位太平天国的英王后将其移交给清军以平息清廷怒火。

这之后太平天国和捻军都被清军压下,苗沛霖日感末日临近,就在清廷逐渐空出不少闲档时,苗沛霖居然举起反清大旗了。在太平天国捻军闹的欢的的时候他一直左右摇摆,现在基本都平了你又开始反,结果就是苗沛霖手下人马被清军击败,本人也战死蒙城,横行淮北十多年的苗家军头领一死瞬间土崩瓦解,灰飞烟灭。


反复无常的军阀:苗沛霖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