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下行,GDP增速放缓,该如何拯救民营企业?
近年来,我国经济面临着国内外多重压力,经济增速放缓,市场需求不足,生产要素成本上升,企业经营困难。在这种形势下,民营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遭受了较大的冲击和挑战。
民营企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它们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以及90%以上的企业数量。因此,如何拯救民营企业,不仅关系到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也关系到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和谐。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
为了支持和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23年7月19日发布了《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一份干货满满、含金量高的顶格文件,向全国1.18亿户个体工商户、5000万户民营企业派发了“定心丸”。《意见》提出了31条针对性强的举措,回应了市场核心关切以及痛点、难点,这些举措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也就是加快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持续破除市场准入壁垒;完善市场化重整机制;完善政府诚信履约机制;加强监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等。
二、加大对民营经济政策支持力度。这意味着完善税费优惠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中小微企业在债券市场融资;完善拖欠账款常态化预防和清理机制;加强金融服务;加强科技创新服务;加强人才培养服务;加强国际市场开拓服务等措施时不可待。
三、强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要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合法经营;依法保护民营企业知识产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重组等。
四、着力推动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市场经济应加快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鼓励民营企业加强自主创新;鼓励民营企业提升绿色发展水平;鼓励民营企业提升品牌建设水平;鼓励民营企业提升管理水平等。
五、促进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这就是要正确引导和教育民营经济人士,包括个体工商户经营者、民营企业家等,让他们能够在市场竞争中有更多的责任和担当。
《意见》为我国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提供了一个顶层设计和行动指南,也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