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追踪荧屏 | “江竹筠”该读什么

2023-08-21 13:26 作者:咬文嚼字杂志社  | 我要投稿

◎陈增杰

       中央电视台第3频道2008年4月10日晚间现场直播第13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民族唱法单项决赛第一场,文化艺术知识考试中有道题目是提问歌剧《江姐》中江姐的原型叫什么名字。歌手答不出,评委徐沛东点评时说:“叫江竹jūn,又叫江竹yún。”

       革命烈士江竹筠,由于小说《红岩》、歌剧《江姐》等的传播而广为人知,深为人们所敬仰。但“筠”字该读何音?有人读jūn,有人读yún,莫衷一是。所以徐沛东先生兼容并蓄,把两种读音都念了。不过这样一来,更让人糊涂。

       笔者认为,江竹筠的“筠”应该读yún,读jūn是不对的。

       检诸辞书,如修订版《辞海》和《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筠]下均列读音二:一读yún;一读jūn。但这异读的二音意义是不同的。(一)音yún。竹的青皮,竹子。《礼记·礼器》:“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郑玄注:“筠,竹之青皮也。”(二)音jūn。用于地名,筠州(属江西省)、筠连(属四川省)。江竹筠,“筠”与“竹”连在一起,自然是“竹皮之美质”这一义蕴,故当读yún ,这样才符合取名“竹筠”的本意。

       其次,以古例为证。晚唐著名诗人温庭筠,他的名字流传中有不同写法。庭,《新唐书》卷九一《温大雅传》附作“廷”;筠,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四作“雲”,其书云:“温庭雲,字飞卿,或云作‘筠’字。”庭,或作“廷”;筠,或作“雲”:都出于同音借用。这说明温庭筠的“筠”是读yún(与“雲”同音)而不读jūn。笔者在高校授中国古代文学课,曾援此为证,明确“温庭筠”的读音。

       第三,作为本文的余论,附带说一下作为地名“筠”的读音。筠音yún,见于宋元明清诸韵书,如宋《广韵》为赟切,宋《集韵》、元《古今韵会举要》于伦切,明《洪武正韵》于分切,切成今音yún。而jūn之音读,上述诸书均不载,清人所编搜集音切最广的《康熙字典》亦无收列,可见这是比较后起的音读,而且还有些疑点。因作为这一音读的重要举证古地名“筠州”,其实并不读jūn,而是音yún的。证据有二。其一,诸辞书都说筠州“以地产筠篁得名”。筠篁,丛竹也。其地既以筠竹得名,自当读以本音yún。其二,据史籍,唐武德五年置靖州,武德七年改筠州,宋宝庆初改名瑞州。改名之由,《宋史·地理志四》载明:“本筠州……宝庆元年,避理宗讳,改今名。”这是说,“筠州”的“筠”,因与宋理宗赵昀的尊名“昀”(音yún)同音,为避讳故改州名。很明显,筠州的读音是yún而非jūn,否则就不存在避讳的问题了。诸辞书将筠州列于jūn的音读下并作为举证,显然错误。修订版《辞源》“筠”字只标一音yún,“筠州”“筠连”均读为yún,当是经过考虑的。

       (本文刊于《咬文嚼字》2008年第7期《追踪荧屏》栏目。)



追踪荧屏 | “江竹筠”该读什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