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膜转运蛋白与小分子物质的跨膜运输

2022-10-29 19:01 作者:0De-絕对值  | 我要投稿

    细胞内外各种离子浓度的维持有助于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如动作电位的产生需要胞外高钠、胞内高钾;钾离子也是mRNA翻译所需的物质;此外,钾离子还是致痛物质之一,细胞坏死释放内容物时,胞内高浓度的钾离子进入内环境,会激活伤害性感受器引起痛觉。

    细胞膜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骨架,对大多数物质高度不透。物质跨细胞膜的运输需要膜上转运蛋白的参与。转运蛋白分两种: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

     载体蛋白通过与溶质(待转运物质)的结合和构象的改变完成转运,它们具有一些酶的特征,如只特异性转运一类分子、可被抑制剂抑制、活性随环境改变(如pH、温度)而变化,因此也称为通透酶。它们有的可以水解ATP进行逆浓度差的转运(主动运输),有的可以顺浓度差转运(协助/易化扩散)。Na+/K+泵是其典型代表。

    通道蛋白通过在质膜(即细胞膜)上形成通道行使转运功能,不与待转运物质结合。因此通道蛋白对待转运物质的选择性不及载体蛋白。通道蛋白与载体蛋白相比转运效率高,转运速率没有极限。通道蛋白不是一直开放,电学、光学、力学、化学环境的改变,可引起它们开启或关闭(电压门通道、光敏感通道蛋白、应力激活通道、配体门通道)。


    小分子物质通过细胞膜,除了通过转运蛋白的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的方式以外,还可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磷脂分子具有极性头部和疏水尾部,在膜上形成疏水区域,故疏水分子如气体分子和脂类易以自由扩散通过质膜。

磷脂分子的结构(图源网络,侵删)

    协助扩散(易化扩散)是指由转运蛋白参与且不消耗能量(ATP)的转运方式。主动运输与其区别在于后者要消耗能量或利用其他溶质的浓度差。

    PS:对于被动运输的概念,高中人教版教材与翟中和《细胞生物学》表述有出入。高中教材将被动运输定义为不需要额外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包括自由扩散与协助扩散;而《细胞生物学》上被动运输专指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是载体蛋白介导(参与)的消耗能量进行的逆浓度差的转运方式。ATP驱动泵直接利用水解ATP提供的能量进行转运(能量偶联的化学反应);协同转运蛋白利用另一溶质的浓度差进行转运,即消耗另一溶质的浓度势能。而这“另一溶质的浓度势能”根本来源还是ATP参与的转运过程。此外,细菌中还有由光提供能量的光驱动泵。

   

(本文根据翟中和《细胞生物学》和高中人教版生物学教材自行整理而成,如与教材有出入请以教材为准)

膜转运蛋白与小分子物质的跨膜运输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