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只是在意孔乙己的长衫吗?
关于最近要求找工作难的“孔乙己”脱下长衫的问题引发了网友的热议,但脱下那身长衫真有那么难嘛?我可以说确实挺难的,而且我有发言权,毕竟在十年前就已经脱下长衫了。我并不想说个人经历了什么,个例无法代表普遍;我只想说,那件长衫代表了什么,代表知识、文化。 在鲁迅的孔乙己世界里有一群长衫客,这群长衫客从没露过面,他们是悠闲地坐在包间里喝酒的一群人;他们代表文化、金钱和…,是不为人所知的一个群体。 在柜台前是站着喝酒的短衣帮,我许久没有再读过《孔乙己》这文章了,但我知道柜台前站着的人都是那个意思,他们除了一身体力和好身体外什么也没有。 而掌柜是站在柜台后的人,他和短衣帮之间的买卖充满了不信任,短衣帮不注意他就会在酒里掺水;所以每当买酒,短衣帮总是死勾勾地盯着舀酒的整个过程。 孔乙己是唯一一个站着喝酒的长衫客,他站在柜台前和短衣帮混在一起显得格外突兀,每当他说着那些之乎者也总能引起哄堂大笑,这简直是笑话一般的存在。 但,隔壁的长衫客就不之乎者也那么说话了?不知道有没有人注意到,他们并不会被他人私下里嘲笑,而且隐约是被短衣帮所敬重的一群人。 当我们在某一领域里专研极深,在社会上谈论我们的专业知识时,我相信大部分人是听得一知半解的,所以不乏有行外人会提出质疑和表露嘲笑;特别是你在这个行业里还并未是权威的时期更为艰难,特别是在网络上就算你已名声在外也会被质疑。 孔乙己这不就是连上岸都没有的现代学子吗?空有文化、才华却无处施展;但他的长衫真的有用吗?还不是被短衣帮所嘲笑、戏弄, 什么有用?让我们看看隔壁的长衫客,他们有的而孔乙己没有?因为有那些东西,就算长衫客脱下代表文化和知识的长衫,他们还是一样会受到短衣帮的敬重。他们甚至都懒得拿起代表文化和知识的另一物件—笔墨纸砚,让孔乙己代笔、抄书…说到这里,是否事曾相识?把自己的成果让给他人以求得接下去毕业什么的顺利。只是孔乙己直接将科研器材和研究成果全部拿走贱卖了…当然这是偷,偷是不好的,所以这比喻不恰当。 或许有人会觉得孔乙己顽固不化、迂腐,但全文也只有他敢于和长衫客叫板,这不和现今的学子很像嘛?只有文化和知识才会让人觉醒。 既然长衫后面的东西才是重要的,那为什么不分一点给短衣帮呢?
另有人觉得孔乙己以窃换偷的辩解很可笑,可在那个时期,偷一般用在偷人等更为不光彩的事情上面,多谢网友在这方面的科普。 还有就是觉得孔乙己好吃懒做,但其实这人已经年过半百,在那个时代能活到50已经很稀有,更不用说花了大半辈子读书突然科举就停了;在享清福的年纪却只能只身一人苟活,孔乙己算是没机会翻身了,他没有年轻健康的体魄只能靠写字挣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