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失眠夜电台

最近几个月,晚上总是听着电台入睡。
与这个复古兴趣的奇妙重逢,缘自最近的怠惰作息。
今年上半年,因为疫情,我几乎没上过班。整学期都是网课,每周两节历史,和同事各一节。于是这三个月又成了寒假的现实加强版。本来颓废而堕落的假期生活方式,也一直延续到现在,比如每天哪怕躺下了,不熬到两点也不睡觉。
反正白天也无事做,大不了午后上完课找补找补再来一觉。可是白天睡饱,到了晚上更睡不着。
久而久之,我发现自己好像失眠了,但又没完全失眠。因为本该睡着的时候,却不想就这样入睡,也不是那么困。结果稀里糊涂拖到窗口天空从深邃的幽蓝变幻成剔透的宝蓝。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我忘记了该怎么睡着。
于是在试了各种手段——听ASMR,软体操,喝牛奶,泡澡,数羊……在这一番写作努力读作折腾的手忙脚乱之后,天已经大亮,太阳都出来了,只能起床,哈欠连天地写东西和备课。

其实从小我就不喜欢睡觉,除非困得不行,支撑不住,这才糊里糊涂睡去,但那已经不是睡觉而是昏迷了……
因为我觉得睡着以后的自己是孤独的。
人在睡着的那一刻,他便是彻底孤独的,和这个世界暂时失去了联系。在这一刻他不属于任何地方,只能任凭精神里的自己在梦与现实,昼与夜,此方与彼方的狭间游荡。
这份感觉让我每当要睡着的时候,都会感到些许恐惧,如同堕入看不见底的深渊,如同被巨大的鲸鱼吞进肚子里。
但正因如此,我也莫名期盼有这样一个声音,即便闭上双眼,眼前只有无边的黑暗,却依然能让自己保持着如蛛丝般纤细的,和这世界的微弱联系。
就这样,我想起以前听过的广播电台。
现在听电台也很方便,平板上下载一个APP,全国各地乃至海外的节目都能收听。
于是又一个不眠之夜,我点了开想听的广播,后台播放,然后……
闭上眼睛。
听着电台节目,我居然稀里糊涂地睡着了,而且一觉到天亮。醒来时,午夜栏目已经换成了早间新闻。
这里面有什么声学或神经学原理,交给科普栏目去探究吧,今天只是想说说失眠和电台的种种。
听电台并不是什么新兴趣。小时候家里就有一台能放磁带CD,也能调电台的音响,听老人说我一哭闹就给放电台,这是唯一让我能静下来的方式。
后来电视节目逐渐多样,第八艺术的视听盛宴名不虚传,再往后网络愈加发达,更没多少人去听这东西。如今重拾这个兴趣,也至少有二十多年的间隔了。

我听电台,大多时候都在午夜十二点以后。这时的节目和其他时段略有不同,也就是所谓的“午夜电台”了,这个词总给人一种莫名的安心感和神秘感。
午夜时分,广播电台的节目大部分都是偏于“静”的,就连谈话类栏目也一股“秉烛清谈”的感觉,把柔声细语通过无形的电波,透过幽深的夜色,向收音机这端的听众娓娓诉来,陪伴无数失眠的人,在夜海浮沉中寻一处可以休憩的港湾。
但有一点可惜的是,不少地方小台并没有午夜档,一到半夜十二点后不是广告就是没声音了。想来也是,除了我这种神经兮兮不睡觉的人以外,基本没谁大半夜守着收音机,工作人员也要休息休息,准备第二天的放送。
说到这儿,我想给读者朋友们推荐几个常听的电台,如果对广播电台有兴趣,不妨试着听听看:
CNR中国交通广播(调频:FM99.6)。这是国家级别的交通台,中央军嫡系,势力雄厚,好节目很多。记得凌晨四五点钟还有《汽车相声大会》,偶尔早起可以听这个准备早饭;
CNR文艺之声(调频:FM106.6)。不少省市有专门的文艺台,但个人还是最喜欢听中央的文艺之声。每天半夜十二点到两点的《午夜书场》专门播送名家名作的有声小说版,我常听这个入睡,喜欢听书的朋友不要错过;
交通台。不管中央还是各省市,交通台一直都是我心目中的最佳电台。其中我大吉林的交通广播(调频:FM103.8)当数个中翘楚。平时坐出租通勤,经常在车载广播里听这个台的节目,比如畅行早高峰/畅行晚高峰,晚上睡不着还可以听听《麦克疯了》的重播,这在我心中一直都是最好的谈话类栏目。
CRI南海之声(调频:FM89.1)。听南海之声,我是专门冲着《南海圆桌派》去的,前半段国内外新闻没多大意思,网上也不是不能看,而后半段的人物访谈就有趣多了,主持人声音很好听,很适合睡前听听。记得前段时间听到过保护河狸志愿者的访谈,印象很深。
CNR老年之声(调频AM1053)。从名字上看就知道这是给老人家听的广播,但要是因此就觉得不适合年轻人去听,进而忽略它,那可就错过了真正的助眠良药。
老年之声每天夜里十一点都会播出《伴你入眠》,配合着轻音乐由人声进行放松与睡眠导入,之后还有助眠的轻音乐和白噪音,这对于辗转反侧的人来说,不可谓不是一剂适口的良药。
除了精彩的节目,我更喜欢听那些电台的……主题曲?背景音乐?就是把“XX之声”唱出来的那个,听歌识曲搜不到,也没有特别发售的CD专辑,却有一种特别的韵味儿。
要是能有同好专门收集这些,整理成音频素材就太好了。

这里特别说下,我听电台其实没有固定的习惯,就和平时看书一样,并没有专门的计划,东翻翻西看看,能遇上便是有缘。常听的那几个也只是作为最后的备选,大部分时候都跟碰运气似的,碰到中意的节目就多听听,不合心意就换一个。
也许有人会说既然这样你为什么不去专门听相声,听情景喜剧,或者刷刷短视频,何必像撞运气似的在电波的海洋里捞针呢?
这就要说到听电台最令我着迷的地方,曰:期待,也就是那种不期而遇的感觉。
听着不同的电台节目,就像在经历一次次邂逅,感受不同地方不同节目的不同趣味所在,每次点开从未听过的电台,都是一次新的期待。
而和好节目遇见,更是一期一会,错过便只好等下回有缘再见,这反而更加让人珍惜与期待了。
正因如此,电台广播独到的魅力才会在黑夜中绽放温暖的光辉。
没有画面,才有思绪飞驰的余地。跨越这漫漫长夜,让心随着遥远的电波跳动,让脑海同调那些频率,展开想象的驰骋,直到奔向那梦里。

最后,听电台的氛围也值得单独谈谈。
首先,外头最好是雨雪天,下得越大越好。不知为什么,这种天气总能催人入眠,或者说让心里萌生出一种别样的安全感。
这时已是深夜,将床头柜上的收音机调到常听的频道,纯音乐或者人声栏目,把被子或者毯子簇成一个“窝”,自己像小婴儿一样缩在里面,房间里留一盏不是太亮的灯。
在这仿佛被世界遗忘的角落,我既是孤单的,又是无比安全的。
这里是只属于一个人的避难所,窗外的风吹雨打始终未曾停歇,而这里,我的被窝,纵使它不可能永远保护我,至少在这个夜晚,它接纳了我,连同一整天积累下的疲惫,都在其中慢慢消化,作为养分滋润着睡意。
间或听到隆隆的列车鸣笛,在夜的沉寂中孤独地鸣响,把同样孤独的思绪,同旅者的离愁或归心,一同寄往远方。
这时,收音机里栏目依旧如约放送,又让我好像还和这个世界保持着某种神秘的联系。
时光,在这一刻也是慢的,把留在由纯粹幸福与温馨填满的长夜。
无数和我一样不愿就这样在死寂中睡去的人,或许也正聆听着某个声音入眠,他们,又在想着什么呢?
我们,沉沉睡去。
如同暗海隐现的渔光,每一点都有它的温暖。
亦如迷航中寻找的那束光,导它驶进泊船的母港。
写到这里,时间也已然不早。泡泡澡喝杯酒,也该睡了。
那么今夜,又会是哪个频率、哪个声音,引我入眠呢?
5月29日凌晨·雨
书于忘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