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一只非典型ENFP的自述

2022-01-21 02:54 作者:超高校级的心理委员  | 我要投稿

大家好,我是超高校级的心理委员

最近,在写各种人物分析文的时候,发现b站一堆玩MBTI的。

正好最近写文章写累了,所以就写点儿没啥用但是自己想写的,在此自曝一下自己的mbti。

首先讲一下我自己对MBTI这套理论的看法:这玩意儿,中看不中用。

从心理量表的角度上讲,信度和效度都不行,实用性也就那样。

这套东西之所以广为流传,是恰巧解决了一些国家(不是我搞针对,我是真忘了是哪儿)突发的就业问题。

创始人学心理的,结合荣格心理学原理,做个有模有样的测试,把人格分成四个维度,把人分成4x4==16类,每一类对应一个职业推荐表。

具体职业推荐表啥样子,给大伙儿瞧瞧。

总的来说,误测很容易,我第一次测搞了个INTJ给我,网上一查是号称最nb的人格,好家伙,直接起飞。

后来还测了一堆奇奇怪怪的类型,啊,intp,infp,infj……

虽然都是n,但是这玩意儿对N的判定过于草率,我现在也不敢打包票说自己的Ne或者Ni就一定有多厉害。

而且把复杂的形形色色的人分成这16种,到底科不科学,啊,文末再讲。

先讲讲我作为ENFP(追梦人/公关型)的一些天赋啊,后面再讲讲弊端,看完弊端之后你们就会觉得宁可不要这天赋。

首先,演讲与口才。不能说一定把自己吹得怎么样(说实话,不喜欢吹牛,有一说一),演讲天赋绝对是给定的。

先讲小学吧,幼儿园的事儿谁记得。

我们那小学个个都是人才,讲话又好听,我的天分不咋显眼。不过在四年级,倒是被老师推荐去当主持人。

这个老师很有意思,为了培养我们的竞争意识,安排了三个男主持人,最终只选一个。

我们每个都整挺好的,该排练排练。

到了要竞选的的时候,让每位主持人上台讲话,类似于演讲搞选票,让同学决定谁留到最后。

重点来了,在台上,老师问我:“请问你为什么当主持人呀?”

给一般孩子肯定说什么“勇于尝试”、“我有能力”或者“为班级争光”之类的。

我当时直接说:“老师叫我当,我不就当咯。”

好家伙,直接祭。

这孩子,打小就佛系。

真正发现所谓演讲天赋,是在中学。

各种班级内演讲活动,啊,别人都推来推去,上去了完全放不开,这是正常人。

像我初中第一次演讲,各种临场发挥,自己做的ppt也是各种发散思维(Ne石锤),从学习成绩讲到热力学第二定律,又扯回思政课的知识点。

当时中学的班,普遍成绩不太高,我一个小学摸鱼的到了这儿就成班里的大佬了。

再加上口才加持,虽然肚子里没啥货(不爱看时政新闻),但是总给人一种博学感。

到了大学,演讲的事儿都是推给我干的。

无所谓,我也乐意,他们社恐累死累活做PPT,我也懒得做,就动动嘴皮子,挺好的。

然后,一定的社交能力。


首先纠正个误区,ENFP不一定是交际花,有可能是看似安静的,比如我哈哈哈。

小学和初中,我上课都是捣乱的。

不是故意,主要是容易跟旁边人聊嗨。

不管是谁,或高冷或学霸,跟我做同桌就只有上课讲话的份儿。而且还不是我去主动聊,是人家就想跟我聊天儿,也不知怎地。

然后就被点名批评。批评完照旧,后来就给安排在讨厌我的人旁边了,唉~

小学更甚,直接把我座位怼到讲台旁边,搞个头等舱,没人跟我做同桌。

然后,成绩丝毫不影响。

毕竟主Ne,上课日常神游,讲话或不讲话着实没影响,该好的还是好,该烂的还是烂。

优点说得差不多了,聊聊缺点。

老实讲,所有缺点几乎都是Si劣势引起的。

首先,路痴,重度路痴。

这个属性放动漫里还挺可爱的,放现实中简直苦不堪言。

出去玩儿朋友带路,大学日常迷路,稍微多几个岔路口就开始懵,走了几次还是不会。

因为导航有些时候不准,所以每次大家都担心我迷路,集体活动不敢落下我一个,真是太感动了。


然后,有但不完全有的耐性。

小时候经常被夸有耐性,看书可以看很多,作业写得也很认真啥的。

老实讲,就我现在而言,写作业、学习和上课全都是兴趣导向(Fi引起的?)。

只是碰巧还没遇到某个专业课是我不感兴趣的罢了。

像我们宿舍的一个ISTJ,不想学的科迫于压力,也会学得很认真。

有时候还是挺羡慕的,但是我真的是,不想搞的事情逼着我弄我只会心理抵触和反感。

上高中也是,如果学习的内容我感兴趣,假期可以预习半本物理书。

学的东西要是不感兴趣,议论文书信格式啥啥啥的,还有背诵,我连古诗默写题那6分都可以不要。

像我高二ESFJ(她也不典型)的同桌,对于学习的认知就是“为了以后能做喜欢的事儿”。

我第一次听还觉得很诧异,啊?学习不是,就是为了学自己想学的东西吗?

后来想想,有一说一,在应试教育大环境下,她这种想法才是正常人的想法。

好了,最后回归标题,为什么我会把自己归为一个非典型的ENFP。

首先就是,我之前测出来的类型,给我安排的各种奇奇怪怪的职业,根本不适合我。

看看第一个INTJ的结果:首席财政规划师,战略规划师……

看都不用看,我自己的桌面都规划不好,还战略规划师,pass。

看看第二个INTP的结果:物理学家,科学家,理论家……

哈?我这智力水平虽然不低,但是也没高到那种程度呀,pass。

看看第三个INFP的结果:社会工作、哲学家、作家……

有一说一,还行,我正好喜欢写作。

但是当我真正遇到INFP(我的最好的朋友之一)之后,我逐渐陷入沉思:这忧国忧民的,确定跟我一个类型?

后来经过深刻内省,我认为我对外界评价还是非常在意的,虽然心理能量来源可外可内,但是这种佛系、这种乐观,我觉得抛开没有被社会毒打外的因素外,应该是ENFP没错了。

再加上因为公众发言不胆怯,社交主动性普遍高于内向型,还被舍友调侃“社交牛逼症”,我觉得我应该算一个小E。

之所以测出内向,主要是懒,喜欢宅。

后来我也测出了ENFP,看了看职业推荐,简直了,我最想干的所有职业几乎全在里面,可把我高兴坏了。

好,最后讨论一下MBTI科学性的问题。

综合我所有的心理学认知,我觉得MBTI采用的一种“二分法”过于草率,16型人格也过于极端,级大多数人是卡在中间的。

这个理论有点像是用荣格八维的各种人格功能,通过某种排列组合方式,整合出16种典型的极端人格,来最快地解决就业问题。

但是这个世界并不是走极端的,这个世界是正态分布的。

好比最简单的E(外向)和I(内向)的问题,世界上并不是一堆外向的,一堆内向的,一点点卡中间的。而是大多数都像我这样卡中间的。

说这么多,那MBTI是不是没用?

我个人认为,这个理论不至于一点用也没有,除了好玩儿和文学创作设计人物以外,对职业是有一定帮助的。

虽然容易误测,但一旦搞清楚自己是哪一种倾向,很多天赋和特质都可以得到解释,而后续的能力培养和就业方向也会有所清晰。

简而言之,把MBTI当个工具,不要当个圣经来信,也不要给自己设限。

什么叫自我设限,就好比我认准我是enfp,si劣势,那我就觉得自己肯定学不好工科,肯定得哲学社科心理学。

别,千万别。这种理论应该是让你探索自己正向的可能性(比如,啊~我适合当HR~考证安排一手!),而不是给你拿来限制自己用的。

最后,附上一个MBTI官网测试链接,祝大家都能做自己想做的工作,过上自己想过的日子。

免费的人格测试,类型描述,关系和职业建议 | 16Personalities




一只非典型ENFP的自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