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OR3-EPXD:帝权

2023-06-03 23:06 作者:最后的河川  | 我要投稿

OR3-EPXD:帝权

 

        2024年7月4日,美利坚帝国的共和派在刺杀皇帝未果后,决定立即进行起义。按照他们的设想,只要他们公开打出恢复合众国的旗号,必然能够以摧枯拉朽之势摧毁帝国的统治。无论如何,这片土地上的公民们向往自由,而代表着旧时代的帝国——仅以这个称号而言,它确实继承了一些不属于这个新时代的遗产——总有一天会被历史淘汰。

        重新升起星条旗的共和派主要分布在北方的五大湖区、新英格兰地区,此外西海岸地区也成为了共和派和帝国激烈争夺的地区之一。恰逢帝国军主力部队被牵制在墨西哥和中美洲,此时可谓是共和派夺取胜利并彻底打垮帝国的天赐良机。不仅共和派和他们的潜在外国盟友对此保持着乐观,连帝国军也产生了即将大难临头的错觉。许多留在后方的帝国军预备役部队指挥官见势不妙,干脆直接投靠了共和派并升起星条旗、宣布脱离帝国而自治。到7月末,北部的共和军几乎和西部共和军会师,自新英格兰南下的共和军则正在迅速逼近纽约和华盛顿。

        然而,就在胜利向着他们招手时,共和派的内部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冲突。实际上,成分复杂的共和派各个组织之间的矛盾并不比他们和帝国之间的矛盾更小,能够让他们团结起来共同对抗帝国的仅仅是【共和派】这一共同身份,眼下形势似乎有利于共和派,大部分指挥起义的领袖都相信帝国的失败只是时间问题,于是他们迅速地将目光投向了身旁的战友。比起将死的帝国,这些打着同一个旗号却心怀鬼胎的同伴才是他们真正的对手。

        外界新闻报道无从对内讧的详情进行追踪,只有一些来自不同国家相关外交人员的谣言能够隐约证实共和派当中的两大主要派系之间形成了对抗性的斗争。毫无疑问,他们不仅要打败帝国,更要避免下一个帝国诞生。每一个共和派领袖都有自己的观点,他们期盼着新生的合众国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平稳地运行下去——与此同时,他们对别人的理念冷嘲热讽,并无一例外地把反对观点称为培养下一个帝国的温床。

        如果共和派能够一直保持着总体优势,这种争吵或许只会停留在纸面上。但是,到了2024年8月,匆忙地从南方的墨西哥撤回本土的帝国军投入到了战斗中,这些在对抗游击队和大东合众国的特种部队中成功地把自己锻炼成了杀人机器的老兵毫不犹豫地对着同胞举起了屠刀,共和派以民兵、预备役部队和少数原帝国军野战部队组建的共和军接连遭遇失败。

        当新英格兰地区的共和军被切断了五大湖区友军的联系后,许多共和派领袖意识到他们必须结束毫无意义的争吵并建立能够对所有事务进行最终有效决策的新机构。不幸的是,有着不同支持者的两大主要派系彼此之间势均力敌,谁也无法说服另外一方。终于,在2024年8月15日,背后受到俄国支持的共和派悍然宣布不再听从合众国的指挥,转而以北方地区的共和军建立了【美利坚联盟国】。

        对共和派的事业而言,这是彻底的灾难;对帝国来说,这是把共和派的【叛徒】、【反贼】分别歼灭的绝佳机会。于是,帝国军将新的进攻目标确定为联盟国,迅速地收缩着北方的包围网。

        曾经忠诚地支持着帝国和皇帝陛下的士兵们不会忘记帝国建立的第一年发生的短暂叛乱,那场由共和派中的激进派系掀起的起义甚至没有得到其他共和派的支持(共和派的主流意见相信这些激进派会让他们的理念受到污染),因此迅速失败,成为了仅具备象征意义的第二次南北战争。那么,眼下的第三次南北战争,就该是彻底清算这些叛徒的时候了。是皇帝陛下和帝国在保护着公民的自由,既然共和派不惜接受外国的支持也要捍卫他们那可笑的理想,被以叛徒的名义埋葬就该是他们的下场。

        用目前仍在为帝国军情报部效力的库尔茨上校的话来说,帝国军倾向于把共和派的支持者认定为一种和他们自身完全不同的物种。

        “当你刻意地忘记你的敌人和你一样也是人时,就可以更加放心地采用高效而无情的手段了。”

        情报部需要做的事情有很多,比如仔细地甄别帝国军中到处潜伏的共和派,又或者是在被帝国军收复的【叛乱区】调查有哪些看似安分守己的平民暗中支持共和派对抗帝国的活动。想要把这些工作按时完成,并不简单。帝国有自己的一套规定,若是帝国军情报部不能按照对应的指标完成任务,就必须适时地考虑把无关人员抓去滥竽充数。

        ……或者也可以借着这个机会去消灭自己的潜在竞争者。

        这就是权力的美妙之处,库尔茨上校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一点。他可以决定让谁活下来、让谁去送死,可以凭借自己的意愿去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也能以仅能用恶趣味来解释的动机去随便地毁掉另一个人的一生。

        帝国军打到哪里,库尔茨上校代表的情报部军官就跟随到哪里。在新近回到帝国控制下的区域,他们的工作是配合驻留部队和警察并共同维持当地的秩序。世界大战已经在事实上结束了,现在他们的工作是竭尽全力打败这些受到外国支持的叛徒。一切行动都要为战争服务,让战争早一些结束,才能使得帝国恢复和平。

        但是,这份沉甸甸的工作并不像他们想象中的那样神圣。

        “你是说,产业园区的技术人员又罢工了?”一大早赶到办公室的库尔茨上校等来了他司空见惯的坏消息。

        “如果国民警卫队没胡说,那这就是事实了。”旁边的下属谦逊地解释着,“这也怪不得他们,编写和升级改造装甲车全自动作战AI的项目实在是令人窒息。”

        “……这些人竟然还有心思去思考人生,看来他们的私人时间还是太多了。”库尔茨上校把咖啡豆扔到旁边的咖啡机中,拉开窗帘,享受着春日的阳光,“就按照帝国最近的反怠工条例去做吧,谁不想回到工作岗位上,谁就是叛军派来的间谍。”

        库尔茨上校在帝国军情报部和作战部队工作了这么多年,曾经他身旁担任副官的年轻人少说也有10个,其中有8个后来一直留在墨西哥前线,再也没有回来;其他人则凭借着这份工作履历而获得了去帝国军情报部其他机构任职的资格,说不定已经是能够独当一面的合格官僚了。

        比起这种刻意培植亲信的举动,更重要的是埋下反抗的火种。倘若共和派的起义最终彻底失败,这些因受到库尔茨上校的影响而日渐产生厌倦和不满的青年就是下一代的反抗者。

        共和派需要在正面战场上和帝国军作战的勇士,也需要埋伏在敌人内部的眼线。但是,库尔茨上校时常怀疑他所做的一切是否真的起到了作用。抓几个间谍或是提供几条重要情报,并不能让仍在溃退的共和派起死回生。

        是的,起死回生——这就是库尔茨上校对共和派的悲观态度,或者说他已经预感到了可怕的结果。即便先前做出乐观判断的外国评论家仍然保持乐观,而帝国军直到现在也不敢轻敌,真正身为共和派的库尔茨上校无比深切地体会到了理想的变色。没有谁是因为仅仅对理想保持忠诚而胜利的,他们需要做的是让理念上的死对头成为殉道者。

        毫无疑问的是,共和派不仅发扬光大了这一点,还灵活地将其运用在自己的同伴身上。要是他们少花一点时间在内讧上,说不定有机会跑得更快一些。

        他们确实跑得足够快,以至于想到了利用帝国和加拿大的边境地区作为掩护来打游击的办法。就在昨天,游击队袭击了这座刚刚回到帝国军手中没多久的城市,并杀死了一百多名平民。虽然驻扎此地的帝国军指挥官对于游击队只击毙了几名帝国军士兵这一点感到疑惑,他们仍然害怕自己受到上级的指责。大规模的搜捕行动正在展开,眼下帝国军最需要的是来自情报部的专业人士的支持。

        泰然自若地过着仿佛度假的悠闲日子,库尔茨上校平安无事地结束了上午的娱乐。他的办公室里有一台用无人机控制设备改装成的游戏机,只要他已经沉浸在了由全息影像和电子脑网络塑造出的虚拟世界中,谁在这时候打搅他的兴致,必然会被骂得狗血淋头。

        只有他自己知道所谓的娱乐到底是什么。那是他和志同道合的【敌人】们进行联络的唯一办法。

        办公室里的电话响了,刚打算找其他同事谈谈怎么鉴别间谍的上校满脸不快地捡起了话筒。

        “您好,这是库尔茨的办公室。”

        “我们抓到了几个疑似没能成功越境的游击队员,您要不要来看一下?”

        “很好,我立刻过去。你们什么都不要做。”

        此起彼伏的袭击使得大部分驻守此地的帝国军军官都必须时刻注意个人安全,而库尔茨上校有更高效的办法。普通游击队没有用来识别光学迷彩的设备,这成为了库尔茨上校面对他们时的一项保障,也可以让他避免自己被对他的真实身份毫不知情的战友列为攻击目标。看到一辆座位上没有驾驶员的轿车,大部分人都会以为它正在被自己的主人呼唤前往某个地点,决不会有人想到真正的驾驶员正开启着光学迷彩。

        不过,半路上发生的意外事故让他不得不额外耽误一些时间。在库尔茨上校试图穿过另一个路口时,前方把道路彻底封锁的装甲车迫使他停下车子并前往附近询问详情。

        “我之前和你们说过很多次了,不要随便封锁道路,那会让本地的居民更紧张的。”他找到了两个站在路旁的士兵,“……算了,我不想知道是谁下达的命令。难不成又是游击队在活动?”

        得到的答案让库尔茨上校啼笑皆非,原来是有人在商场中忽然暴起伤人并自称是共和军的士兵,这一变故把商场的管理者吓得立即把情况报告给了附近的帝国军指挥部。听说有共和军士兵在商场攻击平民,如临大敌的帝国军立刻决定采取行动将其直接消灭。根据最新调查结果显示,敌方只有一个人,而且显然没有任何援军。

        “……一看就是假的。”见这些士兵一脸茫然,库尔茨上校不介意多做一些说明,“以标榜自己是共和派为荣的平民很多,他们其实很少有胆量对抗帝国军……”

        毕竟,那些欢呼着庆祝共和军进驻当地的市民不会在帝国军来到这里时拿出家里的枪械、走上街头向帝国军士兵开火。

        库尔茨上校不会浪费任何时间来处理这些闹剧,在要求士兵让开道路后,他继续开着自己的轿车前往手下所说的地点。在这里,他不用担心碰上堵车,因为许多市民坚信保护自己的最好办法就是根本不出门。只要帝国军有对应的打算,他们能够轻而易举地根据一些市民的日常活动而将其定罪。幸好帝国军至今很少堂而皇之地闯入私人住宅进行搜查,要是事情的严重性发展到了那一步,市民就是留在家里也没法逃过一劫。

        市民尚且有着关起门只顾着自己过日子的选择,而那些踏上了另一条道路的游击队员则完全不同。最常见的下场是人间蒸发:帝国军不会给他们在法庭上陈述意见的机会,更不会允许他们那【有毒】的思想污染了其他追求自由的公民。不仅如此,效忠于帝国的媒体还要开足马力调查这些叛徒的家庭背景,以证明从这样的环境中生长出的公民更容易成为和帝国为敌的反贼。

        选择了反抗,就必须承担对应的代价。库尔茨上校或许也会迎来这样的一天,如果那就是他的下场,至少他可以问心无愧地说,自己所做出的决定完全出自他本人的意志。

        帝国军情报部用来关押囚犯的设施是由当地一家废弃的商场改造而成的,这项临时改造工程得到了警察的大力拥护。许多经常出勤的警员诉苦说,本地的警察局人满为患,总是被各种各样的犯人填满,又得不到扩建的机会,他们很担心自己没法抵挡住犯人的越狱。

        既然帝国选择了用名目繁多的法律来增加犯罪率并以罪犯填补帝国军的策略,就必须承担全部的附带后果。库尔茨上校刚参加墨西哥战争的那一年,整个帝国军当中以犯人身份参军的士兵比例不到20%。过了5年,这个数字在某些部队中达到了惊人的80%,并且还在逐渐上升。

        “情报部需要有理智的正常人,不是疯子。”每次库尔茨上校都会向上级提出这样的要求,“我们不收有犯罪前科的军人,让他们去前线作战部队吧。”

        这是他让自己免于和一群罪犯打交道的唯一办法。

        “尽快把游击队员的身份调查出来。”见到不远处等待着自己的几名军官后,库尔茨上校把车子停在路旁,而后让车子自己开到停车场里,“如果我们不能恢复本地的秩序,军队也无法抽出兵力向西进攻叛军。”

        “了解。”下属们毕恭毕敬地为库尔茨上校提供自己的意见,“……这些人都是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没接受过高等教育,而且是穷人。他们的父母或是家长,几乎都在9年前投票支持了皇帝陛下的竞争对手。以他们平时的生活环境而言,走出这一步只会是迟早的事情。”

        “……也就是俗称的【犯罪家庭】?”库尔茨上校在大门前停住了,他整理了一下军服上的勋略,免得里面某些充满戾气的军官看不见他的战功,“太可怕了。他们能够活到现在,全是靠着皇帝陛下和公民的宽容,想不到他们不仅没有感恩之心,反而煽动自己的孩子去为叛徒的事业冲锋陷阵。”

        【犯罪家庭】,是帝国发明的新词汇。按照专家们的描述,身处这种家庭中的公民,生来就更加擅长剥夺别人的自由。支持帝国的公民们相信他们将合众国变为帝国才能更好地捍卫自由,这些人对帝国相关媒体机构的宣传深信不疑,并试图在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里找出所谓犯罪家庭的踪迹。

        尽管他们从未注意过这些宣传中自相矛盾的内容。

        被关在地下室里的每一个囚犯的脖子上都套着和牢房的天花板连接的项圈式拘束装置,那是为了阻止他们通过非物理手段逃脱。一般来说,除非是某个天才黑客被关进了这里,不然没人能够自行逃脱。有这些措施的保护,即便每一个囚犯都向着步入走廊的军官们投来匕首一般锐利的目光,耀武扬威的军人们也完全不必担忧其中某人会冲出来砍掉他们的脑袋。

        望着牢房里那些面黄肌瘦的青年,库尔茨上校有些意外地眯起了眼睛。他之前只在那些躺倒在垃圾堆里的流浪者身上看到过类似的特征,除去穷困潦倒而又无家可归的流浪者外,大部分公民仍然有机会以义体来消除躯体上的缺陷和丑陋。凭借着军用义体赋予他的卓越能力,库尔茨上校甚至看到有个白人男青年的伤口附近长满了蛆虫。

        “……搞什么?”他诧异地后退了几步,“仅凭血肉之躯就敢去参加游击队,这些人实在是愚蠢透顶。”

        “也许他们甚至没钱给自己换上哪怕最便宜的义体。”旁边的军官满不在乎,“咱们也没必要体会他们的想法。”

        “告诉他们,如果他们能供出游击队在加拿大……和新英格兰地区的据点位置,我们会考虑减轻惩罚措施。”

        考虑到新英格兰的共和军目前只剩下不到三千人的正规作战部队,他们或许很快就会转型成为游击队。

        军官们通过专用设备向牢房内发送了通知,而后返回库尔茨上校身旁,等待着囚犯们的反应。隔着厚重的钢化玻璃,他们能够清楚地看到这些游击队员的一举一动。

        几分钟过去了,没有任何人发言。

        “见鬼,他们看来只想去死。”站在库尔茨上校身后的其中一名军官气得七窍生烟,“长官,就按上次的处理办法,把他们在夜间枪毙,然后送到指定现场伪装成车祸后的冲突致死。这样一来,没人能够指责我们。”

        “我好像没有向你咨询意见。”

        “……抱歉。”

        “……你们这些年轻人,是帝国的未来,不该和背叛帝国、效忠于外国的共和派合作。我有理由认为你们只是被自己的无知坑害,从而轻率地相信了缺乏逻辑的思维方式和理论。”他抓着一副皮手套,在军服上拍了拍,“把你们宰了,对我来说就像宰了农场里的猪一样。不过,皇帝陛下——”

        见到库尔茨上校大言不惭地宣传帝国的仁慈和宽容,奄奄一息的游击队员们终于叫骂了起来。可惜,他们能用来骂人的词语贫乏得可怜,以至于没过多久便只能重复着同一句话来表示自己的愤怒。

        “你们也听好了,这就是我们以后对付他们的态度。”库尔茨上校一面指着牢房里的游击队员们,一面转头望着唯唯诺诺的军官们,“……这一次,就把他们放走,让他们滚去加拿大,再也别回来。下一次,咱们不收俘虏,再见到游击队员,就当场击毙。”

        这是库尔茨上校所能想出的唯一办法,况且他也不确定各怀鬼胎的军官们会不会当真执行他的命令。再三告诫手下按命令行事后,库尔茨上校匆忙地回到了办公室,继续应付着上级分派的各项工作。

        和这些游击队员有关的结果,是他在一个星期后和当地的驻军长官安德鲁·陆上校一起吃午餐时才得知的。

        “老兄,你的手段不太高明啊。”安德鲁·陆的父母都是亚裔,他能够在帝国军获得这样的位置,完全是依靠比库尔茨上校更加卖力地表明忠诚,“想要打入游击队内部,靠着这么原始的办法是行不通的。”

        库尔茨上校猜不出对方到底发现了什么,只能尴尬地开着玩笑以免对方产生警惕。

        “只有他们来袭击我们,很不公平。”

        “那倒没错,但你就算是派间谍也得派专业的。”安德鲁·陆的眼皮向上抬了几下,“加拿大境内的游击队前段时间发了个通知说,下次延期从我国境内撤出的游击队员一律当【叛徒】处理……嘿,亏他们也会用这个词。听说有几个从咱们这里跑出去的,都被叛军游击队处决之后挂在街头示众了。”

        “那可真蠢。”库尔茨上校失望地叹了一口气。

 

后记D(4/5) END

EP3主题曲:http://music.163.com/song?id=5315962

EP4主题曲:http://music.163.com/song?id=3140450

美加边境(概念图)
自  由  门
禁  止  通  行


OR3-EPXD:帝权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