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两日一月十八星

2023-06-17 22:03 作者:心毅致远  | 我要投稿

导言:在域外国家更多介入及全球化促使世界整体范围内民族主义抬头的背景下,亚洲,这个文明开化已久,因而产生了无数民族并爆发过无数民族间战争的地方,重新成为了包含无数冲突的火药桶。该地域冲突繁多且内因复杂,多为历史积淀和地缘政治所故,并呈现出连锁性的特点,即"牵一发而动全身“。同时,亚洲国家普遍实力不弱,热点地区中,中东国家多为军事强国,东亚国家更是目前世界矛盾的焦点,因此,从历史,地缘战略和国防角度来审视这些泛东亚国家 ,对于真正了解亚洲局势是必要的。需要注意的是,此处的泛东亚国家并不是地理概念上的,而是指有能力对于泛东亚整体或局部安全造成影响的国家。 目录: 一.印度——过多与永匮 一.印度 1.大国情节 什么是大国?目前对于其的定义较为迷糊。但是普遍认同的观点为大国应同时具有相当的物质实力和必须承担相当的国际义务。物质实力包括但不限于领土辽阔,市场巨大,人口众多,工业实力与军事实力强劲。国际义务则指在国际社会结构中起重要作用,并在多个多边关系中起主导或者重要位置。

从这些标准来看,印度似乎比较符合。印度位于南亚次大陆,次大陆位置相对独立,不易受喜马拉雅山脉北方的众多国家干扰,同时自身占据了次大陆面积的三分之二,在地区事务中总体占据绝对优势地位。印度目前GDP超3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五。但是,从总体影响力投射来看,印度的优势话语权仅仅在南亚的主场地带,还远远称不上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决定性影响。因此,印度实际上是地区大国,而非世界大国。 印度的大国情节总体上来源于自身位于南亚的霸主地位和曾经作为英联邦印度自治领所吸收的来自英国的整体安全观念。印度实际南亚控制面积达300万平方公里,远高于其它南亚国家总和。

自独立以来的对地区国家的掌控屡屡成功使印度人相信他们已经跨入了历史上最强大的阶段且有能力行使大国的的权利和义务。事实上,印度过去长期处于国家分裂或者被殖民的状态,客观来说印度确实是进入了历史上最独立,最统一,最强大的时代。因而,印度认为,自己有实力与义务作为第三世界国家代表带领众多落后国家沿用普适的印度模式共同发展,普世价值观开始逐步形成(这像不像某个世界警察的发家史?)。在这种种内因下,印度开始从与中国同为亚非拉民族解放的领袖逐步过渡到如今希望在国际社会上与中美俄拥有同等的地位,就如同尼赫鲁的那句名言一样。典型的例子是,与美国谈论印太战略时希望美国视自己为地位相等的盟友而非如对菲律宾那样的利用与施舍。 但实际上,正如前文谈到的,印度实力远不足以在国际上具有较高的话语权,而作为第三世界的代表,它的信誉早已在1962年与中国开战时丧失大半,接近十五年塑造的热爱和平和反对殖民主义的形象荡然无存,一败涂地的战术行动也使其他大国看清了印度实际上的二流水平。因此,在此前,它是世界范围内的国家关系调解人之一,而战后这一使命被法国接下。 从经济上看,印度虽然增长速度时而超过中国,潜力巨大,但是鉴于印度经济基础相对太差,即使有潜力并且能发挥出来也非近年之事。同时,印度国内的种姓极大制约了经济发展,自身又设计了一个奇怪的社会制度,将与民主代议制度与种姓相结合,大体上成功的走回了雅典的贵族政治,使得民主改革举步维艰,这也间接证明了想要融合两个制度的优点并放弃它们的缺点是行不通的,印度想要的特色道路为什么走成这样值得深思。

2.领土渴望 作为南亚几乎决定性的存在,对于领土扩张有着极大渴望,二者相加,就是霸权扩张。因为觊觎克什米尔丰富的资源,印度独立2个月后就以宗教问题为借口打响第一次印巴战争,此后的1965年,1971年,1999年就克什米尔问题爆发了3次大规模冲突,并于1971年第三次印巴战争肢解巴基斯坦,将新独立的孟加拉置于掌控之下。 除了战争外,印度加快了对喜马拉雅山脉三个小国的控制。1949年与不丹签订《永久和平与友好条约》,控制了不丹。1950年与尼泊尔签订《印度尼泊尔友好条约》,掌控尼泊尔的军队。1975年彻底吞并锡金。使得喜马拉雅山脉南端再无地缘威胁。并 蚕食了麦克马洪线以南中国近1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阿鲁纳恰尔邦) 南面的印度洋印度人视之为内海,在海域内多个群岛上布置了机场和港口,海上巡逻机和巡逻舰队对于域内时刻监视,战时可迅速封锁大半个印度洋,阻止船队通航。1987年印度以维和为名义派遣5万人进入斯里兰卡围剿猛虎组织。一年后又派遣伞兵紧急出动一天内平息了马尔代夫泰米尔族人的政变,彰显了其对于域内国家的控制力。

两日一月十八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