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患者的高压氧治疗必要吗?有什么用处?
脑梗死是一种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脑卒中的一种,也称脑梗塞,主要是由于脑局部血供不足,缺血、缺氧导致的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而引发出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其发病急、病情进展迅速,发病率、病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目前,国内外脑血管病诊治指南一致推荐,急性脑梗死进行静脉溶栓的治疗时间窗口小于4.5小时。如果超过这个时限,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静脉溶栓治疗存在发生严重出血的风险。那么,是否存在一种较安全的急性脑梗死辅助性治疗手段呢?有!那就是高压氧治疗。01、脑梗死的临床表现
脑梗死临床表现与脑损害的部位、脑缺血血管大小、缺血进展速度、缺血的严重程度、发病前有无其他疾病以及有无合并其他重要脏器疾病等有关。
轻者可以无明显症状,即无症状性脑梗死;也可以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肢体瘫痪、黑蒙或眩晕,也叫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重者可致肢体瘫痪,甚至昏迷、死亡。如病变影响大脑皮质,在脑血管病急性期可表现为癫痫发作,以病后1天内发生率最高。常见的症状有:
主观症状:头痛、头昏、头晕、眩晕、恶心、呕吐、运动性和(或)感觉性失语甚至昏迷;
脑神经症状:双眼向病灶侧凝视、中枢性面瘫及舌瘫、假性延髓性麻痹,如饮水呛咳和吞咽困难;
躯体症状:肢体偏瘫、偏身感觉障碍、步态不稳、肌力减退、大小便失禁等。
02、脑梗死的类型
按照梗死的面积,临床上将脑梗死分为以下类型:
腔隙性梗死:脑梗死的梗死面积小于1.5毫米,表现为亚急性起病、头昏、头晕、步态不稳、肢体无力,少数有饮水呛咳,吞咽困难;也可有偏瘫、偏身感觉减退,部分患者没有定位体征。
中等面积梗死:以基底核区侧脑室旁丘脑、双侧额叶、颞叶区发病多见。表现为突发性头痛、眩晕、频繁恶心、呕吐、神志清醒,偏身瘫痪或偏身感觉障碍、偏盲、中枢性面瘫及舌瘫、假性延髓性麻痹、失语等。
大面积梗死:患者起病急骤,表现危重,可以有偏盲偏瘫、偏身感觉减退甚至四肢瘫、脑疝、昏迷等。
03、脑梗死也是高压氧治疗的适应症
脑梗死发生后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对患者病情的恢复十分重要。高压氧对于缺氧性疾病较为敏感,尤其对于脑部缺氧的治疗疗效较好。高压氧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改善,脑梗塞范围缩小是有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依据的。高压氧可有效减小脑梗死体积,改善神经系统预后。

在阻塞的血管没有开通之前,相关血管梗死区域缺血、缺氧,组织细胞面临坏死的风险,如果早期/超早期介入高压氧治疗,使得局部(或部分)的缺氧得到暂时的纠正,可使这部分细胞免于死亡,直至支撑到血管重新开放或侧支循环建立,打断缺氧-脑水肿-脑细胞死亡这一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