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美少年侦探团》— 珍惜当下的少年精神

2021-06-27 11:07 作者:信评动画  | 我要投稿

《美少年侦探团》完结撒花!

本作也是这个季度里我个人颇喜欢的一部作品。由于同样是原作西尾维新+制作公司SHAFT的组合,本作一定程度上可以看成是性转版的《物语系列》。而实际体验下来,硬要对比的话,本作确实还是没有《物语系列》来得那么优秀,但如果想要体验这样的故事风格,我认为本作也已经很好地将那种依托于有趣的对白的叙事风格,给表现出来了。

那么如果去细究,本作的“有趣”究竟从何而来呢?它的故事内核又想要表现些什么?这也就是我这篇观后感想要和大家分享的内容了。

希望大家会喜欢我的这篇观后感专栏,也希望大家能够三连、分享、关注来支持up主哦!


故事有趣的三个来源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有一样的感受,虽然本作的剧情其实也不算特别惊艳,一些略显夸张的对话与画面表现,也会让人感到些许尴尬;但是整体体验下来,却依旧会下意识地认为本作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甚至在每个篇章的故事结束之后,依稀有意犹未尽的感觉。

但不管其他人怎么想,我依旧想要去探寻这个“有趣”、这个“意犹未尽”,到底来源自何处。

而对于本作的“有趣”,我觉得来源于作品三个叙事上的设计与安排。

首先,我认为本作最直观的“有趣”,绝对来自女主眉美那贴切又到位的吐槽了。

尤其,在结合了坂本真绫那时而戏谑、时而鄙夷、却又与此同时,能够表现出对于真相那纯粹的好奇的语气,更是极大程度的将眉美这个角色的个性给展现出来,以及让她所说出口的吐槽,变得更加犀利与搞笑了。

甚至我敢这么说,本作如果少了坂本真绫的配音,少了这个足够有趣的角色,本作基本上就毁了。

当然,一个吐槽要有趣,不仅仅是依靠吐槽的精确度以及声优的演绎能力,被吐槽的事物值得被吐槽,往往是很多人所忽略的一环。

而在本作中,这个值得被吐槽的事物,就是作品透过“美少年侦探团”的其他5名极其浮夸的角色,去展现出来的一个非常高大上,甚至一定程度上都可以说是假大空的概念了。这几个人被塑造得近乎完美,彼此之间谈论着空泛却难以被感受、难以落地的所谓美学,这样的一股气场,自然就是远离我们观众的。

这里并不是说他们的存在以及他们所谈论的这种空泛的言论,是一种错误;而是说他们的这种气场与氛围,实在是“门槛太高”了,以至于一般人根本无从去欣赏。也就是说,这群角色被刻意塑造得富丽堂皇,被刻意塑造得远离观众,所以一句吐槽,或多或少就能够瓦解与解构他们的这种空泛概念,并且得以在那个瞬间,让这群“高高在上”的角色,在被我们“嘲笑”的同时,又或多或少能够因此而贴近我们,让我们感受到他们的价值。

这就是本作第一个有趣的核心来源,但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毕竟,还是会有不少人会被他们的这种高概念给劝退,也肯定会有人会不完全买账女主的吐槽,而对于这些观众来说,单就这点就足以抹杀本作其他一切的优点了。

其次,本作整体对白上的设计,其实和《物语系列》还是有些相似的。

我们去稍微思考一下《物语系列》,就会发现该作就是纯粹的对白驱动的剧情;所以作品一切的信息与线索,都被埋藏到对话之中。但如果对白只提供线索与信息,那就会很容易变得无聊,很快就会让观众根本看不下去。

所以,《物语系列》所设计的对白,就是铺开一大段看似毫无意义的对话,去讨论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内容,但是却写得足够有趣,让人能够目不暇给地将注意力投放到这些对话之中;而因为有着这样的注意力,对话中所夹杂的一些关键信息,也就会与此同时地被角色与观众所捕捉,进而产生了剧情上的推进。

也就是说,观众在被对话的趣味性给吸引的同时,也能够接收到他所需要的信息,并因此而拓展了对当下事件的理解,乃至于产生了更新的谜题与悬念,让人又会因此对接下来所发生的事情,产生兴趣。

这样的叙事风格,动画里也就独《物语系列》一家。
而本作在对白上的设计思路,虽然不如《物语系列》来得那么有意思,一些对白也没有《物语系列》那么精炼,但整体上也算是和《物语系列》相仿的了;所以本作在观看的过程中,才会产生这是一部“性转版”的《物语系列》的感觉。

而正如大多数《物语系列》的观众都会觉得该作有趣一样,有着相似的叙事风格的本作,自然也能够让人感受到这样叙事的有趣。

这,也就是本作有趣度的第二个来源了。

最后,我认为是源自于作品解决事件的方式。

作品解决事件的方式,是基于前面所铺垫的零星信息上,阶段性地抛出大量或关键的信息出来,在几乎没有过多可辨驳的情况下,把事件了结。

这也是一个有好有坏的方式。它的坏处是,这样的解决方式,几乎可以说得上是与推理无关,对于那些多少想要有点推理元素的观众来说,会因为作品这样暴力释出信息与线索的方式,而感到失望。但如果不那么在意推理,就只是想要好好地看一个故事的话,这样一种建立在之前线索上的信息倾泻,既不会让人感到无理,又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拓宽观众的视野,让人一下子被如此的剧情揭示所震撼与惊艳。

当然,很有意思的是,作品不会因为所谓格局被极大地拓宽之后,就突然跑去讲述一个非常宏大的事物;它每个故事最后的落脚点,依旧会回到最一开始的事件本身,依旧会回到那个思考着问题的女主的内心,让作品最后,依旧能够把眼前的问题,给解决。

而就是这样一个视野被拓宽,最后又收束到具体的问题的剧情编排,它既能够让我们感受到故事背后的庞大,却又有始有终的把该解决的事情给解决;观看着这一切的我们,又怎么可能不被这样犹如过山车般的剧情起伏,给震慑呢?

这,也就是我认为本作第三个有趣的来源了。

所以这里先简单归纳,我认为本作的有趣,是因为女主那精辟的吐槽、是因为其依托于有趣对白的叙事思路、是因为它那起伏巨大,却又合理的剧情编排。

当然,它的这些叙事,所带来的也不仅仅是有趣,也有着它独有的问题;但,只要你不那么在意这些问题,那么我相信你对本作的看法,一定不会与我相差太远的!


珍惜当下的少年精神


前面聊完了本作之所以有趣的理由,这部分,我们再来简单的挖掘一下本作的内核究竟是什么吧!

实际上,作品想要表达的,其实在最一开始的第一个篇章,就由团长所说的团规给揭示出来了,那就是:要“美”、要做“少年”、要做“侦探”、要有“团”的精神;简言之,“美少年侦探团”这个标题本身,就是本作的核心价值所在了。

而透过故事我们也不难发现,除去第一章偏介绍性质的篇章外,后续的4个篇章,虽然也紧扣着“美少年侦探团”这个整体概念,但是它们分别都有各自的侧重点。

在第二个篇章“诈欺师与空气难与美少年”里,故事侧重的是“侦探”的一面,虽然每个篇章都有着各自的难题与解谜,但是在这一章里,作品对于如何解开当下谜团这件事情本身,是有着最高的侧重的;而最后的关键性转折,是源自于眉美在过程中所产生的开拓性思维。

换言之,作品想要展现的“侦探”的意涵,其实就是对于这开拓性思维的探讨。

在第三个篇章“阁楼里的美少年”里,故事侧重的是“团”的一面;当然同样的,每个篇章都需要多个角色之间的相互帮忙,才能够把当下的事件给解决,但在这一章里,更加着重于讨论如何尽自己所能的为团队做出贡献;而最后的关键性转折,也是源自于为了要对团队做出贡献的眉美,不择手段的采用了曾经的敌人的帮助。

换言之,作品隐隐约约想要以“团”来展现的,除了合作之外,还有对于这个合作所需要的包容性精神。

在第四个篇章“押绘和旅行美少年”里,故事侧重的是“美”的一面;同上,作品一直以来所强调与追求的都是这个虚无缥缈的美的概念,但直到这一章为止,眉美才真正意义上的去思考这个“美”的价值与意义;而关键点在于比起效率,也要不计麻烦的把眼前这个虽然毫无意义,但非常有趣的问题给解决的态度。

换言之,作品对“美”的诠释,或多或少就是一种毫无功利心的好奇心态度。

在最后一个篇章“D坡道的美少年”里,故事侧重的就是最后一个元素——“少年”了。

实际上,相较起其他元素,少年这个元素在其他篇章里其实都是较少被提及的,感觉只是一个表面象征而已;但直到这个篇章,当作品侧面展现出那些脱离少年的人的时候,当主角们有从少年转向大人的契机的时候,我们才赫然发现,原来这个“少年”,这个值得被纪念的当下,才是本作最看重的一环。

之所以要“美”、要“侦探”、要“团”;也就是好奇心、开拓性思维、以及包容性精神,这些,其实都是一个少年应该持有的态度与思维方式。因为,只有少年,才会不计较利益地探索、能够积极地表达、却又同时虚心地接纳、并能够拥有创新的、突破性的思维。

所以来到最后,我们就不难发现,作品借着“美少年侦探团”的这个内核所继续深挖出来的最终终点,就是对“少年”的这个态度与精神,的一种歌颂了。

而当我们发现了这点,我们再去看待每一个篇章的反派,就会很轻易地发现他们的立场,几乎都是和“少年”这一概念所相违背的。

20人团的丽、发饰中学学生会会长嘘、指轮学园学校高层、长广的未婚妻湖泷、以及最后与眉美一起竞选学生会会长的沃野同学,他们大多都是以利益为驱动的,以成人思维来进行考量的角色;而这种与“少年”相违背的理念,这种提倡“成人”的精神,就是本作所想要否定的事物,也因此他们才会被设计成故事的反派。

诚然,这两种精神其实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高低之别,毕竟长大这件事情本身是不可逆的;甚至,侦探团的大家也不只一次想过舍弃少年的身份,采用成人的、有效率的、直接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但,这一点都不美丽,也一点都不好玩、不有趣;正是因为正值少年,才应该满腔热血,去做属于当下该作的,该闹的,该玩的事情。否则的话,就算把事情妥善的解决了,时隔多年回想起来,这也不过是一件无趣且无聊的回忆罢了。



总的来说,我个人还是挺喜欢这部作品的。

它虽然叙事上所呈现出的浮夸与空泛或许会让人感到些许不适,虽然名字是侦探团但和推理的关系不大;但是整体上,我认为本作的故事还是写得相当有趣的。而且越到后来,那层空泛的概念,也随着女主眉美对其的吐槽与反思,反倒让它的精神价值逐渐浮现出来,让人在不自觉中,也被这样的事物,所感动与感染了。

当然,如果你无法接受这样的浮夸,无法理解这样的概念,也对作品所呈现的这种有趣比较无感,那么本作或许还是不太适合你的;但反之的话,我还是挺推荐这部作品的呢!


简单评分:8.6/10


ps: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只依靠对白设计得有趣,观众看久了也会闷,所以SHAFT在此之上所设计出来的演出方式也至关重要;透过丰富视觉上的元素,让对白得以更有意思的被展现出来。这也是为什么当年《物语系列》有“最不可能被动画化”的称号,也是当年《化物语》之所以惊艳众人的原因之一。而这样的演出风格,也延续到了本作,让人十分怀念。

ps2:如同我文章所说,作品其实引出了很庞大的世界观出来,但是最终都还是会聚焦在当下的事件本身;只是所拓展出去的内容,多少还是会让人非常好奇,尤其是这几个反派之后的去向,以及他们在那之后所能够带来的影响,就更加让人产生遐想了。不知道动画还会不会出后续,也不知道原作后续对此有没有更进一步的跟进呢。

ps3:希望大家会喜欢我的这篇观后感专栏,也希望大家能够三连、分享、关注来支持up主啊。对于专栏或动画有任何想要讨论的,也欢迎到留言区告诉我哦! 

《美少年侦探团》— 珍惜当下的少年精神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