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YOASOBI2023:偶像旋风(一)

2023-06-24 23:08 作者:mckuen22  | 我要投稿

本文首发于个人公众号 TheSquareRoot

按惯例,先写一下目录:

1.偶像旋风:纪录制造机「アイドル」仍在创造历史

2. 新的变化:脱离舒适圈的创作叫好不叫座

1.偶像旋风:纪录制造机「アイドル」仍在创造历史

「アイドル」(偶像)于4月12日配信以来成绩斐然。从推出两个月的成绩来看,甚至比出道曲「夜に駆ける」(向夜晚奔去)有着更加惊人的流量数据。截至6月24日,「アイドル」已经拿下了Billboard Japan Hot100榜单的十连周冠(综合点数几乎全是第二名的两倍以上),已经打破了胡子男年初凭「subtitle」创下的八连周冠历史最佳纪录,而且从与第二名巨大的差距看,短期内继续连冠的势头仍难以被挑战。

进入第十周,「アイドル」的综合点数仍高于20000点,且超出第二名一倍以上

在各大平台(Youtube、Spotify、Tiktok), 「アイドル」创下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历史纪录,如Youtube上35天破亿播放,是J-POP歌曲史上最快,在Billboard全球榜则继续以第8位和LiSA的「炎」一并保持J-POP歌曲的最好成绩(当然,和K-POP歌曲的影响力比仍然有很大差距,BTS的新曲一经发布便在Billboard全球榜冲上榜首)。

「アイドル」在Billboard Global200 高居第八,保持着J-POP歌曲的最高成绩

抛开这些繁杂的数据,「アイドル」的成绩可以表现为以下两点:

一是发布两个月后热潮不减。

J-POP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一般来讲,能拿到周冠的歌曲通常可以归入以下三类:

(1)一线歌手发布新曲。在2023年的时间节点上,具备冲冠实力的歌手及组合,有米津玄师、胡子男、King Gnu、优里、YOASOBI、Aimyon等等。当然也与歌曲质量和市场表现情况挂钩,YOASOBI至今也只有两首作品拿下过Hot100的周冠。

(2)偶像系、K-pop系组合新曲。此类周冠曲占比最大,通常也只会持续一周,且大量集中在发实体的期间。「アイドル」霸榜之前的16周,除了「subtitle」的6个周冠,分别归属于10个不同的组合。

2023年以来Billboard Japan Hot100的周冠歌曲,几乎被偶像系团体所占据

(3)动漫系tie-up歌曲。所谓tie-up,就是将一首歌用于动漫、电视剧、电影等,作为推广曲/Op/Ed等,达到互相推广的效果,比如《鬼灭之刃》系列的Tie-up曲不出意外都是周冠曲的保证(Aimer的「残響散歌」、LiSA的「炎」分别是9冠和8冠,成绩十分耀眼),当然最近milet和MAN WITH A MISSION的「絆ノ奇跡」属于运气较差,和「アイドル」撞期多次排名第2,导致一冠难求。

「絆ノ奇跡」未能延续鬼灭系tie-up作品的市场表现

除了以上三种,还有些具备冲冠歌曲的实力但实际上没有得过的,比如Vaundy的「怪獣の花唄」在推出两年后因为红白的火爆效应,连续半年活跃在榜单前五到前十名之间;

ATARASHII GAKKO的「OTONABLUE」也是在推出两年后因为Tik-tok等短视频平台翻红,成为Youtube上半年播放量第二多的J-POP歌曲(仅次于「アイドル」)。

根据上面的分类,「アイドル」可以归为一线组合的tie-up作品,的确从推出时便具备冲冠的资质。但是也要注意到,去年有着相似属性的「祝福」(tie的是《高达》)并没有拿到过周冠,输给了总计拿下6冠,tie了《海贼王》大电影的Ado的「新时代」。

再放远看,在「アイドル」之前,YOASOBI仅有「夜に駆ける」拿过周冠(6周),其他看起来具备周冠实力的「群青」「怪物」等热门曲目,实际上都未获得周冠,一方面是Billboard Japan Hot100的榜单计算方式对于偶像系流量团有一定加成(比如实体销售额、流媒体观看次数、卡拉OK演唱次数);另一方面则是单曲推出时的竞争环境(比如「祝福」撞档「新时代」,「怪物」撞档「炎」)。

2022年,不露脸的高中生歌手Ado有取代YOASOBI成为新流量之王的趋势

「アイドル」推出时,市场总体处于平淡期,看起来唯一能造成威胁的歌曲是Tie《鬼灭之刃》的「絆ノ奇跡」,然而此曲的市场评价与前作的「残響散歌」相比有一定差距。

其他竞争者方面,一般能借着发实体周实现一波井喷的偶像系流量团,也很难突破20000点这一大关(除了前两周,「アイドル」的综合点数都在20000点以上),强大的护城河也是保证了持久周冠的基础,也导致了“铁打的第一名,流水的第二名”的出现。

5月3日,BE:FIRST的新歌「Smile Again」达到超19000点数,依旧不敌「アイドル」的23000点屈居第二


在之前的文章里写“国际化的尝试有待检验”段时提到,YOASOBI的每一首歌都会出英文版本,可以看成是面向全球市场的雄心。

在我看来,近年来J-POP国际化的代表并非是YOASOBI,欧美风格唱腔,且登上了东京奥运会闭幕式舞台的milet,jazz写的有声有色的藤井风,还有早就向欧美进军的One Ok Rock,都是J-POP国际化的更好代表。

然而「アイドル」的爆火却证明了,J-POP也有能力和K-POP一样,通过其独特的二次元触角,形成直接的输出。在Apple Music Top100 Global日榜登顶,在Billboard Global(Exclude US)登顶,打破多项J-POP歌曲纪录,意味着其热度在全球范围快速扩散。

那么,「アイドル」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一是再创作不断叠加流量效应。

这是YOASOBI成为当前的“流量之王”的过程中,和其他偶像流量团最为不同的一个特征,也是在此前文章中已经重点阐述过的,大量的翻唱和其他形式的二创作品仍在持续升温。同时,由于「アイドル」还具有「夜に駆ける」所不具备的二次元属性,尤其是依托其tie-up作品「推しの子」的衍生创作也数不胜数。

「推しの子」本身也是一部质量优良的漫画作品,不过现在「アイドル」的火爆已经逐步脱离其tie-up的作品本身

二是高难度的歌曲依旧保证了高质量的现场完成度。

「アイドル」推出的时机正值YOASOBI进行巡演的时间段,在此段时间内,还有两场面向全球观众的线上LIVE,分别是4月24日的TikTok LIVE和6月4日YOASOBI Arena Tour埼玉场的第二日,都可以在线上平台直接观看直播。

YOASOBI Arena Tour 2023“电光石火”,自4月到6月共举行14场(横滨追加2场),图源来自于YOASOBI情报站

众所周知日本演唱会对于摄录方面的要求十分严格,在禁止摄录的场次几乎看不到任何片段流出,因此这两场直播LIVE便成为他们最为重要的展示窗口。而在本次巡演中,「アイドル」都是作为最后一首曲目进行表演,这更大大增加了听众对这首歌曲的关注和期待。

「アイドル」本身便是一首很适合LIVE的歌曲:

从演出定位看,和「三原色」「怪物」「祝福」一类,属于既可在开场炸场,也可以在慢歌环节之后迅速调动情绪;

从歌曲本身看,和应援文化呼应,歌曲中多处出现的齐喊应援口号的伴奏十分适合听众和歌手进行充分的互动;

从歌曲难度看,「アイドル」的难度和「怪物」一档,属于是吸收了「三原色」现场演出效果不佳的教训,在保证歌曲曲速、rap段和衔接段激烈变换特色下对音高进行妥协,因此难度上略低于「三原色」,而且在一些转换迅速的段落用伴奏垫了一点词(和「もしも命が描けたら」相似),因此,从看得到的两个「アイドル」的现场版本看,发挥都比预期所想的要好,具有令人惊叹的现场完成度,加上Ikura经过两年大型LIVE演出经验的磨练,现场表现更加稳定,舞台掌控能力也愈发成熟。

「三原色」的LIVE版本几乎都是艰难的唱完,心疼两秒钟

优异的现场表现,以及完美适配现场演出的歌曲风格,使得「アイドル」成为YOASOBI新的王炸歌曲,甚至已经开始期待未来在红白上的表现了。

2.新的变化:脱离舒适圈的创作叫好不叫座

YOASOBI作品被批评同质化、离不开舒适圈的声音一直都存在,一方面是4536的王道进行翻来覆去用,另一方面是一些固定的旋律段经常复用,虽然无伤大雅,但是听多了总觉得没有新意。

还有就是被很多音乐博主提到的“三字经”切分节奏型(「群青」「祝福」)等旋律安排,以及之前文章中提到的“开头即唱段”“先降后升”等传统技能,共同构成了被称为“Ayase味很重”的作品风格。

这几年间,有两首歌,「もしも命が描けたら」「海のまにまに」做出了一些踏出舒适圈的尝试,这里想重点讲讲他们。

田中圭主演的「もしも命が描けたら」舞台剧

「もしも命が描けたら」(若能描绘生命)是2021年12月发行的作品,是同名舞台剧的主题曲。

由于是为舞台剧创作,整首歌的歌词偏向讲故事的风格,听众可以直接通过欣赏歌词的方式了解到歌曲的背景和故事内容,同时也导致歌词需要包含的信息量比以往的歌曲要多上不少,因此整首歌的曲速偏快(尽管只有100BPM,但实际上大量半拍的应用,唱出了翻倍的效果),听起来略带轻快,但讲述的故事却有一个悲伤的内核。

从作曲来看,本作延续了Ayase一贯以来作曲的复杂段落结构,但是每一段都是同一旋律的变奏形式,虽然整首歌的旋律听起来十分丰富,但实际上只由三个和弦组成,同时每一遍的主歌和副歌都充满了细节变换,使得整首歌在三个和弦的基础上赋予了很高级的层次感。

对比之下,华语乐坛也有很多简化到极致的,仅由三到四个和弦完成整首歌的作品,如腾格尔的《姑娘》、朴树的《平凡之路》、达达乐队的《南方》、丢火车乐队的《茶底世界》。当然,周杰伦也有很多一条和弦行进走到底的歌,如《稻香》,但简化程度不及上面提到的这几首,不列入讨论。

尤其是在第二遍副歌到升调后的第三遍副歌之间的过桥段,依然是三个和弦的旋律段的变奏,三个和弦组成的旋律,相继衍生出主歌A1、B1、A2、B2段,副歌C1、C2段,过桥段D段、过桥后升调的C3段,以及结尾处第二段主歌升调的B3段,整首歌的创作,不管是叙事词的写法,还是简洁而富有层次的作曲技巧,在Ayase的作品里属上乘之作。

「海のまにまに」(任随海波荡漾)在2022年11月发布,是2022年推出的企划「はじめての」(第一次的)四部曲的第三首作品。

「はじめての」收录了4名直木奖的原作及改编的四首歌曲「ミスター」「好きだ」「海のまにまに」「セブンティーン」

直木賞与芥川賞一同作为日本文学界最具影响力的奖项,由文艺春秋的创办人菊池宽为纪念友人直木三十五,于1935年设立,每年颁发两次,得奖对象以大众作品的中坚作家为主,如为国内读者熟知的东野圭吾,于2005年以《嫌疑犯X的献身》获得第135届直木奖。

「海のまにまに」也是一首有着非典型Ayase特色的歌曲。

之所以“非典型”,是因为这首歌是Ayase作品中少见的一首没有在开头激烈引入旋律的歌曲,而是在第一段主歌中的每一节都制造出停顿的一拍,营造出一种轻盈感和俏皮感,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然后逐渐情绪上扬过度到副歌段,然后在副歌段结束时又突然下沉到起始一顿一顿的平静。

这里Ayase似乎有意在捉弄听众,给出即将迎来爆发段的信号,却继续回到平静的旋律段,然后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直接暴力转调,爆发出歌曲的情绪,又回归平静。

就是这样捉摸不定的情绪走向,正好和标题的“海波荡漾”相契合,使听众在歌曲的情感里浮浮沉沉。

这首歌的旋律行进倒没有太出彩之处,但我觉得这首歌算是Ayase情绪调度写的最好的一首,飘忽游离中又有章可循,如浮沉的海浪由平静到热烈,而又回归平静。

不得不提的还有它对于转调的应用,除了和「祝福」同款的在主歌副歌之间切换调性的做法,还首次使用了更加激进的,在副歌第一小节的后半句直接降半音的超暴力行为(当然和「Cry Baby」这样转调到炫技级别的歌还是略逊一筹),最后多次转调完后仍然实现了结尾的祖传升半音,整首歌的层次感和可听性都是相当优秀的。

唱着唱着直接暴力降了半音,解析来自youtube主柠檬卷

以上提到的两首歌,都是Ayase突破其固有作曲套路的表现,可惜的是,虽然给予了优秀的评价,但是市场反映确实平平。

「もしも命が描けたら」在Billboard Japan Hot100的最高排名仅为35位,「海のまにまに」甚至只有68位(并在一周飞榜),「海のまにまに」MV在Youtube3个月内仅积累了600万出头的播放量(相当于「アイドル」2天半的播放量),基本可以预定为YOASOBI所有单曲中成绩最差的一首。

对比起来,当下爆红的「アイドル」并没有在词曲上做出什么重大突破,能想到的只有Rap段的应用范围更广更独特,加上Ikura夹起来唱歌的巨大威力,当然「アイドル」能获得如此优异的市场表现,也离不开作品的基本水准,不过这也无形中击破了“Ayase在4536框架上的舒适区创作迟早会被听众厌倦”的批评。

Tiktok场的「アイドル」完成度几近完美

但是从长远来看,还是希望YOASOBI能推出更多突破4536框架的歌曲,让听众欣赏到Ayase创意的更多可能性。

可以期待的下一部分:

3.开放时代:舞台表现日臻成熟

4.各自突围:YOASOBI框架以外的尝试

5.展望未来:仍处成长期,一线地位稳固


YOASOBI2023:偶像旋风(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