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希米亚狂想曲⌋2023.8.25今日之车

这辆长相滑稽的小车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二战之后在欧洲各国出现的一系列基于摩托车的轻型三轮。这种玩意的杰出代表是来自西德的宝马Isetta和梅塞施密特KR200。我们今天的主角出身则更加卑微——来自捷克斯洛伐克的Velorex可不像那两个厂家一样有飞行器背景。

事情的起因是1936年,弗兰蒂舍克·斯特兰斯基和摩伊米尔·斯特兰斯基兄弟俩开始自己生产一些轻便三轮车。斯特兰斯基家是修自行车的,所以哥俩的确是具备一些机械方面的知识。他们说自己的灵感来自于摩根三轮车,但是成品嘛,应该和摩根没有关系。
二战打完之后,别说汽车了,被洗头佬鸿儒一遍的东欧人民饭都吃不饱。这个时候斯特兰斯基兄弟的小车英雄登场,成了邻里爱戴的英雄。值得一提的是,第一批汽车(?)中有一辆是为摩伊米尔残疾的岳父打造的。这很合理,因为他们的第一辆汽车的外皮是摩伊米尔的妻子亲自缝制的。

捷克斯洛伐克政权更迭之后,哥俩的作坊收归国有。但是不幸的是哥哥弗兰蒂舍克在1954年测试原型的时候发生事故身亡,他的弟弟在一年之后也因为不愿意加入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而被踢出公司。又过了几年,政府把生产工作转移到了克涅日努河畔利赫诺夫工厂,16/350就是在那时诞生的。
彼时公司已经改名为Velorex,他们把16系列车型宣传为“残疾人士代步车”,属实让人遐想连篇。16/350使用的是一台344毫升的爪哇350摩托车发动机,最大功率16马力,表现比更弱的16/175好太多了。甚至有人把这玩意开到了85km/h,想必用了三十多年。
虽然名义上是残疾人代步车,但是也有很多买不起斯柯达的捷克斯洛伐克穷人选择购买了Velorex汽车,甚至还有一些出口到了匈牙利。现在这个小玩意被认为是波希米亚的一种吉祥物,破烂也成了一种cult文化。而且在英国也有一批Velorex的拥趸,嘛,这倒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