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老年人”标准已实行!来看看你是否符合?
人人都会衰老,在老龄化的时代,怎样才称得上是“健康的老年人”?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正式施行《中国健康老年人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其中明确了“健康老年人”的9点要求。

▲图源:国家卫健委网站截图
《标准》中明确指出,健康老年人是指60周岁及以上生活自理或基本自理的老年人,躯体、心理、社会三方面都趋于相互协调与和谐状态。具体包含了以下9个方面:
生活自理或基本自理;
生活自理能力是指人们在生活中自己照料自己的行为能力。一般包括以下方面:在生活上能自已处理日常生活琐事,比如说做饭吃饭,卫生,购物,学习等等;在人际关系上能处理好人事关系,独立处理一些事务;在心态上能独自承受各种压力;在学习上能独立思考,独立理解。
重要脏器的增龄性改变未导致明显的功能异常;
重要脏器的增龄性是指器官随着年龄的增长的变化,若是还能够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并且功能没有收受到影响就是比较良好的状态。
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控制在与其年龄相适应的范围内;
若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都控制在达标范围内为良好。
营养状况良好;
在过去3个月是否有因食欲减退、消化不良、咀嚼或吞咽困难而减少食量;BMI指数;活动能力等都是评定营养状况的指标,除此以外,身体内维他命、矿物质的含量等也是一种体现。

而身体内维他命和矿物质,可以通过饮食来进行补充,也可以通过赛立复NADH膳食补充剂NAD+来补充。膳食补充剂是指旨在补充一种或多种包含维他命、矿物质等膳食成分的食用产品,对于挑食者来说不失为一个佳选。
认知功能基本正常;
认知是认识和知晓事物过程的总称,是人类大脑所特有的高级功能,是人们为了适应环境的需要而获得和应用信息的能力;这其中包括注意知觉、思维和记忆等过程,是人类高级神经活动中zui为重要的过程,通过脑这一特殊物质大脑实现。认知功能基本正常指的是在认知的过程中没有障碍的表现。
乐观积极,自我满意;
具有一定的健康素养,保持良好生活方式;
这一点是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包括有规律、适度的运动,戒烟限酒,早睡早起,定期体检等,对自己的身体抱有爱惜之意。

积极参与家庭和社会活动;
评判标准包括过去一年内,参与社会和家庭活动的频率,经常参加,每个月一次为良好;偶尔参加,平均每个月不到一次为中等。
社会适应能力良好。
评判标准由适应社会环境的程度与获得社会支持的情况所构成。主要以老年人社会发展适应和精神文化适应两维度量表评分为主,当≥28分时为良好。
以往的衡量标准,更多将健康视为一种理想状况。根据2013年的评估标准,达到健康标准的老年人不足5%。新《标准》通过进一步完善衡量指标,以更适老的方式去理解健康的含义,希望传递更积极的生活理念——老年人带病生活是常态,只要能有效控制,就是一个健康或基本健康的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