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云南两州三县交界处竟私藏了个五百年历史的绝美古村,99%你不知道

2021-03-09 10:59 作者:梦幻星空0808  | 我要投稿

我独自驾车在外都很小心,太过狭窄的路从不开进去,但当我第四次路过那个仅容一车通过的小胡同时,一咬牙一跺脚,不管了,就从这里进去吧!结果,我来到了一座不为人知的古村,城子古村。

其实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就是入口的时候特别窄,比一台车宽的有限,但进入后就越来越宽,大约走1公里左右豁然开朗,一条小河,一片鲜花,一座幽静的古村出现在我的眼前;

这是一座还没开发的古村落,自明朝成化年间土知府“昂贵”在这里建造了自己的衙门,并改名“白勺”为“城子”起,已经有500多年历史,至今依旧保持着原生态,基本没有游客,当地人种地、放牛,过着无人打扰的田园生活;

前面的是黄牛,后面的应该是一头驴吧?当地村民还是用着最传统的方式劳作着,与世无争,要不是间或有现代的汽车出现,我真以为我穿越了;

这是曾经的“城墙”,或者叫“村墙”,经历过几百年的变迁,如今早已经失去了防御的功能,只剩下如此矮矮一片的土墙述说着曾经的沧桑;

居然还有一座“城门”保存了下来。墙头长满了仙人掌,是不是起了电网的作用?

“城门”也就比我高一点,宽一点,反正两个我就无法并排过去。自拍一个留念,这是我见过的最小最迷你的“城门”了。不过,请无视衬衣上的油渍,刚在车上吃包子不小心留下的,还是奉劝大家别跟我一样开车吃东西,容易弄脏衣服,嘿嘿嘿!

据说这座桥也有几百年历史了,原来已经破烂不堪,也是刚加固完毕,这加固的,一点旧貌都没有了,可惜了;

村里的名人故居,李德魁将军的故居,据说正在修整,然后开放参观,可惜我去的时候,还没整修完,大门紧闭,只能坐在门口自拍一个了;

云威寺,也是城子古村的最高点,最早就是昂土司府,后改为云威寺,如今已经成了村史馆,可惜因为疫情,没有开放;

自拍一个吧,咱也算是误打误撞的来过了;

城子古村整个坐落在200多米高的飞凤坡上,面积55.59公顷,东临龙盘山,西接玉屏山和笔架山,北对芙蓉山(又名木荣山),后枕金鼎山,小江河蜿蜒流过,依山傍水,一年四季冬暖夏凉,对面山坡云雾蒸腾可见,真可算是一个风水宝地啊!

如今,城子古村也开发了农家乐,只看石头上刻的字,还真有点丽江的味道,不过好在目前还没什么名气,也就没什么游客,可以安安静静的走走逛逛;

据说当地政府意识到了古村的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已经做出了保护性措施,村里的这些古民居已经被保护起来,希望能把如此难得的古村世世代代的留存下来吧;

土墙瓦房,牛车叽叽嘎嘎的走过,我从现代一脚踏进了大明;

沿着村里唯一的一条上山路往山上走,路边的民居已经破旧,大多也已经人去楼空,古老的村寨也难逃现代文明的侵蚀;

丰收的玉米串在一起存放,屋檐下的汽灯和玉米柱上的摄像头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反差;

古民居改成的客栈,二十四间房,述说着古村的来源,相传彝族白勺部的先民们选中这里,曾用一棵树的枝叶搭建了二十四间土掌房,住了二十四家人,于是便长久地居住下来,生生不息。二十四间房,我怎么想起了清朝努尔哈赤十三副铠甲起兵呢?

当地人保存玉米的方式很有特色,在屋顶上堆起玉米堆后,用竹条围起,再戴上“斗笠”,这样即防雨又防风,还避免了小鸟的偷吃,真是一举三得啊!

站在村子的最高处远眺,城子村背山面河,村前万顷良田,登高望去,依山就势的城子村宛若一顶王冠镶嵌在山间,山腰缭绕的云雾又给古村增添了一份仙气;

村子很小,慢慢的逛也就一个小时足以;

写在最后:
去城子古村纯属意外,从阿庐古洞出来已经是下午3点多,原计划是直接去凤凰谷的,路上偶然看见一个风景路牌(就是咖啡色的那种)写着“城子古村”,而且距离不远,对于我这种走过路过绝对不能错过的人,怎么可能放过呢?
古村非常原生态,不过特别要说一下的是:1、从县道到古村的岔路非常不起眼,一不留神就会错过,道路狭窄掉头不易,所以快接近的时候一定要看仔细;2、拐入村道后不但道路及其狭窄,而且是一个坡度比较大的下坡,一定要小心驾驶;3、古村基本处于未开发状态,住宿吃饭不是很方便,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备;

云南两州三县交界处竟私藏了个五百年历史的绝美古村,99%你不知道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