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倦怠无力,也与脾胃有关系

2023-09-29 10:10 作者:脾胃老中医赵国秀  | 我要投稿

人们认为,倦怠无力是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一种表现,而中医则认为,它与脾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主要由脾胃虚弱所致,防治的关键在于养好脾胃。 我们身边有些人常感到十分疲惫,即使生活与工作都没什么压力,睡眠充足,饮食也正常,但还是呈现出一副倦怠无力的样子,而且稍微工作和运动,就觉得十分疲劳,更为烦恼的是这种疲劳不易恢复。 这种现象被人们称为“慢性疲劳综合征”,而中医则将它视为阴阳、气血不足,主要原因是脏腑功能衰退,尤其与脾胃的关系最为密切。 我们已经知道,脾胃是人体的“后天之本”和“气血生化之源”,同时“胃主受纳、降浊,脾主运化、升清”。 如果脾胃功能一切正常,胃的受纳与腐熟可将吃进肚子里的食物转化为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 脾的升清与运化则能将这些营养物质输送到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筋肉肤发之中,使人呈现勃勃的生机。 但现在很多人由于生活不规律、饮食过多及过度劳累等种种原因,使得脾胃受到伤害而变得虚弱。 明代著名医学家徐春甫在《古今医统大全》中说:“脾胃一虚,则谷气不充,脾愈无所禀。脾运四肢,既禀气有亏,则四肢倦怠无力以动,故困乏而嗜卧也” 也就是说,脾胃虚弱,它们的受纳、运化等功能也必然会衰退,人体所需的水谷精微便无法生成。 脾的运化功能也会随之变差,四肢得不到基础物质的濡养,就会变得没有力气,懒于行动,而出现困乏嗜睡等症状。 徐春甫还说:“亦有食饱过伤,以致脾难运化,每食饱后,则困倦而瞌睡。此则食后暂有之,消化之后则不然也” 也就是说,饮食过饱,也会影响脾的运化功能。这就是有些人常常在吃饱饭以后就容易犯困的主要原因。不过这种情形都是暂时的,待食物完全消化之后,这种情形也会随之消失。无论是哪种情形,都与脾胃虚弱有着直接的关系。 对于调治原则,徐春甫认为,如果是因为脾胃两虚,饮食量少而导致的倦怠无力,则应当大补脾胃,因为滋补可使脾胃强健,四肢的营养供给充足,力气由此而生,人的精力也会变得充沛,倦怠便会不请自走。 如果因饮食过饱而导致困乏无力,在补益脾胃的同时,还应兼顾引导消化。  脾胃养生帖 如果常感到倦怠无力,可以常“拍打内关穴”。 正确的做法是:找个感觉舒适的地方,端坐下来,待身心完全放松之后,两手搓热,左手微握成拳,放于腿上,右手五指并拢,以适当的力度拍打左手腕内关穴(腕掌侧横纹往上3横指处)36下。然后换手。每天早晚各1次,可起到强健脾胃的作用。

 

倦怠无力,也与脾胃有关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