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15.1 向帝国主义的过渡

2023-09-18 11:07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人民出版社1959年 仅供学习参考】


第十五章 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

1、向帝国主义的过渡


  自由竞争占统治地位的垄断前的资本主义,在19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达到了发展的顶点。在19世纪最后30多年中完成了由垄断前的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

  垄断资本主义或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和最后的阶段,其基本特征就是自由竞争为垄断的统治所代替。

  由垄断前的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       帝国主义,是由资产阶级社会的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积聚准备好的。

  技术上的巨大发展,工业的发展和积聚,是19世纪最后30多年的标志。冶金工业中广泛地使用新的炼钢法[1]。新型的发动机       内燃机、蒸汽涡轮、电动机       的迅速推广加速了工业和运输业的发展。科学和技术的成就为先后在火电站和大型水电站大规模地生产电力开辟了可能性。电力的应用使化学工业和冶金工业中建立了许多新部门。许多生产部门和生产过程广泛地采用化学方法。内燃机的改进先后促进了汽车运输业和航空业的兴起和流行。

  在19世纪中叶,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中占优势的还是轻工业。许多规模较小的企业是独资经营的,股份公司的比重比较小。1873年的经济危机使许多小企业倒闭,有力地推动了资本的积聚和集中。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中,需要大量资本才能发展的重工业[2]开始起主要的作用。股份公司的流行更加推进了资本的集中。

  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垄断资本主义最终形成了。一切经济发达的国家都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了。同时,在各个国家里,帝国主义的发展又具有各自的特点。例如英国帝国主义具有表现得很明显的殖民性质,法国帝国主义具有高利贷的性质。

  列宁的历史功绩在于对帝国主义做了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指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和最后的阶段,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前夕。列宁在其经典著作《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和其他许多著作[3]中,总结了世界资本主义在马克思的《资本论》出版后半世纪中的发展。列宁依据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发现的资本主义的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对帝国主义的经济和政治的本质、规律性和无法解决的矛盾,做了深刻的科学分析。

  按照列宁的经典式的定义,帝国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是:“1)生产和资本的积聚已经发展到这样高的程度,以致造成了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垄断组织;(2)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已融而为一,在这个‘财政资本’的基础上形成了财政寡头;(3)与商品输出不同的资本输出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4)分割世界的资本家的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5)最大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上的领土瓜分完毕。”[4]


注:

[1] 柏塞麦炼钢法、马丁炼钢法和托马斯炼钢法。

[2] 首先是冶金工业、机器制造业和采矿工业。

[3] 主要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写的。

[4] 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列宁全集》,1958年人民出版社版,第22卷第258-259页。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15.1 向帝国主义的过渡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