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助力高中生物合格性考试!必修一年年考的实验总结 |学考会考

2023-03-27 23:38 作者:萨霞  | 我要投稿

喵喵 | 必修一实验总结

1️⃣物质鉴定试验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1. 实验原理

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有关的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1)还原糖+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

(2)脂肪+苏丹Ⅲ染液 → 橘黄色

(3)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

2. 实验步骤

(1)可溶性还原糖的检测

取材:还原糖含量高、颜色为白色或浅色的植物组织

制备组织样液:制浆 → 滤布过滤 → 取液

显色反应:组织样液2mL+刚配制的斐林试剂1mL呈现蓝色 → 50~65℃水浴加热下变成砖红色

结论:组织样液中有可溶性还原糖


(2)脂肪的检测

方法一:组织样液+苏丹III染液 → 橘黄色(

方法二∶

取材:花生种子(浸泡)去种皮,将子叶削成薄片

制片:选取最理想的薄片 → 滴2~3滴苏丹Ⅲ染液染色 → 体积分数50%的酒精去浮色 → 制成临时装片

观察:在低倍镜下寻找到已着色的圆形小颗粒,然后用高倍镜观察

结论:花生种子中有脂肪存在


(3)蛋白质的检测

选材与制备组织样液:大豆组织研磨液

显色反应:组织样液2mL+双缩脲试剂A液1mL+双缩脲试剂B液4滴 → 摇匀后变成紫色

结论:大豆组织样液中含有蛋白质


习题1

2020年1月广东会考饶7题3分

下列关丢生物组织中有机物检测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鲜榨甘蔗汁与碘液混合后呈蓝色【甘蔗主要含有蔗糖】

B. 蚕丝与斐林试剂混合后呈砖红色沉淀【用双缩脲试剂检测】

C. 蛋清稀释液与双缩脲试剂混合后呈棕色【紫色】

D. 花生子叶切片用苏丹Ⅲ染液染色呈橘黄色


习题2

2020年1尽北京合格性考试(春季)第4题1分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将斐林试剂加入到蔗糖溶液中,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蔗糖不是还原糖】

B. 将双缩脲试剂加入到蛋清稀释液中,溶液变成紫色

C. 将肝脏研磨液煮沸冷却后,加入到过氧化氢溶液中立即出现大量气泡【过氧化氢酶煮沸,导致酶失活】

D. 光合色素提取实验中,应在研磨叶片后加入CaCO₃,以防止色素被破坏【研磨前】


习题3

2019年1月北京合格性考试第31题6分

炸薯条是常见的快餐食品。若马铃薯块茎中还原糖含量过高,可能导致油炸过程中产生有害物质。为检测还原糖含量,研究人员采用不同方法制备了马铃薯提取液,如下表所示。

请回答问题:

(1)马铃薯提取液中含有淀粉,此外还含有少量麦芽糖、果糖和葡萄糖等还原糖,这些还原糖能与斐林试剂试剂发生作用,经水浴加热后生成砖红色沉淀。

(2)据表分析,三种马铃薯提取液制备方法中,方法最符合检测还原糖的要求,原因是这种方法制备提取液时还原糖浸出程度充分,并且提取液的颜色浅,有利于观察实验结果。


2️⃣色素提取和分离试验

【色素的提取】

(1)实验原理:绿叶中的色素能够溶解于无水乙醇(体积分数95%乙醇+Na₂CO₃)丙酮、等有机溶剂。

(2)步骤

称取绿叶

剪碎

研磨:加少许二氧化硅、碳酸钙和10mL无水乙醇

过滤:将滤液收集到试管中,及时用棉塞将试管口塞严


【色素的分离——纸层析法】

(1)实验原理:不同色素在层析液(苯丙酮石油醚)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

(2)步骤

制备滤纸条:

  • 将滤纸剪成略小于试管长与直径的滤纸条
  • 将滤纸条的一端剪去两角
  • 在距这一端1cm处用铅笔画—条细的横线

画绿叶细线:

  • 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滤液,沿铅笔钱均匀地画出一条细线
  • 滤液干后,再画一两次

分离绿叶中的色素:

  • 将适量的层析液倒入试管中
  • 将滤纸条(有滤液细线的一端朝下)轻轻插入层析液中,用棉塞塞紧试管口


【常见问题分析】

  1. 为什么需要选用新鲜绿色的叶片做实验材料?

新鲜绿色的叶片中色素含量高,从而使液中色素含量较高,实验效果明显。

2. 为什么研磨时要加入少量的碳酸钙和二氧化硅?

①加入CaCO₃,保护色素

②加入二氧化硅,使研磨更加充分

3. 在制备滤纸时,为什么将滤纸一端的两个角剪掉?

①剪掉两角的目的是防止层析液沿滤纸边缘扩散过快,以保证色素带分离整齐。

4. 为什么要使用用铅笔画线,而不能使用签字笔、圆珠笔、画笔呢?

①签字笔、圆珠笔、画笔的笔液色素也能溶于乙醇和层析液,污染从绿叶中提取的色素。

5. 为什么滤液细线要画得直、细、齐,而且待滤液细线干燥后再重复画一两次?

①滤液细线要画得直、细、齐的目的是使分离出的色素带平整、不重叠。

②滤液细线干燥后再重复画一两次,既保证了滤液线的色素量,也防止滤液线过宽。


6. 分析滤纸条上色素带宽窄不同的原因:不同种类的色素在绿叶中的含量不同。

含量多的色素带宽;反之,色素带窄。


7. 分析叶绿体中各色素溶解度大小关系:

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


8. 滤液绿色过浅的可能原因:

①未加二氧化硅,研磨不充分,色素未能充分提取出来。

②未加CaCO₃,色素分子被破坏。

③取材不好,叶片不够新鲜,不是浓绿色。

④加入无水乙醇过多,提取液浓度太低。


习题4

2021年天津红桥区会考第11题

下表为小王的一些实验设计,目的和操作不相符的是( )

A. A

B. B

C. C

D. D【苏丹III染脂肪,染色体应用龙胆紫 / 醋酸洋红】


习题5

2020年1月广东全考第9题3分

下表关于“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操作与目的相匹配的是( )

B:使研磨更充分

C:是绿叶浓度足够大,而且我们希望要细直线

D:减慢层析液扩散


习题6

2020年7月北京合格性考试(夏季)第8题1分

纸层析法可分离光合色素。下列分离装置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C

【绿叶不能碰细线;色素有挥发性需要有试管塞】


3️⃣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的有丝分裂

  1. 实验原理

(1)在高等植物体内,根尖、芽尖等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旺盛。

(2)各个细胞的分裂时独立进行的,因此在同一分生组织中可以看到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通过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可以判断这些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

(3)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如甲紫溶液,旧称龙胆紫溶液)着色。

2. 操作

洋葱根尖培养:待根长约5cm时,可用于实验

制作装片

  • 取材
  • 剪取根尖2~3mm
  • 解离
  • 质量分数15%盐酸+体积分数95%酒精(1:1)
  • 目的: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
  • 漂洗
  • 漂洗液:清水
  • 目的: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防止解离过度
  • 染色
  • 染色剂:0.01g/mL或0.02g/mL龙胆紫染色(或醋酸洋红液)
  • 目的:使染色体着色,便于观察
  • 制片
  • 操作:用镊子取出根尖,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用镊子尖将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复加一片载玻片,用拇指轻压
  • 目的:使细胞分散,有利于观察

观察

  • 低倍镜观察:找分生区
  • 高倍镜观察:找各分裂期细胞


习题7

2020年1月浙江会考(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适应性考试)第19题

洋葱根尖纵切片经碱性染料染色后,观察到某区域的细胞图像如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该图像中的细胞应都位于根尖分生区

B. 所用的碱性染料可能是龙胆紫或醋酸洋红

C. 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该细胞图像【光学显微镜也可以】

D. 在图像中可观察到处于分裂期前期的细胞


习题8

2021年天津红桥区会考第21题

小萌同学在“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实验中,观察到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如图所示,其中出现细胞板的是( D


习题9

2020年1月北京合格性考试(春季)第37题7分

下图中编号A~F的图像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植物(2n=24)版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取该植物解离后的花药,捣碎后置于载玻片上,滴加碱性染料染色1~2min,压片后制成临时装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数目和分布,以此作为判断该细胞所处分裂时期的依据。

(2)上述细胞分裂图像中,图A所示织跑央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会随着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换而发生交换,导致基因重组

(3)图C中的细胞所处的细胞分裂时期是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该细胞中有48条姐妹染色单体。

(4)请将上述观察到的细胞图像按减数分裂的时序进行排序︰A→C→E→D→B→F。

助力高中生物合格性考试!必修一年年考的实验总结 |学考会考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