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失格》&《无问西东》Feat SQ

倘若你能提前知道你的人生,你是否还有勇气去重新来过。
在流淌着的生命长河中,暗礁、支流填充其中。有的河水选择去打磨礁石,流入干涸的河床;有的避礁石而远之,庸庸碌碌的流入大江大河;还有的粉身于礁岸上,吸收着阳光,形成它化为彩虹最后的骄傲。
《无问东西》中不断变化的是学府中蕴含的人才,不变的是充满选择、谨小慎微的选择。
吴岭澜像大部分大学生一样,纠结于文理科之间的选择;沈光耀受困于家训与现实之间的矛盾;陈鹏必须在自己心爱的人与科研事业之间做出一个决定;张果果在尔虞我诈的职场与四条鲜活的生命之间进退两难。选择,受限于现实,需要的是真实。而何为真实?
电影中梅贻琦校长在教导吴岭澜时给出了解释:“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能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
吴岭澜发挥自己的专长,改了专业;沈光耀不忍继续目睹哀鸿遍野的祖国,展翅高翱;小孩子才做选择,而陈鹏,全都要;张果果离开原来充满尔虞的职场,收下了四千金的胎毛笔。他们没有做出妥协,他们的选择是真实的,他们的人生充占的是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他们干脆,他们果敢,他们是勇于去打磨礁石,流入干涸河床的鼓浪。
作为日本文学泰斗的太宰治同样面临着纠结与选择,可这回作为旁观者的我们仿佛不能给他贴上干脆果敢这类标签,只因为他最后输给了选择,流入支流的他最终干枯于燥热的龟裂寸土之上。
家中行六,在举手投足之间注意着兄父颜色的变化;外出就学,同学们的冷嘲热讽,都化作了他的砂纸,为遗作《人间失格》中叶藏立体的人物形象抛足了光。妻子出轨,评奖遭拒绝,就算自杀也无法顺意。生活这位刽子手操着钝刀对年轻的太宰治施加了长达39年的处刑。
太宰治在自己的作品中缩入了自己卑微的身影,缩入了一滴停滞观测,希望靠着滑稽这根细 丝去维系着与人类单薄联系的“水珠”,一滴试图流入江大河之但最后却被大浪拍碎的“水珠”。这珠水太过于胆怯,它胆怯到惧怕幸福,惧怕骄阳向他伸出的温暖,它未曾体会到应有的温柔,挥发到空中,没能散发出它最后的骄傲。太宰治像极了上帝的弃子,默默观测者这失格的人世。他在绝望中选择去自杀,在欲死而不得中又望见了希望,但希望往往又是件危险的东西,它足以让人断肠于黎明。“不要绝望,在此告辞”,温柔的他酝出了最后的佳酿,分装两杯,一杯斟满着希望,敬向了人间;一杯盛满着绝望,对影独酌。他后悔自杀的选择吗?他还留恋于这条陌生的江河吗?遗体上留下激烈反抗的迹象能恰当地说明他真实的选择吗?
所爱非真爱,所行非真心,心中除去回荡着的抽泣声之外,悄无声息。太宰治的一生问西问东……
来到安师大化学非师范,不能说是我一八年最想做出的选择,但我却能说是我最真实的选择。躺在405床边的床板上,不会因为对高考前没有复习到位所产生的愧疚而辗转反侧,不会因为自己不是最差而沾沾自喜。做出这个决择,显溢出的喜悦与不羞耻的平和,或许这就是不让我后悔的最真实的选择吧!
一学期匆匆结尾。离开了405的床板,离开了安师大的宿舍楼,在少了室友呼噜声的房间里回想自己人生新历程的初半年,真可谓是忧心忡忡。
碳水的甜腻总能促进多巴胺的分泌,但怎么都不能掩盖脂肪细胞的膨胀;长时间的泡馆总能让自己找到自以为很努力的成就感,但却忽略了飘飘然坠落后的空虚。这是我自己的选择,可这种选择却没有以往的选择来得真实。对于上半年的失落,内心必然充斥着不甘。而反思与沉静又是在自己的实力不能撑起野心时做出最优的妥协。扮猪没能吃成老虎,看似努力的脚步下少了一份以前180斤时应有的踏实。这半年来轻浮的不只是体重,可能还夹杂着曾经珍贵的稳重。
“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能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这或许不只是真实,更是一份踏实,一种脚踏实地扎扎实实踩出来的踏实。选择安师大的时候,我无问西东,我真实得像即使坠机也能笑着对战友说出“回家”的沈光耀;在选择做事方式上,我左顾右盼,像极了失格在人间的太宰治,怀揣着一份虚伪的真实,滑稽地维系着与人类的联系,艰难地找着自己的定位。
果然,好高骛远终究还是没能斗过稳扎稳打!
进校之初寄语墙上不知还是否粘贴着我的那张写着“脚踏实地”的便利贴;从前180斤所拥有过的沉稳不知是否还能延续到我的未来三年。我不愿在四年之后在心中谱出《师大失格》的大纲,我只想在心中描绘属于自己的分镜,剪辑出自己的《无问西东》。
倘若我能提前知道我的人生,问我是否还有勇气去重新来过?
我想我的人生允许有过胡来,但不允许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