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出现死秧症状怎么办,不能等必须赶快防治,造成损失可不能行
黄瓜既是蔬菜也是水果,是我国重要的蔬菜之一,不管男女老少都喜欢食用,近年来黄瓜的种植面积也在增大,但是随着连续多年重茬种植和,种植面积越来越大,尤其是设施黄瓜栽培的推广,棚室内高湿、高温的有利环境为黄瓜枯萎病的危害和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黄瓜枯萎病也叫死秧病,一旦发病很难防治,重者造成毁灭性的损失,轻者造成减产。
一、黄瓜枯萎病症状
1. 叶片变黄:黄瓜枯萎病首先在植株的低部叶片上出现症状,叶片开始变黄,渐渐变得枯黄、脱落。
2. 微小水渍:出现的第二个症状是在叶片上出现微小水渍,这些水渍相互融合成大的液汁区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液汁区域开始变干,叶片变得发黄。
3. 枯萎:随着黄瓜株的发育,病征逐渐向上蔓延,茎部表现为发黄枯萎,病株不再生长,整株病株枯死。
二、发病规律和特点
1. 发病季节:黄瓜枯萎病一般在夏季发病较多,病情严重时可导致全株枯死。
2. 发病原因:黄瓜枯萎病主要是由土壤中的真菌瓜专用枯萎菌引起,病原菌保存在植物残体、土壤中,在一定的适宜生长条件下,就会进一步带来病害的发生。
3. 传播方式:该菌的繁殖和传播方式有三种:土传、种子传和腐殖质传播;其中土传病害为最常见,通过土壤中的根系接触即可使病原菌侵入植物体内。
4. 特点:由于该病菌具有强烈的致死性、种质资源有限,因此黄瓜枯萎病一旦发生,就会快速地蔓延和扩散,给黄瓜生产带来严重的危害。
三、综合防治措施
1. 病害田地的处理:病害田地虽然可以种植其他绿肥作物,但实际上,此时地里仍可能潜伏着真菌的菌丝或菌核,因此,在接下来的三年内仍不能种植属于黄瓜科的蔬菜作物。
2. 种子消毒:种子消毒是黄瓜枯萎病防治的关键着手点之一,对于种子可以在温水中泡涨2-4小时,然后进行体外消毒处理并加洒拌种剂。
3. 轮作优化:黄瓜枯萎病主要就是由土传和根系接触的方式传播造成的,因此不要连续种植同一品种或同一科的蔬菜作物,以免细菌在土壤中根系残留带来不利影响,应做到合理的轮作,避免同类作物多年连续种植。
4. 杀菌剂使用:可以使用有效的生物菌剂和化学杀菌剂控制黄瓜枯萎病的发生发展,常用的生物菌剂有拍桑孢子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根瘤菌等;化学药剂可以使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JB311和三氯杀菌脲等。
5. 接种制备和培育抗病品种:可采用接种制备、培育具有抗枯萎病基因的品种进行生产,如西瓜糖瓜、草莓瓜等具有较强的耐病性,此外根据研究报告,采取逆行染色体构建1RS.1 BL染色体及后代的筛选也具有一定的抗菌效果。
总之,黄瓜枯萎病的防治需要综合采取措施,包括环境整治、种子消毒、轮作优化、药剂使用和培育抗病品种等,以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