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特斯拉学做咖啡,马斯克第一性原理,如何成就一家咖啡创业公司
隅田川是零售咖啡行业的头部玩家。
根据天猫数据,8月份,隅田川在挂耳咖啡、咖啡液、袋泡咖啡三个类目蝉联第一。
有意思的是,隅田川的模仿对象不是咖啡行业的其他公司,而是特斯拉。
虽然隔行如隔山,但做产品的底层逻辑却是相通的。
隅田川创始人林浩在一次访谈中,提到最多的不是咖啡品牌,而是特斯拉和马斯克。
马斯克的第一性原理已经火了好多年,大部分创业者都不陌生。
很多创业者也喜欢谈第一性原理,但如何把第一性原理运用到企业的管理中,很多人都摸不着头脑。
通过把第一性原理运用到咖啡行业,从而大获成功的隅田川,是一个非常好的案例。

第一性原理需要不断追问和思考,找到事物的本质,然后采取相应的行动。
那么首先要思考的就是,咖啡这个赛道,第一性原理是什么?
林浩发现用户的根本需求是高品质现磨咖啡,但这个需求很多时候,无法被满足。
虽然大家都知道现磨的咖啡更好,但很难做到随时喝到现磨的咖啡。
于是市场上出现了冻干咖啡粉、咖啡液和挂耳包等替代品。
冻干咖啡粉、咖啡液,经历萃取、浓缩、升华这一系列深加工之后,咖啡风味会产生严重的流失和破坏。
所以好多顾客会说咖啡液和冻干“不香”。
挂耳包是咖啡豆研磨后直接装袋,冲入惰性气体(氮气)阻隔氧气密封,从而最大程度保留了咖啡的风味。
所以零售咖啡的第一性原理,就是如何尽可能做到完全隔绝氧气保鲜。

如果挂耳咖啡在研磨后得到“完美”保存,那么用户萃取饮用时,这杯咖啡几乎和现磨咖啡没有差距。
但认识这点还不够,还要找到可以量化的指标,来改善提升隔绝氧气保鲜的效果。
特斯拉的做法是找到核心指标,比如电动汽车,核心指标是电池的能量密度。
挂耳咖啡中,衡量隔绝氧气保鲜效果的指标是残氧量。
我们经常说管理者一定要把精力集中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但很多管理者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事情。
经过基于第一性原理的分析,林浩对什么是最重要的事情就很清晰了。
创立隅田川的5年多时间,林浩在供应链上花了90%的精力。
通过整合先进的日本产业链,投资技术及设备、优化生产流程等等,目的就是控制挂耳咖啡的残氧量指标。
现在隅田川的挂耳咖啡的充氮量在99%以上,残氧量控制在1%以下。
正是因为对第一性原理的深刻理解,隅田川通过死磕残氧量,从而获得了口感上的提升,赢得了消费者的喜爱。

成功企业都有自己的秘密,建立起自己的护城河。
如果不是运用第一性原理,创业者就会陷入目标的迷茫,很容易被趋势裹挟,迷失方向。
与第一性原理相对的是“比较思维”,就是看到别人做什么,我也去做。
比如有公司请了明星代言人,或做了网红营销,或者推出什么新品,其他公司就很容易跟风模仿。
这可能会有一时的效果,但无法与竞争对手拉开差距。
而一旦运用第一性原理,发现了控制残氧量指标这个目标。
就可以摆脱各种噪音的影响,坚定地走自己的道路,直至建立起护城河。
用第一性原理创业,就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到行业里最关键的本质问题,然后专注于此。
不管你的公司在哪个行业,也要好好想一想,你所在行业的第一性原理是什么?
本文由微信公众号富日记原创,如转载请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