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人体系统调优》提纯
原文:https://zhuanlan.zhihu.com/p/518309835 作者:字节(侵权联系,即刻删除)
睡眠
原理
皮质醇(cortisol)和肾上腺素(aderenaline)会让我们醒来
同时还会设定松果体释放褪黑素的倒计时钟,会在十多个小时之后让我们感到困意再次入睡。
影响生物钟的最大因素是光照-通过黑视素神经节细胞来接收光照信息,用以设定我们的内在生物钟。
体温也是一个用于控制我们生物钟的手段
实践
起床后应该到外面去接触阳光,持续 2-10 分钟。
在晚上要尽量减少光源的接触
如果不可避免需要在晚上接触光源,处于较低位置,暗淡的红光,蜡烛之类的会相对好一些。
傍晚观察落日对于后续入睡有帮助
午睡对有些人可能有帮助 可用Yoga Nidra替代
体温
早上洗冷水澡,快速升温,睡眠周期前移(早起)。
晚上锻炼身体,保持高体温,延后周期(晚睡)。
可以选购一些自动控制体温的智能床垫来提升睡眠质量
饮食和药物因素
咖啡因会占据腺苷(adenosine)的受体,阻断入睡的信号。有不少文章都提到中午之后尽量不要喝咖啡,但 Huberman 表示没有科学实验表明咖啡因对所有人的效果是一样的,得根据自己的测试情况来。比如他自己在下午 5 点喝咖啡也能正常入睡。
镁,对入睡有帮助。
芹黄素也能帮助入睡,但要注意对雌性激素的影响。
建议不要摄入太多牛磺酸
不建议通过摄入褪黑素来帮助入睡,褪黑素药物本身的规格把控不严格,且褪黑素容易引起抑郁情绪。
中午可以吃低卡路里以及含酪氨酸的食物,如坚果,大豆,部分蔬菜等,提升多巴胺,肾上腺素,保持清醒。
晚上则可以吃点淀粉,白肉等富含色氨酸的食物,进而转化为血清素,会让人更加平静,容易入睡。
6-8 小时的睡眠比较健康
对于各类药物的检索可以参考:examine.com
饮食
Fasting
解释:禁食的状态,也就是血糖含量较低的状态。此时我们的身体会更活跃的进行体内细胞的修复与清理(autophagic)。
基础:起床后至少 1 小时内不要吃东西,同时睡前的 2-3 小时不要吃任何东西。
高阶:目前研究结果中最理想的进食窗口是 8 小时,结合社会习俗等,一般比较合理的时间在 10-18 点或 12-20 点的范围。
通过健身来增肌,建议可以把这个时间窗口往前移,因为早上摄入蛋白质会对肌肉增长有益。而健身的时间可以自由选择。
保证这个窗口时间的稳定性
尝试高阶 fasting,建议逐渐切换进食习惯,例如每两天缩短 1 小时的进食窗口,逐渐达到理想的 8 小时。
备注
喝水,茶,咖啡(不加牛奶)等,并不会中断禁食。但一勺糖的摄入就会中断。
晚饭后想尽快进入禁食状态,可以做一些轻量运动,比如散步等,加快血糖清理。
二甲双胍,黄连素(berberine)等可以直接促进血糖清理。肉桂皮,柠檬汁,也能轻微降低血糖。
饮食与消化道健康
总结:多喝酸奶多吃菜
如果要改善肠道菌群生态,最好的方式是一天两次摄入天然发酵类食品。
推荐地中海饮食结构 - 或者中国膳食指南https://sspai.com/post/72984
心态与动力
多巴胺
原理
“相对变化量”的多少
当你持续做一件喜欢的事情时,你感受到快乐的阈值也会不断提高。
多巴胺的总体“储备”是有限的
多巴胺也具有叠加效应
Huberman 教授非常推荐马黛茶
不推荐持续使用药物
冷水浴能够提升多巴胺释放到 baseline 的 2.5 倍左右
每周 11 分钟左右足够。如果已经习惯了冷水浴,那么也就没有释放多巴胺的效果了。
注
半夜睡不着刷手机是很有害的
维持健康的多巴胺水平
间歇性且随机的奖励机制
通过随机化叠加因素的多少,来实现多巴胺释放的差异性。
以健身为例,我们可以随机决定今天是否要听音乐,是否去健身时带手机,是否要在健身前喝能量饮料等因素。如果其它什么都不做,只是单纯健身,那么多巴胺的释放量就会相对较低。如此就能模拟多巴胺释放有高有低的随机奖励机制。
成长型思维
因为一个活动收到奖励(比如金钱,美食等)时,反而会降低活动本身的愉悦程度。
始终以完成活动后的奖励为目标,则整个过程中就很少释放多巴胺,让原本困难的过程变得更加难以坚持。
主观思想可以影响这个系统起作用的方式
通过自我暗示,把努力过程本身当作一种“奖励”。
通过自律,自我暗示来改变自身对各类活动的喜好。
学习与专注
学习的原理
学习的本质是神经元的重新连接->神经可塑性(neuroplasticity)状态
犯错是进入学习状态的重要前提
心流是一种精神高度集中且接近于自动化的状态,是在做已经知道怎么做的事情,而不是在学习新的知识技能。
这个“神经可塑性”的化学状态是可以持续的
可以先通过一些其它操作触发大脑的这个机制,再去进行真正的学习。
当你在遇到挫折困难时,大脑进入了可塑性状态,而此时放弃,那么神经元也会重新连接到这种容易放弃的行为模式,形成恶性循环
休息和睡眠时也会发生大量的神经元重连接的活动。
利用神经可塑性
未满 25 岁-可塑性好--尽可能广泛的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
超过了 25 岁--提升神经可塑性
成年人对于小幅度的增量学习是完全可以适应与掌握的
对于达成目标的渴求度越高,重要性越大,奖励的刺激越大(比如为了生存),则神经可塑性就会越容易出现。
通过扰乱前庭神经系统(vestibular system),能够达到神经元可塑性的状态
让你的身体有一些“新颖的重力体验”,如倒立,瑜伽,体操,滑板,任何让身体会失去平衡的一些状态等,会快速激发“我犯错了”的信号,进入学习状态,甚至可以在之后去做别的任务的学习。
学习的理想状态
不能太放松以至于有些昏昏欲睡,也不能太紧张激动,无法控制自己拥有清晰的思考
提升专注
适量补充 Omega-3 EPA 鱼油
通过身体其它部分释放运动,可以帮助提升注意力
神经科医生在开刀时,如果采用半蹲半站的姿态(运动释放),拿手术刀的手更稳定不容易颤抖。
限制视野范围,能够提升专注度
视线往下看会让神经系统偏向镇静,放松,甚至困倦,而视线向上则会让系统提升警惕。
每天在手机上花费的时间应该少于 60 分钟(青少年)/120 分钟(成年)
17 分钟的冥想,能够对大脑中的神经元做重新连接,永久地改善注意力。
大脑健康
对大脑直接帮助最大的是有氧运动
建议每周 150-180 分钟的有氧训练。
帮助的食物
Omega3, 尤其是 EPA 等脂肪酸
多吃鱼,牡蛎,鱼子酱,奇亚籽,核桃,大豆。一天至少摄入 1.5 克,理想情况需要 3 克以上。不喜欢吃鱼的话可以辅助摄入鱼油。
磷脂酰丝氨酸
也对认知能力有帮助。通过鱼,肉类,卷心菜来摄入。
乙酰胆碱
重要的神经调质,提升注意力。摄入胆碱的重要来源是鸡蛋,尤其是蛋黄。土豆,坚果,水果中也含有,虽然没有蛋黄中的含量那么丰富。可以通过 Alpha-GPC 等补充剂来获取。
通过提升大脑代谢的活跃度来增加对某种食物的喜好
长寿
衰老的本质
衰老是一种疾病-基因信息的损失
DNA 本身的信息
控制哪些基因进行表达的信息(表观基因组epigenome)受到了破坏
fasting 为何能提升动物/人类 30% 以上的寿命
通过基因治疗方法,可以重启我们的 DNA 表达系统。
Sinclair的实践
不吃早饭,午饭也吃的比较少,酸奶或者橄榄油,晚饭吃蔬菜为主,加鱼和虾,基本不吃牛排。不吃糖,甜品,面包。基本达到了 2 小时进食窗口的高阶 fasting 状态。他偶尔也会尝试一整天都不吃东西,但比较难坚持。
每天摄入 1 克的白藜芦醇(resveratrol),1 克的 NMN(进而会转化为 NAD,which is sirtuin 的“燃料”),还有二甲双胍(metformin)。其中锻炼的日子可能会跳过一些补充品。他并不吃复合维生素。
以蔬菜为主食的好处:富含各种营养,维生素;包含异种激素(Xenohormesis),植物基于“压力”之下产生的物质,对长寿有益。后者也可以通过槲皮素(quercetin)来做膳食补充。
一般会隔一天进行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有氧运动能提升 NAD 水平。
根据家族病史来决定一些药物摄入,如他 29 岁就开始服用降胆固醇药物。
对于人造甜味剂,教授认为总体来说是安全的。他偶尔也会喝健怡可乐。
Sinclair:未来这种健康数据的实时监控与个性化诊断会成为主流
他举了一些例子:
监控血糖水平 HbA1c,观察 fasting 的影响等。
监控炎症指标 CRP,与心脏病等各种疾病的诱发相关。
监控 LDL,通过药物等进行控制。膳食胆固醇对血液胆固醇几乎没有影响,不需要戒红肉,黄油等。
补充铁元素可能加速衰老。医学指标需要个性化,低铁元素含量并不一定导致贫血。
还有一些影响寿命的负面因素:
肥胖症会加速衰老。
吸烟,会破坏基因表达,加速衰老。
X 光检查同理,没有必要时,避免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