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文解读】病毒样颗粒(VLP)疫苗的研究现状(2):VLP预防性疫苗研发进展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意见和建议,以官方/公司公告为准;本文仅作医疗健康相关药物介绍,非治疗方案推荐(若涉及),不代表耀海生物立场。任何文章转载需得到授权。
文章导读
病毒样颗粒(VLPs, virus-like particles)最初用于在原子水平上解析病毒结构,随后迅速应用于乙型肝炎病毒(HBV)、乳头瘤病毒(HPV)和戊型肝炎病毒(HEV)等预防性疫苗的开发。随着技术的发展,VLP作为炎症、疼痛、过敏、肿瘤等治疗性疫苗、以及作为药物递送载体的相关研究也取得很大进展。
2022年8月,牛津大学和伯尔尼大学的Martin F Bachmann和Mona O Mohsen在《Cell Mol Immunol》[IF: 22]发表综述文章:Virus-like particle vaccinology, from bench to bedside。作者聚焦于病毒感染预防性疫苗、以及慢性炎症、疼痛、过敏和肿瘤治疗性疫苗,简述了VLP疫苗的发展过程,并汇总了已上市、临床研究阶段与临床前阶段的VLP疫苗品种。
作为重组蛋白疫苗CDMO行业人员,菌菌详细解读了这篇文章,以剖析VLP疫苗的发展现状和研究前景。
鉴于原文内容丰富且篇幅较长,贴心的菌菌将原文分为三个篇幅连载进行摘要简牍,菌菌将先后介绍:
1.VLP疫苗的发展历程与商业化/已上市VLP疫苗品种
2.在研VLP预防性疫苗的研发进展
3.VLP治疗性疫苗的研发进展
菌菌在第一部分分享了商业化的VLP疫苗,感兴趣可戳链接查看:病毒样颗粒(VLP)疫苗的研究现状(1):商业化VLP疫苗,相信大家已经对商业化VLP疫苗品种形成了基础的认识,包括HBV、HPV、HEV和疟疾的抗感染等适应症。除已上市的几款VLP疫苗外,传染病领域内其他VLP疫苗研发进度如何呢?
菌菌今天继续第二部分内容的分享:VLP预防性疫苗的研发进度(上市前),涵盖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COVID-19)和流感等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一 VLP预防性疫苗研发进度
鉴于良好的安全性和适当的免疫原性,多种基于VLP平台开发的预防性或治疗性疫苗被开发,且部分已发展至临床2-3期阶段。在传染病领域内,VLP疫苗在研适应症包括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新冠肺炎(COVID-19)和流感等。
1.1 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
MERS是由MERS冠状病毒(MERS-CoV)引起的重症呼吸疾病。MERS-CoV是一种RNA病毒,有包膜,含多种免疫原性蛋白,包括刺突蛋白(S, spike)、膜蛋白(M, membrane)、包膜蛋白(E, envelope)与核衣壳(N, nucleocapsid),其中S蛋白在介导病毒进入受体细胞中发挥重要作用,也是疫苗开发的重要靶点。
VLP是预防MERS-CoV的一种技术平台,Mohsen等(综述原文一作)将破伤风毒素(TT)表位融合至黄瓜花叶病毒样颗粒(CuMV),建立了基于CuMVTT的改良型VLP疫苗平台。随后,团队人员进一步融合MERS-CoV病毒的S蛋白受体结合域(RBM),开发了针对MERS-CoV的嵌合型VLP疫苗mCuMVTT-MERS。mCuMVTT-MERS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可实现TLR7/8配体(包裹核酸)的自组装,可诱导高水平的特异性抗体。
Zhang等使用杆状病毒体系表达MERS-CoV的三种结构蛋白:S蛋白、包封蛋白(E)和膜蛋白(M),自组装成VLP。这款MERS-CoV-VLP在恒河猴中诱导了特异性抗体,及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该团队还利用犬细小病毒(CPV)VP2结构蛋白开发了一种嵌合VLP疫苗,表达MERS-CoV的RBD蛋白,嵌合疫苗在小鼠模型中诱导了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如上所述,当前已有几款MERS-CoV-VLP候选疫苗在体内外试验中取得积极结果,但尚未进入临床阶段。

图1: MERS-CoV与VLP疫苗的结构示意图
1.2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COVID-19)
COVID-19是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因为同属于冠状病毒,SARS-CoV-2病毒的结构蛋白与MERS-CoV类似,包含S蛋白、M蛋白、E蛋白和N蛋白。全球约有30种新冠疫苗获批用于人体,有几十种候选疫苗处于临床开发阶段。由于新变种连续出现,仍需开发新型的、高保护效力的疫苗。
Mohsen等采用了化学耦合的方式开发新型COVID-19疫苗,团队成员将SARS-CoV-2的RBD与CuMVTT VLP耦合,使用赖氨酸残基对VLP表面进行修饰。体外试验显示,这款VLP候选疫苗诱导了高特异性抗体反应,可有效中和不同变体。将CuMVTT-RBD通过鼻内给药至小鼠模型,引起了强烈的全身性和粘膜IgG和IgA反应。
为实现大规模生产,Mohsen等使用基因融合代替体外化学耦合,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并组装成VLP嵌合疫苗CuMVTT-RBM,该嵌合疫苗在小鼠和兔体内诱导了特异性抗体。CuMVTT-RBM疫苗可实现大规模生产,1000 L发酵罐可制备250万剂,在4°C条件下可稳定储存14个月。与AP205噬菌体VLP融合的嵌合疫苗也获得相似结果。
此外,研究者还设计了一款双嵌合颗粒,可产生针对S1蛋白RBM、以及S2切割位点的中和抗体。
在不含病毒基因组的情况下,SARS-CoV-2的四种结构蛋白(S蛋白、M蛋白、E蛋白和N蛋白)可组装成VLP。Yilmaz等使用HEK293细胞表达六脯氨酸融合的S蛋白、N蛋白、M蛋白和E蛋白,生成的VLP颗粒有效诱导抗体的生产,并预防肺部病变。该候选疫苗已发展至II期临床阶段。
Medicago公司选择了植物表达体系表达全长S蛋白,S蛋白三聚体移动到质膜中的脂筏上,自发组装成VLPs(CoVLPs),在植物细胞表面“发芽”。CoVLPs在猕猴体内可诱导强烈而持久的IgG反应,且AS03佐剂的存在能增强T细胞反应,保护灵长类动物免受病毒感染。CoVLPs已在加拿大获批上市。

图2: 基于化学偶联或基因融合的VLP疫苗开发
1.3 流感(Influenza)
流感病毒表面的血凝素糖蛋白(HA)和神经氨酸酶(NA)是疫苗开发的重要靶点,HA包括头部和茎部。当前上市的流感疫苗均以HA头部为中和靶点,然而HA头部抗原易发生变异,因此有必要每年或每两年开发流感疫苗。HA茎部抗原虽相当保守,但由于空间结构等因素,并不具备免疫优势。流感病毒的其他结构蛋白包括表面蛋白M2,内部蛋白基质蛋白M和核蛋白NP。

图3: 流感病毒结构示意图
Buffin等基于哺乳动物细胞平台,开发了一种含有HA、M1和NA的VLP疫苗,表达的VLPs与原病毒外表面相似,具有较高的免疫原性。
Mohsen等基于细菌表达系统,设计了多种HA球状结构域,与Qβ噬菌体VLP表面耦合,制备的候选疫苗均在小鼠体内诱导产生抗体,在I期临床中显示了免疫原性。
由于HA蛋白保守性低,也有研究选择其他结构蛋白靶点开发新型疫苗,如M2胞外结构域(eM2)或HA茎部结构。动物实验显示,通过基因融合或化学耦合制备的eM2-HBcAg或Qβ可预防甲型流感病毒的多种分支。与噬菌体Qβ类似,AP205噬菌体衍生的AP205-VLP也可高水平诱导特异性抗体。
Mohsen等以eM2为靶点抗原,同时将原核来源的RNA包裹至VLP颗粒内部,作为TLR7/8配体,相比真核RNA显示出更高的保护效力。以上结果也提示了,VLP中包裹的RNA类型影响疫苗的免疫原性和保护效力。
HA茎部结构更加保守,其三聚体形式有助于与VLP化学偶联,将其呈现在乙肝表面抗原HBcAg表面,可在小鼠体内诱导强烈的IgG反应。此外,小鼠试验显示,将HA茎部连接至铁蛋白纳米颗粒表面也可诱导中和效应。
以上结果提示,流感疫苗的开发靶点中,除常规的HA头部为靶点抗原外,以甲流病毒保守结构HA或M2为靶点设计VLP疫苗也是一种有效策略。也有研发人员基于H5N1、H7N2和H9N2多个甲流亚型的HA蛋白设计嵌合型VLP疫苗,以达到广谱的免疫效果。
基于大肠杆菌和酵母表达体系,耀海生物已成功交付多个VLP疫苗工艺开发和GMP生产服务项目,具备丰富的VLP疫苗纯化、解重聚工艺开发经验,制备的VLP产品纯度可达95%以上,具备高稳定性及适当的免疫原性,高质量满足产品商业化需求。
重组蛋白业务详情:业务介绍 | 耀海生物重组蛋白CRDMO一站式服务
结语
总结来看,已上市VLP疫苗主要基于病毒表面抗原的自组装特性,如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人乳头瘤病毒(HPV)L1蛋白、戊肝病毒结构蛋白P329。而部分在研的VLP疫苗以VLP作为载体,如AP205噬菌体、Qβ噬菌体、HBV、黄瓜花叶病毒(CuMV)来源的VLP,通过基因融合或化学偶联的方法将目标抗原呈现在VLP载体表面,同样能发挥良好的免疫原性。天然或改造的VLP载体+目标抗原的设计,为VLP疫苗的开发提供了不同的见解,同时为非自组装型抗原开发为VLP疫苗提供了可能性。
耀海生物基于多年的微生物表达体系(大肠杆菌、酵母)CDMO服务经验,具备重组蛋白疫苗工艺开发与GMP级重组蛋白疫苗生产服务能力,包括VLP载体、VLP预防性或治疗性疫苗。耀海生物CDMO团队经验丰富、交付周期短、产品质量达标,可以满足产品注册申报的需求,以期助力重组蛋白疫苗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Mohsen MO, Bachmann MF. Virus-like particle vaccinology, from bench to bedside. Cell Mol Immunol. 2022 Sep;19(9):993-1011. doi: 10.1038/s41423-022-00897-8IF: 24.1 Q1 .
[2] Peng Y, Liu Y, Hu Y, et al. Monoclonal antibodies constructed from COVID-19 convalescent memory B cells exhibit potent binding activity to MERS-CoV spike S2 subunit and other human coronaviruses. Front Immunol. 2022 Dec 22;13:1056272. doi: 10.3389/fimmu.2022.1056272IF: 7.3 Q1 .
推荐阅读
【耀文解读】病毒样颗粒(VLP)疫苗的研究现状(1):商业化VLP疫苗
【对症创药】落在脸上的光:重组胶原蛋白新应用——角膜盲
【耀文解读】mRNA IVT篇︱2022最新研究:Bayesian优化算法赋能mRNA疫苗产量倍增方法简析
【耀文解读】新冠解法再添新丁,cricRNA技术抗击新冠科研成果解读
【耀文解读】新冠病毒密码子适应性演化及对mRNA疫苗序列优化的启迪
耀海生物服务覆盖 “重组蛋白/疫苗,质粒/mRNA、纳米抗体”等领域pre-IND至临床Ⅲ期样品制备及商业化生产服务,致力于打造CRO/CDMO/MAH全方位,定制化一站式服务平台。拥有20000平符合GMP要求车间,3000平研发中心,针对客户需求提供50L-2000L定制化服务。相关资讯请联系官方客服耀菌君联系:13380332910(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