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如何成为“世界导师”?美媒:不仅反华还要反俄

文/行走斯图卡
白宫发布的新版“印太战略”,将自己描述成“世界老大”,将南亚地区“赏赐”给印度并希望新德里绑在美国的战车上。在澳大利亚举行的“四方安全对话”外长会议上,印度外长苏杰生非常“识时务”,对中国一通咆哮;然而有美媒提醒印度,想要获得“国际地位”,仅仅“反华”是不够的,还要坚定站在西方针对俄罗斯的立场上。
印度外交分析师谢丽·马尔霍特拉(Shairee Malhotra)在美国《国家利益》网站刊文称,乌克兰局势正在不断升温,然而印度在美国发起的联合国安理会投票中投了弃权票。
尽管印度的态度可以解释为诸如“平衡行动”、“走钢丝”之类的陈词滥调,但这实际上也反映了印度当前的困境。印度这张弃权票,试图复制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时的中立立场。这在当时并不令人惊讶,现在也不令人惊讶。华盛顿和莫斯科都是印度的主要合作伙伴:印度与西方日益加强的安全关系,并没有减损俄罗斯仍然是印度最大的武器供应国这一事实。
紧接着,作者提醒称:这样做对印度存在风险;如果印度选择忽略乌克兰问题,那么这场潜在的冲突将导致西方的注意力从亚洲转移,尤其是从中国身上转移开。近年来,西方的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印太地区而不是欧洲,这符合印度的安全利益,作者扬言:一旦西方注意力转移,将会刺激中国的所谓“侵略行为”。
除此之外,印度的中立姿态可能导致与西方的关系复杂化,从而危及当前“合作应对中国的局面”。冲突必将导致俄罗斯与西方疏远、进一步靠近中国,这也不符合印度的利益;尽管拜登政府重申了美印关系的重要性,但西方对俄罗斯的进一步制裁可能会限制印度与莫斯科的关系。在紧张局势可能升级的情况下,印度模棱两可的态度可能会导致自己受到美国的制裁。
作者随后建议印度:当面对这种挑战的时候,不要再做“墙头草”;尽管新德里长期以来在美俄之间采取平衡姿态,但乌克兰局势更加脆弱和恶化,需要印度采取更加具体的立场。
印度想要增加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让自己在全球舞台上不可或缺。作为华盛顿、莫斯科和布鲁塞尔的重要合作伙伴,新德里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成为欧美与俄罗斯之间的中间人。一旦战争爆发,印度必须选边站,这将彻底改变印度的外交政策框架;如果新德里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做法,阻止战争的爆发,将使印度更接近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的目标。
在文章的最后,作者呼吁:印度应该努力将自己成为世界和平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寻求全球领导地位、成为“世界导师(Vishwa Guru)”的道路上做到言行一致。
如何看待这篇文章?
不知道作者有没有考虑过这么一个问题:印度为何面临两难选择?根本原因是自己没有实力为基础,乌克兰问题根本不是印度能够左右的,新德里的话无足轻重,甚至连“中间人”的资格都没有。
对于俄罗斯而言,印度的分量可能略大一些,毕竟是“最佳凯子”。但是印度和俄罗斯之间的利益,远远没有中俄利益重要;更何况现在印度大量采购美式装备,并且忌惮美国的制裁,新德里在莫斯科心目中的地位正在不断降低。
对于西方而言,印度只是用来“遏制中国”的工具人,是服务于西方霸权体系的仆人,根本没有参与决策的地位;在西方的盘算中,印度可能会获得一些更高的评价,这就是所谓的“国际地位”,也就是印度可以作为“高级仆人”。
看得出来,“英属印度”一直都没有消失,只不过现在叫“美属印度”更合适一些,新德里想要得到华盛顿的青睐,“反华”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坚定地“反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