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动机比其他音乐概念好理解多了,因为可以直接用耳朵感受到

2022-08-21 12:49 作者:中国崛起呀  | 我要投稿

贝多芬508、动机比其他音乐概念好理解多了,因为可以直接用耳朵感受到


一直搞不懂作曲中的“动机”究竟是什么?——网友提问

…动、机、动机:见《贝多芬434~475》…

 

像西瓜皮一样游泳(发布于2022-05-22 13:52,25人赞同了该回答):

我根据题主的三个问题分点回答吧。

…根、据、根据:见《欧几里得115》…

(…《欧几里得》:小说名…)

 

…问、题、问题:见《伽利略76》…

(…《伽利略》:小说名…)

 

3、一首歌的开头就是这首歌的动机,这句话只有在限定条件下是对的,比如上面提到的这首命运交响曲。

…歌:见《牛顿106》…

…条、件、条件:见《牛顿280》…

(…《牛顿》:小说名…)

 

…对:见《欧几里得39》…

…上面提到的这首命运交响曲:见《贝多芬507》…

 

但并非所有作品在写作的时候都会用动机进行发展,

…进、行、进行:见《贝多芬222》…

…发、展、发展:见《伽利略21》…

 

同样 有很多作品 是长线条的旋律。

…旋、律、旋律:见《贝多芬71》…


在音乐结构里面,乐句由乐节组成,乐节由乐汇组成,而最关键的乐汇称之为动机。

…音、乐、音乐:见《欧几里得146、147》…

…结、构、结构:见《欧几里得41》…

…句、乐句:见《贝多芬431~433》…

…节、乐节:见《贝多芬469、什么是乐节》…

…汇、乐汇:见《贝多芬467~473》…


有些旋律在逐步细分的时候,分不出乐汇,整条旋律比较像一个不可多分割的整体,

像这类旋律化的作品,它往往不靠动机的变化来让音乐一直进行下去。

…化:后缀。加在名词或形容词之后构成动词,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绿~。美~。恶~。电气~。机械~。水利~…见《欧几里得2》…

 

像流行歌在写作的时候,通常不会有动机这个成分,它会用其他的写作手段。

但并非所有的流行歌都不用动机,仍然有作品会用动机做一些简单的模进。比如《是否》。

…简、单、简单:见《伽利略13》…

…模、进、模进:见《贝多芬487~494》…


像一开始这个向下的大跳,非常有辩识性,题主在这首歌里,,可以听到这个动机在曲子里出现非常多次。

…性:1.物质所具有的性能;物质因含有某种成分而产生的性质:黏~。弹~。药~。碱~。油~。2.后缀,加在名词、动词或形容词之后构成抽象名词或属性词,表示事物的某种性质或性能:党~。纪律~。创造~。适应~。优越~。普遍~。先天~。流行~…见《欧几里得10》…

 

但它并不会像古典音乐那样,将这个动机放在曲子的各个声部,再整个离调啊、放宽啊之类的变化。

…典、古典:见《牛顿170》…

…声、部、声部:见《贝多芬234》…

…离、调、离调:见《贝多芬262》…

…变、化、变化:见《伽利略10》…

 

这首米津玄师的作品里,它其实并没有能称之为动机的,

你可以理解为,它是主要以乐句为一个单位做对比与重复。

…理、解、理解:见《欧几里得58》…

…单、位、单位:见《欧几里得116》…

…对、比、对比:见《牛顿122》…


 

相同颜色的线代表相同的乐节,

通过相同的乐节,后面搭配另一个不一样的乐节来完成对比。这就是A段主要的写作思路。

…思、路、思路:见《牛顿55》…

 

同样也是很多流行歌的写作思路,它与动机无关。

 

结语

 

我喜欢吃老干妈。

 

发布于 2022-05-22 13:52

 

2条评论

 

光与树:

动机其实照着谱面讲,比其他音乐概念好理解多了,

…概、念、概念:见《欧几里得22、23》…

 

因为动机是可以直接用耳朵感受到的单位。

…直、接、直接:见《欧几里得34》…

 

05-22,IP属地江西

 

像西瓜皮一样游泳 回复:

在发展的时候,只用模进的话,还是很好听出来的,

但如果加入其他的变化手法,就很难听出来了,

…手:见《牛顿282》…

…法、手法:见《牛顿164》…

 

只能看谱面才能分析出来。

…分、析、分析:见《欧几里得36》…

 

05-23,IP属地江西


“动机”是从motif翻译过来的,它与“动机”无关,

请看下集《贝多芬509、在一段音乐中,主题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它是重复出现的“素材”》”


若不知晓历史,便看不清未来

欢迎关注哔哩“中国崛起呀”




动机比其他音乐概念好理解多了,因为可以直接用耳朵感受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