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卫解惑 | 复试会因为“出身”而被歧视吗?

“院校不会收出身差的同学,老师都愿意要一本院校的高材生。”相信你也曾听过这样的话,有的同学听到后会陷入自我怀疑中,纠结自己应不应该报考好的院校,报考的院校不收自己,导师不愿意要自己。

出身歧视真的有这么严重吗?万一真的存在且被我们遇上应该怎么办呢?今天小卫就来和大家聊一聊这个问题。
歧视是否存在?
俗话说“英雄不问出处”,关键点在于你是不是“英雄”。不可否认,大家都想拥有最优秀的学生。在相同的条件下,经过大学4、5年的熏陶,在较好的学习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学生,各方面能力可能都会更胜一筹。
但是这不代表普通院校的同学就没有逆袭的实力,重点高校也会有蛀虫。对于研究生的培养,招生院校会更注重考生个人能力的考查,不论出身如何,依然有被导师坚定选择的权利。
复试看不看本科成绩?
有些学校要求提交成绩单,但是具体老师看不看就是另外的说法了,这个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学校要求大家上交成绩单,主要还是为了方便老师了解考生大学学过哪些专业相关的课程,或者两位同学初试及复试实力相当难以抉择,可能会用本科成绩作参考。至于成绩的高低,当然是越高越好,但本科成绩并不是最重要的,因为你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掌握水平,已经在初试成绩中体现。
如何应对可能存在的“出身歧视”?
如果你具备比被人更强的能力,导师还一直的纠结你的出身,那么你也许可以考虑重新选择导师了。就算上岸,未来的几年研究生生活大概率会出现很多矛盾。
本科院校代表的是过去,老师更关心学生的是现在和未来发展的契合程度,比如初试成绩,以及将会在复试中考查到的综合素质方面。所以话说回来,最重要的还是你有没有比竞争者更努力!!!
复试中如何平衡“出身”短板
1.调整心态,正视短板
在考研复试考场上,扎实的专业知识是考查的重点,整体状态也会影响导师对你的印象。所以,大家在面试的时候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不要畏惧,畏惧了,你就容易紧张、不管是自我介绍还是回答问题,极容易出现磕磕绊绊。但如果克服了这些印象分就肯定不会低,平和的心态最起码不会影响发挥。接受自己的不足,并相信自己付出的努力。
当然这和自己的实力以及前期做的准备还是有关联的,大家在这一段时间积极准备复试,提升自己的实力,在面对面试的时候自然不会过于紧张。
2.准备好简历与个人陈述
在复试正是开始前,除了初试成绩,另外一个证明自己能力的重要途径就是简历。大学期间参加过哪些活动、获得哪些奖励等等,最好写上老师之前没有了解到的一些闪光点。在复试过程中,老师会围绕简历上的信息对面试的同学进行提问,任何简历上的内容都有可能被问到,所以,准备好简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老师的提问,自己也会稍微有把握一些!
个人陈述,包括自己的经历和未来的学业规划。大部分老师很看重你未来的学业规划,所以学业规划你要想清楚。你要想清楚你将来的学业研究方向,它到底是什么样的,需要什么样的能力,自己要为此做出什么样的努力,能具体到很细是最好的。
关于简历制作、面试技巧我们在复试营中也为大家准备的对应的课程,帮助大家扬长避短,达成所愿。希望大家不要庸人自扰,把精力放回学习上,认真备考,提升实力。以更自信、更勇敢的自己去面对考研,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