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验神学论·符合我思维习惯的梳理
主要想讲康德反驳的上帝宇宙论,上帝本体论这两个哲学话题。上帝宇宙论从最实在的存在者推到绝对者必然存在,本体论主要是逻辑推理。 康德指出,推理前实际已经预设了上帝存在这个概念,而这个概念是偶然的,在这个偶然上你可以采用唯我论的方式,也可以采取唯物的方式:物体就是充足理由。如果采用唯我论那么结论就是一个绝对的必然存在者和最高的实在者其实是一个概念东西,这样证明就回到了起点,或是到了一个一直证明一直循环的境地。 本体论的大概,是一个不完美的我有一个完美的概念,而这个想法不应该出自我身上,只有完美的东西才能让我把握到自身的不完美,我确定我是不完美的。所以我们可以提出在我之外有个全能完美的东西,那这个即是上帝。例如,可代入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我在”是不完美的,有缺的,经过一系列可能的推理方式,于是得出了上帝存在。 再来看上帝存在以及这里可以回忆一下上帝存在的证明过程。上帝存在的证明过程康德提出来,这个属于分析判断还是综合判断?但无论哪边,都有它存在的问题。 如果是分析判断,前面说了,证明前其实已经预设了一个上帝的概念(这个概念还不一定人人都有),那么分析判断只是在盘着形式逻辑,分析判断
不会提供新知识
,你只是在这个预设好的心里印象下提出一个你所有向的分析知识,甚至可以说从一个不完美的东西里推出完美没有必然联系。 那如果你要说它产生了新知识,那我们现在用综合判断的角度去看待它同样也是存在矛盾的。 上帝存在,我们看“存在”在这里,可不可以做系词。做系词,可把“存在”翻译为“是——”(语调拉长,尾声上扬),回想论证过程,我们发现上帝存在(是)并没有回答上帝是——,没有提供新知识。 插话:这前一段和准备写的后一段讲述重点可以不放在它的具体内容上,如果偏向看重它的理解方法,也许会有些更直观感受。 如果翻译成“是”(斩钉截铁),那就要说明它在哪,指出它的时空,而指出时空的话会进入康德刚搭建好的体系里——现象界的事,这个时候的上帝无法脱离人存在,不完满了。或者又回到开始的循环论证。 所以康德认为本体论和宇宙论的上帝是没办法证明他存在或是不存在的,就像人们无法认识物自体那样。 只是些稍稍梳理,更多内容在书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