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圈推崇的“无性别主义”是什么?“无性别主义”产品营销的背后

引 言
装束与妆容都不能仅仅用性别来定义,这就是“无性别主义”。无性别主义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性别。本次坐庄意在探讨无性别主义是否是一种流行趋势,相关产品又应该如何营销?

参与者
冷芸时尚圈2群群友
时间:2019年6月23日
庄主:Evie-香港-2群副群主
讨论提纲
01无性别主义的流行
02无性别主义产品的营销
庄主简介
Evie-香港-2群副群主
大家好,我是Evie,冷芸时尚圈2群副群主,社会科学领域的985本与港硕,对于身体、性别、时尚有学术兴趣,对于相关产品的生产与营销有商业兴趣,有出色的营销运营、分析策划、沟通合作及资源链接的能力。
时尚圈推崇的“无性别主义”是什么?“无性别主义”产品营销的背后又藏着哪些秘密?
以下所有讨论内容仅代表发言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一、无性别主义的流行
1.1 无性别主义的定义
Evie-香港-2群副群主:
大家对于“无性别”这个词是怎么理解的呢?
Yihan-杭州-3群副群主:
我认为无性别就是不分刻板印象的男和女。
Evie-香港-2群副群主:
无性别是一种定义的方式,至少性别不再只有男性和女性这两个选项。
J.kenny-广州-男装设计师:
第三性别?有时候填表的应该有男、女与其他的选项。
Evie-香港-2群副群主:
无性别应该是第三性别等概念,都是多元性别的体现。facebook注册的时候,会出现数十个选项供用户选择。
黄明-广州-6群副群主:
无性别主义(Unisex/Agender),也许解释为无边界主义(Borderless)更能表达其背后的深意,因为其本质是一种打破固有界限的态度。
Evie-香港-2群副群主:
是的,无性别主义的英文有很多,可以是unisex,genderless,agender等等。
Shane-上海-服装工作室:
无性别主义可以理解为男女皆能穿。
J.kenny-广州-男装设计师:
男女皆可穿和男女同款又有什么区别呢?无性别主义,不能单纯理解为男女皆可穿。
Evie-香港-2群副群主:
@J.kenny-广州-男装设计师 是的,它有这个含义,但是会有更进一步的文化内涵。在区分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探讨生理性别和性别认同的区别。生理性别,一般指的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性别,具有什么性征,我们以此判断TA是男性、女性或是其他性别。但是性别认同,指的更多是心理认同的方面,就是说,这个人,TA认为自己是什么性别,是男性、女性还是其他,这个不一定与TA的生理性别一致。今天我们讨论的无性别主义,也就主要关注性别认同这一个方面,就是说社会建构和心理认同的问题。
J.kenny-广州-男装设计师:
无性别主义,是否可以理解为性征不明显,不再强调男性应该如何,女性应该如何?
Evie-香港-2群副群主:
既然我们关注的是心理认同,那么“无性别”服装的第一个特点——它超越了“男性”和“女性”的区分,一般来说,都具有“男性”和“女性”都可以穿的特点,与青山说的一致。@Shane-上海-服装工作室 同时,它的文化内涵是建立在多元和复杂的性别文化上的,它其实就是想打破性别偏见,不管你是男性、女性还是任何性别,都会得到尊重,都有表达自己的权利。
Philip-广州-线上女装品牌:
请问一个顺性女喜欢穿男式衣服,属于什么范畴,是因为没有找真正的无性别的服装吗?
Evie-香港-2群副群主:
@Philip 广州 线上女装品牌 这个是另一个层面,就是这个穿衣服的人,怎么理解这件衣服。比如,我是一个顺性女,但是我觉得传统意义上的男装好看,它也并不妨碍我表达自己的性别认同,那么就没有问题。
Yihan-杭州-3群副群主:
像T恤/卫衣这一类的很多都是无性别设计。
Evie-香港-2群副群主:
@Yihan-杭州-3群副群主 Yihan说的这个确实是一个体现。
Shane-上海-服装工作室:
像演唱会上男星穿裙吗?
Evie-香港-2群副群主:
@Shane-上海-服装工作室 对,它也可以是一种体现。
Damon-上海-商品经理:
@Evie-香港-2群副群主 提问:一般来说,目前的受众接受度,女生穿男生衣服都还ok,男生穿女生衣服仍然会被排斥,有相应的理论支持么?
Evie-香港-2群副群主:
@Damon-上海-商品经理 这个是社会心态的问题,我们可以放在最后讨论。
Shane-上海-服装工作室:
主要区分,除了裙子以外,还有其它品类吗?以前男生穿小脚裤的少,现在也有看到男的直接穿打底裤的。现在感觉除了苏格兰男人,其他的人还是以裙子分男女。
Evie-香港-2群副群主:
@Shane-上海-服装工作室 对,具体品类我们可以在第三小节讨论。总之,我们今天的讨论,主要围绕相对广义的无性别主义展开,它“从设计理念之初就没有将男女性别意识区分开来,是一种性别的模糊化或者是趋同化”(王忠华,2016)。
小结:
我们今天的讨论,主要就围绕这种相对广义的无性别主义展开,它超越了传统的“男”、“女”性别的划分,“从设计理念之初就没有将男女性别意识区分开来,是一种性别的模糊化或者是趋同化”(王忠华,2016)。同时,无性别主义文化内涵是建立在多元和复杂的性别文化上的,它其实就是想打破性别偏见,不管你是男性、女性还是任何性别,都会得到尊重,都有表达自己的权利。
1.2 无性别主义的代表人物与品牌
Evie-香港-2群副群主:
那确定了我们今天讨论的定义,我们就进入第二部分,无性别主义的代表性品牌和人物。大家觉得,根据上述定义,有哪些品牌和人物符合这个定义,或者至少具有这样的内涵?

Evie-香港-2群副群主:
大家知道这是谁吗?
J.kenny-广州-男装设计师:
一个著名演员。
Evie-香港-2群副群主:
这个人是奇异博士里的法师扮演者,蒂尔达·斯文顿,她一直都被打上“酷”、“帅”、“A”这样的标签,她既有柔和的女性特质,又有硬朗的男性特质。在这种雌雄同体的特点上,她超越了我们的性别偏见。
Shane-上海-服装工作室:
古一大师很帅。
Evie-香港-2群副群主:

Evie-香港-2群副群主:
除了Tilda之外,不知道大家对这位前段时间在Met Gala上大放异彩的明星是否还有印象?
极简-郑州-销售:
我更能接受女士穿中性装或偏男款,接受不了男士穿中性偏女款。
Evie-香港-2群副群主:
那您能接受上图Erza Miller的这些造型吗?@极简-郑州-销售
极简-郑州-销售:
不能,我更喜欢基础款,简洁廓形,像苏明玉的职场造型。
·
Evie-香港-2群副群主:
他也算是无性别主义(广义)的一个代表,有一些很大胆、很先锋的造型。他的“7只眼睛”造型很“坎普”,就是因为“坎普”也代表了反叛、先锋与多元,这个与“无性别”也是在文化内涵上有一致性的。
Evie-香港-2群副群主:
@极简-郑州-销售 是的,这个就是中性风与无性别主义的差别所在。除了无性别主义代表人物以外,具体谈到品牌的话,这里就主要分享YSL的吸烟装与山本耀司的设计。吸烟装赋予传统意义上的女性以力量感。YSL发布吸烟装的时候,正是女性主义崛起的时候。吸烟装因此受到热议,也受到追捧。
Evie-香港-2群副群主:
然后山本耀司大家也很熟悉了,他的设计理念里,很重要的就是不希望“女性为男性打扮”,希望能够让服装彰显个性。


Yihan-杭州-3群副群主:
Thom Browne也算是。
Evie-香港-2群副群主:
@Yihan-杭州-3群副群主 是的,有的分析文章也会探讨Thom Browne具有“无性别”这样的特点。
小结:
《奇异博士》里古一法师的扮演者Tilda Swinton和Met Gala上“7只眼睛”的演绎者Erza Miller都在其“雌雄莫辩”的性别模糊性中,符合无性别主义的特点,而YSL的吸烟装与山本要耀司的设计,也都是代表性的品牌。
1.3 从单品看无性别主义的流行
JOSH+深圳+学生:
为什么说无性别主义流行呢?
Evie-香港-2群副群主:
我们来到第三个小部分,就是无性别主义流行的体现,也是刚才@Shane-上海-服装工作室 和@极简-郑州-销售 所关心的。
Vincent 郑-上海-外贸和时尚孵化器:
国外的女权运动是其流行原因之一。
Evie-香港-2群副群主:
@Vincent 郑 上海 外贸和时尚孵化器 对,她说的是原因问题,女权运动、性别平权运动等等,都在呼吁大家正视自己的社会性别,因此也让大家更注重多元和个性。我们主要引用淘宝3月份发布的《2019中国时尚趋势报告》。对女性来说,西装成为了一个迅速上升的品类,力量感、独立感这种都市剧女性所传递出的形象,都是吸引女性消费者购买西装的动力。而“蕾丝”、“透视”、“耳环”、“花衬衫”也更多地与男性联系在一起。相信大家在生活当中,至少是看到越来越多的男性会喜欢这些元素,至少“耳环”和“花衬衫”是很常见的。
Shane-上海-服装工作室:
格纹西装,这两年很多品牌都有出。
Evie-香港-2群副群主:
@Shane-上海-服装工作室 是的,4月份去南油也看到很多西装单品。
Shane-上海-服装工作室:
男性与范丞丞、蔡徐坤这批人大火有关吗?耳钉与紧身裤都很女性化,还有眼妆。
Evie-香港-2群副群主:
紧身衣、紧身裤也是一个在上升的男性偏好的元素。@Shane-上海-服装工作室 我觉得有,但他们毕竟也是在国内火,但应该是提升了国内消费者的接受程度。
Annabelle-上海-设计:
还有中裤。
阿滢-佛山-1群副群主:
我还是接受不了。我感觉这些人不是取向不普通,就是性格偏柔。
Evie-香港-2群副群主:
女性硬朗,男性精致,都是趋势。男性的底妆成为许多美妆品牌的新增长点,也是一个体现。
Shane-上海-服装工作室:
国外男性主流感觉还是比较纯爷们儿吧。亚洲,特别中日韩男生引领无性风。
阿滢-佛山-1群副群主:
感觉硬汉风比较少了。
Annabelle-上海-设计:
风格比较明显了,肌肉男和鲜肉男。
Evie-香港-2群副群主:
或者说,以前的主流不再是唯一的主流了。@阿滢-佛山-1群副群主
李萍-太原-买手:
我接触到国内也有设计师在做中性服装,男女都能穿。
Evie-香港-2群副群主:
@李萍-太原-买手 那它们销量怎么样?
李萍-太原-买手:
刚做的品牌,销量一般。但是我个人很爱的风格,休闲机车风。


Fiona Chen-武汉-设计师:
应该有一部分是为了与众不同吧!想有自己特立独行的风格,我也喜欢穿中性的衣服。
Evie-香港-2群副群主:
@Fiona Chen-武汉-设计师 是的,个性化也是关键词。
Shane-上海-服装工作室:
男中性还是女中性?男中性有代表品牌吗?
李萍-太原-买手:
都可以,男生穿起来不娘,女生穿起来酷。
威廉-上海-四群副群主:
@Shane-上海-服装工作室 男中性品牌有“速写”,其他偏书生气的款式应该也可以认为是男中性的。
阿滢-佛山-1群副群主:
我觉得书生气可以接受。
李萍-太原-买手:
是的,速写适合偏瘦的,我了解的这个牌子是不同体型人都能穿的,也是我这边着重在推的设计师品牌。
阿滢-佛山-1群副群主:
但是那些紧身裤带、蕾丝我感觉就不太能接受了,那种体格不壮实的穿紧身裤真的接受不了。
Fiona Chen-武汉-设计师:
@威廉- 上海 - 四群副群主 这种我个人可以接受。
Evie-香港-2群副群主:
@阿滢-佛山-1群副群主 体格壮实的穿紧身衣你可以接受吗?
阿滢-佛山-1群副群主:
@Evie-香港-2群副群主 欧式健美型的可以。
Shane-上海-服装工作室:
拉丁舞男士有很多,但日常很少见。
Evie-香港-2群副群主:
虽然场景比较特别,但也算是一种体现吧。@Shane-上海-服装工作室
李萍-太原-买手:
对的,健身跳舞穿没问题,日常就没见过穿搭紧身衣好看的,穿搭好看我都能接受。
Shane-上海-服装工作室:
男士们思想还没解放。
威廉-上海-四群副群主:
这样的风格是书生气?

李萍-太原-买手:
不书生,挺潮的。
Shane-上海-服装工作室:
可以看一下男士大衣与风衣款,有的流量小生蛮中性化的。
Annabelle-上海-设计:

Evie-香港-2群副群主:
这些都很清爽啊,大众接受度都很高吧。
小结:
根据淘宝3月份发布的《2019中国时尚趋势报告》,女性对西装单品的热情,男性对蕾丝、透视、耳环、花衬衫等的兴趣,都体现出无性别主义的流行,但是总的来看,似乎大众对女性着男装的接受度,仍旧大于男性着女装的接受度。
“
#不断学习,才有能力改变当下#
冷芸也开设以下培训课程,欢迎报名!
扫描二维码查看课程详情👀
”

二、无性别主义产品的营销
2.1 无性别主义流行背后的心理洞察
Evie-香港-2群副群主:
那我们就来到第二部分了,无性别主义背后的心理洞察?也就是我们主要从消费者的角度去分析,它为什么流行?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我个人的理解是,首先是大环境的包容和多元,或者说这种多元文化的培养,给了无性别主义的流行以土壤。这种也体现在地域上,一般来说,越发达的城市,也在文化上更多元包容,大家见得多了,也能慢慢接受。
李萍-太原-买手:
同意,大城市包容性更强。
Evie-香港-2群副群主:
除了多元之外,就是个性,不管是自己希望表达个性,还是希望别人觉得自己有个性,都需要一些外在的媒介,那么服装和装饰就算这种媒介。比如女生希望酷、干练、帅,男生希望漂亮、精致等等,都是一种追求个性的体现。除了多元和个性以外,大家觉得消费者还有什么心理咧?
Fiona Chen-武汉-设计师:
应该有一部分跟风的人。
Evie-香港-2群副群主:
跟风也是一个原因。
Shane-上海-服装工作室:
时尚的接受能力、审美能力或是尺度正在打开。
Evie-香港-2群副群主:
就是这种尺度得到了延展。
Annabelle-上海-设计:
从社会发展上来说,女性在追求精致和女权主义的同时,带动了部分男性对自身打扮的注重。从性取向来说,部分男性追求变得更精致,所以化妆/打扮,女性追求更阳光的角色,所以买中性的衣服。
Evie-香港-2群副群主:
@Annabelle-上海-设计 对,我们可以再往前追溯到路易十四的精致浮夸风,那个时候男性贵族穿紧身裤袜、高跟鞋,后来再从这种阶级的差异慢慢变化到性别的差异,而在我们呼喊着说要“解放女性”时,我们也开始听到男性的声音,也是我们之前讨论的,男性也有爱美的权利。
Annabelle-上海-设计:
希望有一天男性穿着蕾丝或者裙子也能被大家所接受。
Fiona Chen-武汉-设计师:
时代的变化之快,人的接受能力越来越强,对于穿着更注重。
极简-郑州-销售:
请教各位,中性风格的女装,市场接受度高吗,也就是市场销量如何?
Evie-香港-2群副群主:
不确定,不过从Mo&Co这类品牌的快速发展来看,应该是不错的,他们好像是打的“女绅士”的概念,还有YIRANTIAN的“大女人”。
李萍-太原-买手:
@Evie-香港-2群副群主 YIRANTIAN我很喜欢,LANNERET也是大女人风的。
Shane-上海-服装工作室:
男的中性,跟颜值很有关系。
Evie-香港-2群副群主:
@Shane-上海-服装工作室 这个是颜值正义的罪恶。
Shane-上海-服装工作室:
有这种主题趴。@Evie-香港-2群副群主 不服不行。
Annabelle-上海-设计:
其实穿简约版蕾丝或者简单的裙裤也没什么的。
小结:
多元文化、追求个性、跟风效应都是无性别主义流行的原因,但是它仍旧是历史性,每个历史阶段都有所区别。
2.2 无性别主义产品的营销关键词
Evie-香港-2群副群主:
我们谈了消费者的心理后,就来看看营销的关键词吧。我的理解是,第一个好用的关键词是“高级”。“高级”能够制造一种优越感,一般来说,消费者都是买账的。比如说,我们看到吴亦凡的粉色照片,有人说不好看,我们就反驳说,“这是高级,你懂不懂”。这就通过自己的高级,塑造了认同感。
李萍-太原-买手:
还有大牌。
Evie-香港-2群副群主:
@李萍-太原-买手 大牌和高级都是相似的原理,通过距离感和优越感,来塑造幻象,吸引消费者。
Shane-上海-服装工作室:
张卫健几套演唱会的服装很不错。光头配裙子,反差视觉冲击很大。
Evie-香港-2群副群主:
还有陈志朋的数套造型,有赞有贬,贬是大多数。
Shane-上海-服装工作室:
陈志朋的大多没有高级感。
Feng-武汉-陈列:
思想解放。
极简-郑州-销售:
分职业吧,明星演员可以接受。
李萍-太原-买手:
分场合。
Evie-香港-2群副群主:
然后第二点的话,我个人觉得是“反叛”、“不规矩”、“个性”、“真我”这一些关键词,与@Feng-武汉-陈列 说的解放也是相似的。
极简-郑州-销售:
我们普通市井俗人是接受不了的。在帝都、魔都也不觉得奇怪,在三四线小城,那就是奇葩。
李萍-太原-买手:
表达自己,人穿衣,而非衣穿人。
Evie-香港-2群副群主:
视觉上可能是张扬地直视镜头,去制造一种对抗感。
Shane-上海-服装工作室:
女性能穿男性的,这是不是可以解释为男装本就是无性特征的。
Evie-香港-2群副群主:
这个问题,感觉就很复杂了。回到男性贵族穿高跟鞋的时代,我们很难给出这样的结论。它就又是一个历史性问题……
李萍-太原-买手:
因为男装更简洁,而女生也开始舍去那些蕾丝花边的东西。
Shane-上海-服装工作室:
女性有蕾丝、花边与高跟鞋,男性有什么呢?领带?烟斗?手杖?
李萍-太原-买手:
西裤。
Feng-武汉-陈列:
苏格兰长裙?
Shane-上海-服装工作室:
@Feng-武汉-陈列 有道理。刺锈、钉珠、烫钻等元素,男装用得也开始多了。
Evie-香港-2群副群主:
我一会儿分享的案例里,就有不少这样的元素。
就现代的男、女装来说,男装的代表应该就是西装、垫肩、裤装这么一些品类和元素吧,都是好不容易争取到的。第三个关键词的话,我个人觉得是“赋权感”、“力量感”、“不完美”等等,就是可以接受“不完美”不像世人要求那么完美,但仍旧自信,仍旧“有力量”。有一个理论是,自我一致性理论,就是指消费者具有偏爱形象与其自我概念相吻合的产品或品牌的特性。当大家都在说,女性应该温柔,男性应该阳刚的时候,这个人不一样,就需要有勇敢表达自己的机会,那么这种“勇敢”,也可以被表达为“赋权”和“力量”。
李萍-太原-买手:
是的,很难去改变一个人,也不是强势说服,但是可以帮她找到适合的服装,通过服装找到内在的自己,这就是我们在销售中要做的。
Evie-香港-2群副群主:
@李萍-太原-买手 我也是觉得,能够发掘闪光点,匹配闪光点,是销售很核心的部分。
Shane-上海-服装工作室:
勇敢地表达我很温柔呢?
Evie-香港-2群副群主:
那也是勇敢和力量。
小结:
“高级”与“大牌”塑造优越感,““反叛”、“不规矩”、“个性”与“真我”强调个性,“赋权感”、“力量感”、“不完美”强调勇敢自信,这些都是营销的关键词。
2.3 无性别主义产品营销的案例分析
Evie-香港-2群副群主:
好的,那我们就来到最后一个案例分析啦,我就分析一个2016年才成立的美国彩妆品牌FLUIDE,视觉非常张扬活泼。
这两张都是他们的海报。

李萍-太原-买手:
第一张很棒。
Evie-香港-2群副群主:
前几天GUCCI的彩妆线照片不是受到了很大的争议嘛,龅牙和唇纹都不再被遮遮掩掩,就和我们前面说的多元很好地联系了起来,特别是第二张照片,它充分地体现了多元性别、种族、身材、年龄等方面的问题。
Annabelle-上海-设计:
不同人种的诠释,很有意思。
Shane-上海-服装工作室:
黑唇彩有点看不懂。
Evie-香港-2群副群主:
让“怪异”变成“不怪异”@Shane-上海-服装工作室 他们的创始人本身也是性别友好人士,希望建立一个真正的有革新意义的美妆品牌,去定义新的美。
李萍-太原-买手:
审美不再统一化,传统意义的缺点也可能是个人小特点,都让一个人很真实可爱。
Evie-香港-2群副群主:
对,就是很真实可爱,鼓励这种真实可爱。这也是他们的海报,一张是指甲油,一张是唇彩和眼影。


Evie-香港-2群副群主:
他们的第二个特点就是,无论是产品线还是宣传物料,都很喜欢用闪亮的、活泼的、明快的颜色,是很张扬的个性表达。我觉得在这个意义上,他们与我们传统所看到的以黑白灰为主调,以简洁设计为特点的中性风品牌区别开来,而是鲜明、确切的无性别主义品牌。
Jane-曼彻斯特-学生:
让男性加入彩妆宣传,近些年越来越多了。
Evie-香港-2群副群主:
但是男性是模特,还是消费者,这当中也是有分别的。
Jane-曼彻斯特-学生:
我感觉,有时候这种男性模特也会对男性的彩妆消费者有引导启发作用。
Evie-香港-2群副群主:
对。第三个特点是,他们也确实强调力量感,无论是创始人的言论,还是产品介绍文案,都会出现“powerful”这样的关键词。最后就是,既然它是多元和包容文化的代表,他们也会强调自己的成分是环境友好的,没有帕拉胶,没有对动物的不人道测试等等,还会列出成分,这个在其它品牌中,还是少见的。
李萍-太原-买手:
好用吗?
Evie-香港-2群副群主:
这个不清楚,我们只是通过一个这样的价值观鲜明的品牌,去看它视觉、文案以及产品线规划等方面的特点。
Shane-上海-服装工作室:
穿的好不好,最后形成奇妆异服与精致着装两种不同的评论结果。
Evie-香港-2群副群主:
是的,这也是一个角度。我们今晚的分享就告一段落了,有的地方不够清晰有深度,还请各位群友见谅。
小结:
2016年成立的美国彩妆品牌FLUIDE,在文案、视觉和产品陈列等方面,具有拥抱多元性别、种族、身材、年龄的特点,通过闪亮、活泼及明快的颜色来表达张扬的个性,强调力量感,关注环境友好,从多个方面,奠定其调性,树立鲜明的价值观。
庄主总结
感谢大家的积极参与,在讨论过程中,大家提出的很多观点都值得深入探讨。以下是我根据大家的讨论整理总结所得:
一、无性别主义的流行
1.1 无性别主义的定义
我们今天的讨论,主要就围绕这种相对广义的无性别主义展开,它超越了传统的“男“、”女“性别的划分,”从设计理念之初就没有将男女性别意识区分开来,是一种性别的模糊化或者是趋同化”(王忠华,2016)。
1.2 无性别主义的代表人物与品牌
《奇异博士》里古一法师的扮演者Tilda Swinton和Met Gala上“7只眼睛”的演绎者Erza Miller都在其“雌雄莫辩”的性别模糊性中,符合无性别主义的特点,而YSL的吸烟装与山本要耀司的设计,也都是代表性的品牌。
1.3 从单品看无性别主义的流行
根据淘宝3月份发布的《2019中国时尚趋势报告》,女性对西装单品的热情,男性对蕾丝、透视、耳环、花衬衫等的兴趣,都体现出无性别主义的流行,但是总的来看,似乎大众对女性着男装的接受度,仍旧大于男性着女装的接受度。
二、无性别主义产品的营销
2.1 无性别主义流行背后的心理洞察
多元文化、追求个性、跟风效应都是无性别主义流行的原因,但是它仍旧是历史性,每个历史阶段都有所区别。
2.2 无性别主义产品的营销关键词
“高级”与“大牌”塑造优越感,“反叛”、“不规矩”、“个性”与“真我”强调个性,“赋权感”、“力量感”、“不完美”强调勇敢自信,这些都是营销的关键词。
2.3 无性别主义产品营销的案例分析
2016年成立的美国彩妆品牌FLUIDE,在文案、视觉和产品陈列等方面,具有拥抱多元性别、种族、身材、年龄的特点,通过闪亮、活泼及明快的颜色来表达张扬的个性,强调力量感,关注环境友好,从多个方面,奠定其调性,树立鲜明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王忠华. 浅论无性别服装[D].中国美术学院,2016.
庄主微信:

总结整理:Evie-香港-2群副群主
编辑:Eroll Duan
审核:Fu Di
感谢您的阅读,
期待今后更多的讨论也欢迎大家来分享!

👇【试听】冷芸时尚微课👇
“服装业创业者线上课堂”之
“商品企划对于设计工作有何意义?”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获取网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