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小论文题难度大,这解题通法你必须知道!(备考方法总结)

2021-02-11 11:37 作者:历史老师定哥  | 我要投稿

大家晚上好呀!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高考历史小论文答题技巧通法解答及具体的备考策略总结。本文还为大家提供了PDF,滑到文末领取哦!那么,就赶紧看起来吧

一、小论文题呈现特点

1.试题分值固定、属于开放性试题。它的开放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材料开放、问题开放、答案开放、学生的思维开放。

2.形式开放:命题形式和材料呈现形式多变,如地图、图片、目录、公式、表格等等,始终处于探索与创新之中,体现了命题人的追求与情怀,但近几年形式基本定型并有所回归。

3.内容开放:命题内容往往涉及重大学科理论问题,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抗日战争相关学术问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文化交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等。

4.角度开放:高考联通史学研究。

5.答案开放:开放度越来越大,鼓励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考查能力全面且要求较高--综合性、学术性和创新性、思辨性形成批判性思维。

6.立意开放:史学立意和社会立意、价值立意相结合,立意开放而高远,体现历史学科“以史为鉴”、“经世致用”的学科功能。


二、小论文题解答思路

1、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因题而定宗旨的组合项: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是什么+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怎么样。

2、总结材料类型:提取?(相对简单)

自拟?(关注题头的总括性语句和材料出处),观点一定是完整的判断句式。

3、分析研究设问:重中之重。问法太灵活,建议多研究高考卷,遵循见多识广的原则

4、归纳论证部分:把宗旨发挥到极致,材料+所学

5、总结部分:不能重复观点,应对观点进行升华,起画龙点睛之效。

6、基本格式:三段式、书写规范、字数要够


三、小论文题解题步骤

步骤一:从整体上审题看设问及要求。确定考察的知识点、时间范围。

步骤二:细读材料,明确观点(主题)。如果材料没有给出观点的要总体把握,根据马克思唯物论,自己确定观点。提炼观点的时候一定要做到言简意赅并要用专业术语表述。

步骤三:思考如何论述。从哪些角度进行论述,举哪些例子等,注重逻辑(侧重是什么?为什么?还是怎么样?)

步骤四:组织答案、表述成文。(要求段落化、要点化但不主张序号化)


四、小论文题组织答案分三段

 第一段:观点部分(2---3分)

在这一部分中要求你做到两步,第一步用专业语言写出你从材料中提炼出来的观点,第二步亮明你选择的观点,表述时用词一定要确定。表述语言一定要专业,切记修饰语。评价性的观点就是我认为……是正确的/我同意……的观点。解释性的观点就是××/作者认为……。需要概括观点的也一定要用陈述句。一句话即可。

第二段:史论结合部分(7---8分)

在这一部分中要求学生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运用史实来论证你选择的观点,尽量要做到史论结合。用史实来论证这个观点。史实要注意多角度分析。

思路一: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社会生活。

思路二:外因、外因/主观、客观。

思路三:国际因素、国内因素。

思路四:与该事件有关联的多个主体(国家或组织)等。

思路五:举例论证是尽可能找两个以上的例子,材料中给出了例子要看题目要求。

思路六:注意逻辑,原因过程影响看侧重哪一个。

不同的问题适用不同的思路,在审题时一定要先整出思路再写答案,千万不能想一句写一句。史实与观点要紧密结合,要准确运用所学的知识,表述要准确,层次要清晰。

第三段:评论部分(2---3分)

用理论来论证这个观点或写总结性语言。这个结论一定要结合这道题目的内容写出,不是对观点的简单重复,依据历史唯物主义和相关的历史史观以及历史发展的趋势等来论证。例如我们应该如何看待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做。


五、小论文题答题要求

1、立场要鲜明,论点要准确。

立场鲜明,论点要言简意赅、开门见山、旗帜鲜明。

(1)提出论点要注意三点:

① 是不能写成短语,必须形成判断句式;

② 不能含糊不清、摩棱两可;

③ 不能长篇大论却不知所云。 

论点准确,读懂材料,准确、全面地概括出材料中的基本观点。

(2)然后围绕这些(个)观点提出自己的论点,要注意两点:

① 不能完全抛开材料中的观点,这样就跑题了;

② 是不能选取材料中某一观点的部分观点作为论点,这样会导致论文的论点残缺,进而导致论证角度狭窄,论证过程无法展开。由于材料常以图表、外语翻译语言、文言文等方式呈现,对于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归纳和组织语言能力的要求较高,因而考生普遍感到棘手,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训练中务必下大气力予以突破。

2、结构要完整,格式要规范。

(1)结构完整,包括开头、正文和结尾三部分,缺一不可(它决定了考生的答案是不是一篇小论文)

(2)在段落上,不得少于三个自然段,绝不能一段写到头。

① 开头为第一段,要简明扼要地提出自己的论点,如果题目有要求,还应该首先列出材料中的几种观点。   

② 正文至少一段,运用论据论证论点。

③ 结尾为最后一段,要呼应开头,但在语言上不能与开头重复,最好能对观点进行总结和升华。

(3)格式规范,不能以问答题的答题格式来作答,语言不能条文化、序号化,不要写类似于“观点”、“论证”、“结尾”这样的提示语,每段开头不要顶格,要空两格。

3、逻辑要一致,语言要专业。

(1)逻辑一致,论文的论据与论点在逻辑上既不能自相矛盾,又不能互不关联,应该以史实论证论点,论据要具有说服力,要能够支撑和证明论点。

(2)语言专业,论文的语言要符合历史专业性要求,要使用专业术语,尽量回避生活化、文学化语言。

4、角度要多样,层次要分明。

(1)论证角度的多少与得分多少成正比。角度多样,从多个角度论证论点,一般是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角度进行论证,也可从内因、外因或者客观因素、主观因素等角度进行论证,当然论证角度并非仅仅如此,要结合具体情况寻找论证角度,要尤其注意充分挖掘材料中的信息作为论据。 

(2)层次分明,强调论证角度要鲜明,最好每一个论证角度都能单独成段,并且把论证角度置于每段的开头,可以把答问答题常用的提示语变通使用,如“政治上”、“经济上”、“思想文化上”等,这样便于阅卷老师看清论证角度。

5、卷面要工整,字数不能少。

(1)书写要认真、规范、美观、整洁,不可潦草,不可写得太小,更不可乱涂乱画。

(2)字数不能少,一般以200字以上为宜,字太少,容易导致论证不充分。


六、补充

谈谈你对XX观点/认识的理解。

重点是XX。不是自己的观点,是你要理解XX。不需要给出你自己的观点。

作答角度:

    第一,列出XX的观点;

    第二,时代背景(时代主题、社会性质)

    第三,进行论证(或结合材料或结合所学知识,看题目要求)

     第四,总结升华(结合自身体现家国情怀)

关于表述成文,内容一定不能少,可分段但切忌出现一二三之类的序号。


七、备考策略

1.保持平常心态,面对难题沉着自信

历史小论文题是高考历史命题改革的“试验田”;多年来,命题人一直秉承“高考还是难一点好”的理念。试用各类材料入题;试设思辩性较强的问题;试用各种史观阐释历史;试用各种方式开放;试用不同方式激发创造活力。

从近五年小论文答题情况统计来看,小论文题总体得分偏低。

2.把握解题技巧,面对难题巧妙突破

A.了解试题类型,明确观点,有的放矢

纵观近5年的全国卷历史小论文题,大致分三类:

(1)历史阐释题:

自拟论题+阐释说明。如2016年全国Ⅰ卷;2017全国Ⅰ卷。

(2)历史探讨题:

观点判断+论证探讨。如2015年全国Ⅰ卷;如2019年全国Ⅰ卷。

(3)情节、现象、概述、评价题:

提取情节+反映现象+概述和评价。如2018年全国Ⅰ卷。

B.找准关键词语,理顺思路,有格有式

(1)历史阐释题中常见行为动词为“说明”(证明)、“阐述”(阐明并论述)。此类题答题步骤一般为两步:

①材料观点“为何”(是什么)

②论证过程“缘何”(为什么)

(2)历史探讨题中常见的行为动词为“评”、“评述”、“评论”、“评析”(评价并论述),“探讨”或“探究”(探索研讨)。此类题答题步骤一般为三步:

①材料观点“为何”(是什么)

②我的观点 “若何”(怎么样)

③论证过程“缘何”(为什么)

(3)情节、现象、概述、评价题中常见的行为动词为“提取”、“反映”、“概述”、“评价”,此类题答题步骤一般为四步:

提取情节+反映现象+概述现象(是什么)+评价现象(为什么+怎么样)

C.牢记注意事项,规避风险,稳答稳扎

(1)就材料中自己掌握史料最充分、最熟悉的一个观点进行论证

(2)尽量不论证逆向思维观点或轻易否定材料中的顺向思维观点

(3)注意史论的时空限制,准确表述一个完整的历史观点

D.理解题目情境,答其所问,不偏不倚

E.新史观新视角,客观论证,恰到好处

F.了解评价体系,分层论证,逻辑严密

3.熟能生巧,面对难题,从容不惧

看到最后,小编还为大家汇总了近四年全国卷的小论文题,PDF获取方式,在公众号对话框输入“高考真题小论文汇总”,即可领取!

好啦,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啦~~如果大家还有什么疑问,或者想要什么干货,也欢迎留言区告诉我们。欢迎你给我们提出建议,帮助我们更好地成长~

想刷【精选好题】选定哥《小题精练》、掌握【基础知识】选《定哥笔记》、构建【知识体系】选《定哥脑图》、记忆【历史时间】选《记忆卡牌》、【轻巧便携】选《小黄书》、【押题猜题】选《红宝书》 更多好物还在定哥熊猫屋等着仔仔们(๑˙ー˙๑)         

👉🏻关注:微信公众号:历史如何考高分,更多干货等你来拿~

小论文题难度大,这解题通法你必须知道!(备考方法总结)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