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不吃饭?也许是家长的失误!
随着气温逐渐升高,不少孩子产生了厌食的情况,最近前来重庆两江新区中医院儿科就诊的小朋友多了不少。今天,区中医院儿科专家就来和大家聊聊小儿厌食症。
什么是厌食症?
厌食是小儿时期的一种常见病症,临床以较长时期厌恶进食,食量减少为特征,包括消化功能紊乱引起的食欲减退、神经性厌食等。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季节,但夏季暑湿当令之时,可使症状加重。各年龄儿童均可发病,以1〜6岁 为多见。
如何确定有没有厌食症呢?
1. 有喂养不当、病后失调、先天不足或情志失调史。
2. 长期食欲不振,厌恶进食,食量明显少于同龄正常儿童。
3. 面色少华,形体偏瘦,但精神尚好,活动如常。
4. 除外其他外感、内伤慢性疾病。
为什么会出现厌食呢?
1. 片面强调高营养饮食,如过食肥甘、煎炸之品,超越了小儿脾胃的正常消化能力;
2. 家长过于溺爱,纵其所好,恣意零食、偏食、冷食;
3. 饥饱无度;
4. 小儿突然受惊吓或打骂、达不成心中所想、环境变迁、家庭变故等均可致情志抑郁,肝失调达,心理抗拒进食而逐渐形成厌食。
小儿厌食的日常护理
1. 掌握正确的喂养方法。饮食起居按时、有度,饭前勿食糖果饮料,夏季勿贪凉饮 冷。根据不同年龄给予富含营养,易于消化,品种多样的食品。
2. 万全在《幼科发挥》中明确提出:“节戒乳食,诚调理脾胃之大法也。热则伤胃,寒则伤脾。今之养子者,谷肉菜果,顺其自欲,惟恐儿之饥也,儿不知节,必至饱方足。富贵之儿,脾胃之病,多伤饮食也。”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做到“乳贵有时,食贵有节",不偏食、挑食,不强迫进食, 饮食定时适量,荤素搭配,少食肥甘厚味、生冷坚硬等不易消化食物,鼓励多食蔬菜及粗根。
3. 注意精神调护,培养良好的性格。教育孩子要循循善诱,切勿训斥打骂,变换生活环境要逐步适应,防止惊恐恼怒损伤。
4. 注意生活起居,保持良好情绪。饭菜多样化,讲究色香味,以促进食欲。
如果您孩子有厌食的情况,欢迎您至重庆两江新区中医院儿科楼一楼儿科门诊咨询、就诊,医护人员将为您孩子的健康保驾护航!
科室简介
重庆两江新区中医院儿科门诊主要诊治14岁以下儿内科疾病,能抢救各种急危重症。诊治各种小儿常见病、多发病及部分疑难杂症。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如小儿咳嗽病、肺炎喘嗽病、过敏性鼻炎、腺样体肥大等;消化系统疾病,如消化不良、反复发作性腹痛、厌食症、腹泻、便秘等;神经系统疾病,如儿童抽动症、急性脑炎、脑膜炎、热性惊厥等;泌尿系统疾病,如尿路感染、急慢性肾炎等;免疫系统疾病,如川崎病、过敏性紫癜等;感染性疾病,如水痘、手足口病、腮腺炎、猩红热等。
中医特色项目:小儿推拿、穴位贴敷、三伏贴、三九贴、耳穴压豆、刮痧、四缝放血、中药浴足、中药泡澡、鼻腔冲洗等。
门诊时间:8:00—12:00,14:00—17:30(周末及法定节假日请以排班表为准);急诊24小时应诊,全年无休。
王志娇 儿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2003年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医学硕士,健康管理师,心理治疗师。重庆市儿科医师联盟专委会委员,重庆市心理卫生协会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专委会委员,重庆市残疾人康复工作专家库成员,重庆市两江新区儿科质控中心专家组成员。主持国家级课题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参编医学著作2部,发表医学论文10余篇。曾在重医儿童医院从事儿科临床工作10年,有20年儿科临床经验。熟练掌握各种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以及急危重症的救治。擅长于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过敏性疾病以及新生儿救治;特别对于“心身疾病”有独到见解。
艾国军 副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儿科学专业。黑龙江中医儿科委员会委员,黑龙江中西医结合儿科委员会委员,黑龙江医派卜奎分会委员。主持完成课题2项,参与2项,获市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编医学著作5部。始终坚持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并举的行医宗旨。同时配合,三字经流派小儿推拿、艾灸及穴位贴敷等外治方法。擅长小儿发热、肺炎、过敏性鼻炎及咳嗽、哮喘及腺样体肥大等呼吸系统疾病;消化不良、反复发作性腹痛、厌食症、腹泻、便秘、口疮等消化系统疾病;尿频、泌尿系感染、肾炎等泌尿系统疾病;水痘、手足口病、腮腺炎、猩红热等时疫性疾病;对儿童抽动症、心肌炎、过敏性紫癜、免疫功能紊乱等病也有独到见解。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健康传播,如有侵权请后台留言,我们收到后会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