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者的拐杖——M12霰弹枪的前世今生

银河猎人圈子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联盟射手对12号口径有着别样的热爱”。这句话不仅在说各项大赛上KVB公民手里昂贵的芬瑞尔邦手工枪匠订制的12号猎枪,也在暗指军事方面KVB军队对12号口径武器的特殊热情。时间来到0170年,与其余两国同行必须要花钱自费购买非公发口径武器不同,KVB太空军和陆军的士兵可以直接从军械库中提出强大的半自动奥拓玛提克AG12霰弹枪,而在更早些的时候,那些士兵手里拿的则是M12堑壕枪。不同于它的后辈,这支强壮的霰弹枪在整个银河系的范围内则散播的更广,在无数的武装组织和犯罪团伙手里喷吐铅丸,替他们扫平身前的一切障碍。

和KVB军械库中其他动辄电磁线圈4000匝、峰值电压40KV往上的电磁武器不同,M12的起始点仅仅是作为家用及安防装备。0088年停战协议签署之后,虽然勉强夺回了部分领土,但KVB内部的安全情况仍旧不容乐观,北部邦的大城市中挤满了来自北线边境的难民,这些人理所当然的在当地恶劣的生存环境下结成了帮派,在城市中大肆劫掠,黑市中泛滥的军用防具让军警面对全副武装的劫匪时难以获得火力上的优势。虽然科荣集团在早些时候应全联盟公安系统的招标要求开发了CRW3.5锆钨合金3.5mm箭型弹药,但是由于追求穿甲效果带来的过量装药,导致市场上流行的大部分霰弹枪无法安全的发射他们。一份0093年的阿卡迪亚特区警局档案称,辖区内的32个分局中仅仅在7月一个月间就有13支装备的R70(RoseSchet Model 70)泵动霰弹枪发生了炸膛事故,另有超过40支霰弹枪的枪机与弹膛寿命耗尽必须更换,皆因为警员在出勤中大量使用CRW3.5弹药导致的。高出勤率及使用率证明CRW3.5确实可以有效应对泛滥的安全威胁,那一种能够服务于大量过装药弹药的新型12号弹药平台已经势在必行。
在公安系统的招标并未进行之前,作为一个老牌厂商,科荣武器集团早已敏锐的嗅到了潜在的商机,并开始了新平台的研发。由于Model 70系列在全银河范围内的成功,对于新枪械的设计而言,如何让新的平台可以顺利利用Model 70系列的配套配件和第三方资源成为了研发团队的重点考量:战后的经济收缩不仅让市民变得斤斤计较,政府部门也开始缩减开支,采购一支与之前已经购买的零配件完全不通用的全新武器很显然并不现实。权衡利弊之后,设计团队准备在新枪上继续沿用为Model 70的架构——这意味着用户可以继续使用Model 70上支持的管式弹仓、唧筒以及握把等等。
从0093年第三季度开始,研发小组正式在科荣集团武器工厂的制图室中开启了项目,最初一批的实验型号很快出炉,这批用于测试不同结构对膛压耐受能力的机匣与弹膛组合依旧使用Model 70构型,材料由普通的轻质钢换成了40年战争时期出现的B505硼化合金,其余结构和Model 70完全一致,通过比对500发CRW3.5射击之后产生的形变和结构损伤来为下一步设计寻找最佳机匣构型。所参加测试的A(膛室加强),B(节套加厚),C(节套加长),D(对照组)四种构型在射击之后的损伤评估中,A与C构型的损伤较小,膛室几乎没有形变,B构型虽然加强了节套,但是堆积在节套口的应力使枪管/节套接触面出现了裂缝,而原版则在机匣撞击面上出现了剥离现象。经过归纳整理之后,在基础上出现的E型混合了A与C两种构型的设计,与Model 70机匣相比,弹膛外增加了更多承力结构,并在枪管方向增加了一段124mm的加强节套,完整包裹住枪管的基座与根部以对抗在发射弹药时产生的膛压,500发强装药射击的结果令人惊喜:新的构型几乎没有出现任何问题,并且可以完全通用Model 70的所有零配件。
科荣武器集团的管理层对测试结果非常满意,于是在0093年11月7日,北部邦地区的警务负责人被科荣集团邀请至制造基地内参与他们的枪械测试,大部分负责人都对科荣公司的解决方案感到满意。宣传部门在负责人的授权下开始启动,E构型在科荣的档案库内正式归档并授予了一个正式名字:RoseSchet Model 770,代表他是Model 70基础上的衍生型号。科荣公司为770准备了两套生产方案:用于民间销售、使用改良轻质合金钢但可以发射有限数量高膛压弹药的R770型,以及使用高标号硼化合金、专供军警使用的R775型。0094年第一季度,第一批Model 770产品走下生产线开始投入市场,除了少部分装配为整枪售卖以外,大部分产品仅仅以加强机匣套件的方式出售。市场对于这些产品的反应相当不错:军警人员获得了可以随意开火而不用担心在手里炸开的武器,而公民们每人每证(联盟持枪证)限额购买的高穿透力民用12号霰弹也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受到鼓舞的科荣集团则继续扩大Model 770的生产线,在接下来的五个财年中,Model 770的销售量达到了十万支。
0098年,太空军特种登舰小组的负责人Curt·Hodovech上校率领太空军代表团来到了位于北部邦的科荣集团总部,随身还携带着一份“太空军舱内作战武器”的招标合同。由于作战地形的缘故,太空军陆战队及舰员自40年战争时代以来一直是12号口径的忠实拥护者,狭窄的船舱走廊是这些霰射武器发挥的最好地形,而出于对过去产品的信任,太空军将新型武器的招标计划交给了科荣集团。除了可以发射CRW3.5箭型弹等一系列高膛压弹药之外,Curt带领的团队还要求新武器拥有半自动射击模式,以应对特种作战——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御——情况下的各种极端任务要求。同时,由于之前大量购置了Model 70与Model 770系列的零件,太空军希望接下来的设计仍然能够兼容这些老配件。出于个人的意愿,Curt还另外增加了一个新的要求:强身强度要够硬,按照他的话来说——“登舰小组作战时武器的消耗率很高,因为我们不仅仅只用子弹解决敌人”。Model 770设计团队被重新聚拢,与Curt带来的代表团队一起在科荣集团的总部开始了方案设计。
由于依旧需要向下兼容Model 70时代的老配件,设计团队以 R775军警型机匣为基础开始了设计工作。出于对Curt上校个人意愿的考量,整个硼化合金机匣的前部被拉长,原有的唧筒被扩大以适应登舰小组士兵因为装备M80式战斗护甲而变大的手部轮廓,使唧筒可以覆盖加长的机匣前部,将唧筒导杆置于机匣内侧,外层留下两条唧筒引导槽以在“剧烈使用”中准确定位。
775型在过去的几年使用历史中多次出现过一些军警人员暴力使用而导致枪托折断的例子,这样的例子在太空军登舰小组的作战中更加屡见不鲜,因此设计团队在新方案中取消了可拆除的复进簧尾管设计,将枪托与机匣做一体化处理,加厚、拉长机匣尾部以容纳半自动系统需要的复进机弹簧,将枪托——或者说机匣尾部——变成了一个“加厚的攻城锤”。
同样,考虑到“剧烈使用”的需求,赛普洛斯同行们经常使用的导气式自动机在内部吹风会时就被彻底否决,设计团队采用了之前R60系列运动猎枪使用的电子辅助惯性后坐力系统,内部的电子辅助闭锁系统被简化以确保更高的可靠性,当切换到惯性作动模式时,电子闭锁会自动匹配装填的12号霰弹类型,弹药开火后产生的膛压推动机头后退的同时,膛室内压力检测器检测到膛压达到对应弹种的释放峰值时解除电子闭锁,允许机头与枪机框完成后座行程,枪机框后方的弹簧将机框与机头回弹完成复进工作并进入下一个工作循环。
为了配合更短的外露枪管,科荣集团向联盟电磁系统研究所订购了一套2000组的55KV轨道式加速器,将四根轨道置于枪管外侧用于加速射出的弹丸,电池组件被放置在机匣尾部的冗余空间内。设计完成的整枪相比于R70系列的1020mm略长一些,在使用标准的8发2 3/4 12号管式弹匣与760mm线膛重型枪管时整体长度为1065mm,重量则从2.5kg提升到了3.8kg,但是对于广泛装备M80战斗护甲的登舰小组成员和不需要长距离奔袭的太空军舰内官兵来说仍旧可以接受。

经过多次的型号迭代及工艺改进,在0101年的阿卡迪亚防务展上,代号Model 779的战斗霰弹枪出现在了科荣武器集团的展台,允许参展人员在室内靶场中任意测试。而在此之前,相当数量的Model 779已经被提供给了太空军特种登舰小组,在他们手中进行实战测试。根据新赛普洛斯军事情报局及国家安全局的安全记录,数起在赛普洛斯内战东部战场上的针对政府军及叛军的登舰作战行动中,都或明或暗的出现了该型号霰弹枪的身影。
在赛普洛斯内战中的出色表现使Model 779开始被更多的武装力量所采用,Curt上校所带领的太空军代表团向科荣武器集团订购了70000支Model 779,用于覆盖针对戈尔纳克及新赛普洛斯前线地区的舰船以及特种登舰小组分队。与此同时,联盟伞兵在申请了数只样品进行演习测试后也与科荣集团签署了试装备5000支的合同,伞兵侦察小组们很喜欢这种武器,他们通常会携带CRW3.5箭型弹与新赛普洛斯生产的National Match高精度12号独头弹,这样的配置在从轨道上投入敌后作战时可以让这支武器在堑壕扫帚与中距离精确射击武器间自由转换。在太空军与伞兵的带动下,自0103年开始Model 779型霰弹枪正式被联盟国防协调委员会纳入军事武器系统,军事代号M12,国防协调委员会代表联盟三军以2400联盟元一支的采购价格向科荣集团签署了100万支的装备采购合同,军队系统内特种作战单位可以同样的采购价格向科荣集团要求订制特殊版本。至0128年圈地战争开战之前,M12霰弹枪基本在联盟军队内部完成换装,在第一批100万支的订单于0107年底完成之后,国防协调委员会额外增加了120万支的补充订单。
0115年,随着技术下放的推进,M12开始以Model 779/ RoseSchet R779的名字投入民用市场,和770型一样民用版本的779使用了轻质合金而非硼化钢材,可以安全发射民用的高膛压弹药,不过由于加强的机匣构型,虽然使用军用高膛压弹药时依旧会大量消耗枪体寿命,但这一行为已不会再产生炸膛之类的风险。当然,R779的半自动发射功能在联盟步枪管制局(BGK)的强烈要求下被禁用,售卖的R779虽然使用了相同生产线的惯性枪机,但其扳机组都被换成了无法切换到半自动模式的型号,这使得联盟内部的军事爱好者们相当恼火。即使这样,部分爱好者依旧破译了其内部的电子闭锁系统,用自制的扳机和控件恢复了半自动使用能力,毋庸置疑这些人成为了BGK的重点打击目标。除了KVB国内的用户之外,在0110年之后由于国际关系回暖,R779得以出口至新赛普洛斯及戈尔纳克,在两国用户手中获得了不错的口碑,一些新赛普洛斯警察也会同KVB国内的军事爱好者一样使用控件解锁枪械的半自动模式用于对付南部大开拓中出现的各种盗匪。
在圈地战争中M12在KVB作战的各线战场上都表现出色,不仅是伞兵和特种登舰小组,陆军中也有大量的M12拥趸,这些霰弹枪通常被配置在“鳄龟(Schweigger)”系列步战车上,按照陆军班组要求随取随用。在城市作战中,发射箭型弹的M12给戈尔纳克及赛普洛斯部队带来了巨大的麻烦,3.5mm箭型弹被两国部队称为毒镖,射入动力甲后失稳的镖弹可以在人体内豁开巨大的口子。同时,伴随着联盟电磁线圈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战场改装型号出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最著名的改装型号是“射钉枪”:这种型号被绑上4-8组电磁加速线圈,把大量的电池与泵动唧筒相连,然后将12mm重机枪弹的弹头装入弹托发射,前线的KVB士兵认为这种“过充能”方式发射的弹药可以威胁到敌人的轻装甲车辆,据信,正是这种改装型号导致新赛研发了对应的M-40阿尔泰泵动霰弹枪与配套的12号重型穿甲弹。
在0148年战争结束之后,M12一直在军中服役,直到在新一轮的采购大战中败于奥拓玛提克动能生产的AG12,但在AG12没有普及的二线部队,M12仍然是他们手中信任的堑壕扫帚。整场战争中一共有约200万支M12通过战时订单的方式被国防协调委员会订购,再加上战前生产的数量以及部分特殊用户的订制款式,共有超过420万支军用型号的M12被生产出来,这使得它即使在战后也能在各类武装冲突中频频出现。
虽然在军中已经不服役,但是M12——以及其民用变种Model 779——在KVB警务力量和各联盟部门的下属武装力量中仍有服役。税警、法警及BGK下属特警分队大量装备这种武器,利用强壮的机匣和加速枪管攻破任何违反联盟法律的犯罪分子的大门,因此它也被反感联盟的人看做是“阿卡迪亚暴政”的一个标志。戈尔纳克危险环境核生化防控部队和新赛普洛斯的恩康化学安保部门都在战争结束之前就通过走私和“内部合同”拿到了一批M12和备用件,将它们投入到对付自己实验室内暴乱实验个体的战斗中。科荣武器集团出于对R70家族整个系列的民用市场考虑一直在不断生产配件,加上其他配件商生产的第三方配件,至少他们的配件供应绝不会短缺。

另外,战争结束后对于军剩物资的处理导致各类军火的价格大幅度跳水,这使得R70整个家族都被PMC部队以及在边疆的野蛮军阀大量买入,这也包括M12及它的民用型号Model 779。这些进入边疆地区的枪械其枪况大多都很差,大部分电子闭锁也被超控维持在泵动档位无法使用半自动模式,且大部分机匣只剩下几百到千发出头的寿命,这使得边疆人必须要尽可能进行翻新。大部分边疆地区的M12都被小心翼翼的使用,尽量避免发射高膛压弹药,部分戈尔纳克行商通过载KVB境内的皮包公司为这些枪械倒来了新出厂的枪管以及枪机组,尽可能的延长这些武器的寿命。如今,在边疆行走的旅行者和探路者们都能在殖民地的犄角旮旯里找到这种武器,就像历史上任何一种知名武器一样,M12的传奇会一直续写到它在市场上彻底消失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