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0ASLA荣誉奖: Cooling Down-巴尔的摩绿色冷却系统与景观正义

2021-07-06 20:13 作者:Needle设计空间站  | 我要投稿



Cooling Down-巴尔的摩绿色冷却系统与景观正义

2020ASLA荣誉奖作品分享



设计构思



这个项目是基于我们在RISD的Urban System Studio的团队合作,在项目图纸的不断推进之中我们对于错综复杂的城市系统和社会问题抽丝剥茧,利用图纸作为引导思维的工具去推进项目和完成统一的叙事。

巴尔的摩曾经是美国最大的工业港口城市,因为长期的种族隔离制度和歧视政策导致了社会矛盾,同时JFX高速公路的建设加剧城市割裂和不同社区的隔阂,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被填埋的Jones Falls River如今也面临着重重生态危机。考虑到不同的社会和生态问题,本项目从城市热岛效应入手去设计一个迭代推进的冷却系统,从而提供更多的公共空间和契机来唤醒即将被废弃的JFX Corridor,推动巴尔的摩城市各方面的发展。


历史背景



巴尔的摩位于美国马里兰州,是美国曾经最大的工业港口城市之一,也是美国犯罪率最高的城市。它见证了美国工业时代的兴衰,也是二十世纪以来美国城市化和郊区扩张导致的空心化和社会分化的缩影。在人去楼空的衰败社区里,凶杀、贩毒、暴力犯罪等潜藏在街头巷尾,与灯火辉煌的内港形成了鲜明对比。割裂和冲突,成为这个城市的另一面,黑人占据了巴尔的摩近64%的人口,而长期的种族政策导致他们的生存状态和环境一直受到不平等和压迫。地理上的隔阂更加重了社会分化和社区分离——自内港到郊区,JFX高速公路将城市分为截然不同的两部分。JFX高度路与巴尔的摩城市的兴衰息息相关,它的前身是连接整个城市河道系统的Jones Falls River。自殖民时代起,Jones Falls River为新建磨坊、纺织业等水力运作的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吸引了奴隶主在此兴建奴隶种植园,巴尔的摩也成为奴隶交易的重要地点。即使在南北战之后,针对黑人种族的不平等政策也长期地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其中户籍政策Red Line将黑人人口限制在城市风评较差的”危险“社区,人的一生将伴随着它的邮政编码,不论是求学、就业、住房、保险等都会受到限制。这些不平等的种族政策导致了Segregation——不同人种社区之间的分裂,一种无形的屏障。1960年初期,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业建设的需求,巴尔的摩政府填埋了南半段的Jones Falls River, 并在河流原址上兴建JFX高速公路。高速路直接连接了内港金融区和郊区别墅区,割断了中城东西的交流,加速了城市的割裂。随着七八十年代的经济没落和后期的城市复新、绅士化,越来越多的中产阶级选择迁移到绿树成荫的郊区,城市的不同片区形成了更明显的分化。郊区拓展和white flight加剧了城市空心化,空置率高的社区吸引更多的犯罪,伴随着疾病、贫穷、失学等社会问题,这些社区的发展进入了某种恶性循环。不可否认的是,巴尔的摩是一座拥有着丰富历史和多彩文化的城市。黑人音乐、街头涂鸦等艺术形式是意识形态的一种表达方式,伴随着历史上的社会运动与冲突抗争。巴尔的摩的社会问题与生态问题呈现出一种复杂而又统一的形态——它们都源于历史,并且随着城市的割裂和社会分化而不断地反复。不同层面的问题在城市系统中呈现出千丝万缕的关系,我们认识到针对巴尔的摩危机的景观系统必然是与各个系统紧密连接,而随着时间发展逐渐治愈历史遗留问题的。如同其他的艺术形式和社会机制一样,景观系统利用公共空间去共享资源和弥补不平等的现状,是一种针对冲突和抗争温和的表达形式和长期策略。




城市热岛效应



在诸多的社会问题和生态问题交汇中, 我们聚焦在城市热岛效应所带来的连锁影响。在当地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关注到“问题社区”通常树荫覆盖率较少,甚至很大范围内没有一棵树。夏季,高温导致的热辐射疾病以及心理问题与该地区的高犯罪率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在将热力图、树冠覆盖率、人种分布、空置率、犯罪率等不同数据在同一尺度上对比之后,我们发现热岛效应与城市的各类系统紧密相关,且与巴尔的摩历史遗留问题有很大的重叠度。在不同层次的城市系统上对于问题的叠加分析帮助我们理清了思路——从解决城市热岛效应出发,重新唤醒城市中轴空间JFX Corridor,建立起逐步发展的绿色基础设施网络,在为城市“降温”的同时创造更多的公共空间和机遇,从而改善巴尔的摩的生态与社会环境。通过走访不同的城区,我们通过照片collage充分感受了街道文化氛围。我们采集了不同社区的树冠覆盖率,热度分布和街道形式等数据,横向对比得出巴尔的摩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因素。参考了相关文献数据,我们了解到封闭的row house社区形式和吸热的建筑材质加剧了热岛效应的形成。在这些缺少通风口和绿色基础设施的街区中,降温中心与公共绿地的缺失使热岛效应的负面影响更为严重。同时,夏季的西南季风更是将华盛顿等大城市的热岛效应辐射到该地区。被高速分割的城市格局导致城市风道的阻塞,热量不能及时驱散,导致社区的热岛效应加重。



冷却系统



在总结分析了历史背景与城市问题之后,我们针对热岛效应的五大成因提出了两个模型——冷却引擎和苗圃计划,以及三大守则——景观降温,空间连结,绿色发展。我们从JFX Corridor 两侧的社区入手,通过交通系统、社区系统、绿地系统、水体系统等城市层次去理解分析,并将降温系统贯彻与这些不同系统之中共同作用。在前期调研中我们注意到一些受到UHI威胁严重的社区离中轴较远,因此我们开发了一个联动系统:冷却引擎是城市走廊中的重要冷却节点,而苗圃计划是从中轴向边缘社区发展的长期策略,两者结合以点带面地推动冷却网络的逐步发展。冷却引擎是遵循“降温”“连结”“发展”三大守则的一系列景观空间。在设计这些景观策略时,我们考虑到这些社区本身的经济、政策等方面的限制,因此从最低成本和“废物利用”的思路出发将关注点集中在城市荒地废弃地、灰色空间和即将废弃的JFX高速桥,并仔细考量如何通过降温景观发展不同的项目。在前期调研走访中我们注意到了高差导致的交通不便以及社区隔阂,同时这些城市谷地也为降温带来物理上的可能,因此我们的设计也需要关注将这些“凹空间”转换成为“连结”和”降温”的可用之地。在城市规模的整体降温系统上,将JFX高速桥作为绿色降温走廊来连结各个节点。同时增加绿色景观步行桥来解决城市割裂的问题,将绿道系统延伸到社区内部。这些绿色景观桥打开了通风口,为走廊和社区降温,也可以影响社区的微气候环境。考虑到水体生态问题和河道的吸热作用,我们重新打开了Jones Falls River 南半部的涵洞,通过河道走廊和城市湿地更好地降温。同时,降温走廊两侧的荒地废弃地将被改造成苗圃,以推动从中心向边缘的绿色降温计划。在冷却引擎的空间尺度上,我们利用台地、坡道、游步道等多种形式,整合上下空间延伸绿地。各种植物苗圃将被引入以冷却周围环境,并促进市民与河流系统的接触。将现有结构重新用作胶囊状结构,以连接垂直层并在走廊周围创建 3D 循环。我们将使用绿色屋顶、雨水花园和垂直绿化来代替不透水的表面。同时打破原有滨河建筑的封闭形态,为形成新的城市通道提供了可能。




长期策略——苗圃计划



在针对巴尔的摩”问题”社区改造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景观系统必然成为一个发展的长期计划——一个“从无到有”,通过低成本的绿色杠杆推动该地区全面发展的长期模式。因此,我们会考虑到:如何降低景观系统建设成本,如何将公众参与引入景观系统的实施,如何借助解决热岛效应的契机提供多方面的机会和促成合作,实现最大化的共赢,以及如何实现景观可持续发展,使更远的社区也能享受到降温景观,提供更为多元化的公共空间?“苗圃计划”是一个不断利用城市荒地作为苗圃,逐渐向偏远社区发展绿色降温系统的长期策略。在初期该计划利用中心降温走廊周围的空地,建立连接城市两侧的绿道。临时苗圃以台地和游步道的形式连结街区和谷地,在发展后期会逐渐转变为降温绿地为缺少降温设施的周边社区提供凉爽的公共空间。在苗圃种植多年的树木可以逐步移植到社区,缓解因树冠覆盖率较少而导致的城市热岛效应。同时,苗圃计划提供了就业机会、教育经验、科研场地等多样性功能,推动城市各方面发展。分段项目不仅会沿河道中心走廊进行,还将延伸到更远的郊区和夏季高温高犯罪率的社区。苗圃计划中的树木将不断移植到下一层次的荒地苗圃,从而在未来为周边社区提供行道树等绿色基设施。“苗圃计划”意在分阶段可持续性地打造城市降温绿网,激活以苗圃和降温绿地为始的社区公共空间。




降温节点


基于这些考量,我们选取较为典型的三个空间作为降温引擎:“交通节点”——巴尔的摩MTA火车站,“河/桥节点” MICA校区三角地,以及“社区节点”Charm City Meadworks。


+”交通节点”Baltimore MTA Station


在MTA火车站附近,错综复杂的铁路轨道与快速路引桥将居民区与城市低地彻底隔开。河滨绿地与东侧的社区因为高差而产生了隔阂,因为较差的连通性河谷地区成为了被城市遗忘的地方。同时,东侧的社区因为封闭的社区格局和较少的树冠覆盖率正受到热岛效应的威胁。结合此地区的地形和社区文化特征,我们想到了利用火车站周围空地与坡地,建立从社区到河滨地带以及火车站的绿色降温景观系统,提高城市的连接性和土地利用率。依附原有坡地的道路系统在垂直层面上紧密连接了不同的交通道路,成为城市换乘通勤的重要节点。同时,这些坡地是实施苗圃计划的理想场所,种植台地一方面为更远社区冷却系统发展计划提供苗木,另一方面也成为了周边社区邻里协作、青少年教育、园艺就业等社会项目的公共空间。


+”河桥节点“MICA Campus

此节点覆盖了众多高等院校和文化机构,涂鸦和街舞等年轻化的艺术形式也体现出该片区的文化特色。目前有三座高架桥阻碍了两侧校园建筑和社区之间的交流,同时地面步行交通也因为复杂的道路系统而困难重重。这里是Jones Falls River开始进入涵洞的地方,而涵洞附近的三角地因为通行不畅而鲜有人至。我们重组路桥体系,为两岸提供便捷、绿色、愉悦的景观游步道连接。绿树成荫的景观桥不仅提供了高线通行,更在垂直通行系统上将行人引入低处的滨河地带。重新开放的河床与桥底灰色空间共同构筑了多重降温的河流湿地降温带,变”以车主导“的规划形式为”人河共生“的景观手段,增加该地区的活力与安全性。


+”社区节点“Charm City Meadworks


这是一个沿JFX高速路有大量空置房和荒地的典型节点。高速路在此段将城市分割为东西两岸——西侧是宁静优美的历史街区,而东侧的社区紧邻监狱,人去楼空的街道暗藏着危险与犯罪。同时,该片区内有许多初等教育学校和教会学校,危险的街道、不安全的通行空间为青少年就学带来了隐患。甚至在巴尔的摩的危险社区,政府还出台了”safe way to school“的策略来应对学校附近潜藏的危险。针对这个被荒废的街区,我们用步行桥和绿地连接两侧,同时利用空地作为绿色走廊连接学校和学术机构,为青年和社区提供“安全”的景观。此外,我们将开放涵洞,将河流湿地与绿色走廊连接起来,打造多功能的滨江公共空间。以台地坡地为主的滨河空间在降温的同时也提供了青少年和其他居民接触自然、种植实践等机会,增加该地区的活力。




总结


在这个项目的推进过程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次关于“环境正义”的讲座。教授通过加州中部因为农药污染水源导致新生儿畸形的案例告诉我们, 在实现“环境正义”的道路上景观是一种调和手段,也是一种引导机制,抓住多方的共同利益来协同合作,也要警惕公共成果被少数人掠取而加剧了分化。我们在整个项目的过程中经历了反复调整,最终聚焦到一个亟待解决又能刺激发展新的经济和文化利益的切入点——城市热岛效应。感谢学校和老师为我们组织了实地调研,让我们切身感受到了这个城市不同街区的差别,也因为巴尔的摩独特的魅力而对这个项目有特殊的理解——有些被遗忘的城市空间沉淀着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因此设计也要尽力去保留社区所特有的文化习惯与活动。在整个studio的过程中,我还将调研的片段和一些影像记录剪辑成了电影课的final work,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去理解巴尔的摩的历史,当地人的生活——一种冲突和融合共生的生活状态。对于场地不断增进的理解是我们项目完成的基础,也让我们更深入地思考了如何在景观项目中推动“环境正义”。



2020ASLA荣誉奖: Cooling Down-巴尔的摩绿色冷却系统与景观正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